中国消费者品牌忠诚度第年提升

2013年04月07日 10:32  《中国商界》杂志 

  国际多渠道营销专家艾司隆 (Epsilon)日前发布《2013年中国消费者忠诚度调研报告》指出,经济持续放缓仍不减中国消费力的增长,中国的消费模式亦不断更新,更注重生活品质和自我愉悦。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也第年提升,但他们和品牌对忠诚度的概念还在具体化中,有待达成共识。

  调查发现,面对全球范围的经济放缓,中国消费者对经济前景态度乐观,75%的受访者相信个人或家庭的财政状况会在未来十年显著改善,比2011年度的调研高出11个百分点。约1/3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愿意花费于享乐(30%),较2011年调研结果(22%)有所提升,且明显高于亚太区其他受访国家(6%-8%)。这一调查结果被认为是受到了中国房价高涨的影响。

  Epsilon 中国客户服务部总监邓丽芳解释,“当购房这一长期目标在短期内不能实现的时候,消费者趋向于通过消费满足一些短期目标,以获得愉悦体验。这一现象也被认为会进一步鼓励和刺激信用卡消费的普及。”

  此外,调查显示,中国的消费群体日益理性和成熟,不再盲目崇拜国外品牌。尽管仍然有65%受访者认可国外品牌,支持本土品牌的消费者比例正日益提高。强烈支持购买本土品牌的消费者总体比例从2011年的31%明显升至43%。

  然而,无论是偏好国外还是本土品牌,总体而言国内消费者对喜爱品牌的忠诚度越来越高。58%的受访者认为如果某一品牌符合自己的心理预期,那么就应该对该品牌保持忠诚度,这比上年度的调查结果41%大幅增长。其中,物有所值(50%)、质量(46%)、售后服务(42%)及个性化服务(38%)被认为是影响品牌忠诚度的前四个关键因素。这一结果也为一些商家提出了警醒:短期的促销行为只能给消费者短期的经济刺激,但并不能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度。

  邓丽芳表示:“中国消费者的高品牌忠诚度为零售商和品牌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因为保持一个满意客户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吸引一个新客户。随着中国新消费群体的兴起,商家需要深入了解不同目标受众的生活方式,提供量身定制的营销及传播方案,塑造与众不同的贴身消费体验。”

  此次调研重点调查了服装、食品杂货、金融服务、旅游及旅行相关等四个零售行业。其他的主要发现包括:

  ·服务是促使消费者转换品牌的关键按钮,当消费者收到错误账单,对要求或者投诉没有及时回复,或者糟糕的店面服务时,将导致中国消费者停止购买惯用的品牌,而转向其他品牌;价格相对较贵并不是消费者转换品牌的决定因素,只占16%至22%。

  ·在四个行业中,消费者对金融服务的品牌忠诚度最高,占62%,比2011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然而,18-24岁的金融服务忠诚群远比其他年龄群及受调查行业低,只占8%,由此也为中国金融服务企业及品牌提出了一个建议:需要加强在年轻群体中的品牌投入。

  ·高收入阶层在服装(63%)、食品杂货(63%),及旅游及旅行相关(64%) 上具有更高的品牌忠诚度;低收入阶层总体而言品牌忠诚度较低,受价格影响较大。

  ·与亚太区其他受访国家相比,更多中国消费者认为品牌忠诚度应该包括:三年或以上的购买经验(49%),以及与品牌的社交媒体平台保持联系(如微博,人人等;23%)。

  ·中国高收入及中产消费者皆首选电邮为接收品牌信息的工具(各达74%),其次是手机短信(分别为54%、52%)和微博(55%及44%);而对低收入阶层,一半以上选择手机短信(52%),其次为电视(39%)。

  ·中国消费者日趋成熟,当他们面临海量的品牌信息时,更多趋向于依赖口碑(WOM)推荐,并将来自朋友(59%),亲人(56%),同事(56%)和伴侣(47%)的推荐作为有价值且可信的信息来源。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独家策划:全国H7N9确诊地图(实时更新)
  • 体育中超-韩鹏绝杀鲁能2-1斩4连胜 视频
  • 娱乐三亚盛筵涉淫爆料人致歉:不在现场纯转发
  • 财经专家称老百姓钱存银行会缩水回报率太低
  • 科技计算机学会:运营商对微信涉嫌双重收费
  • 博客靖江拘律师案应公开细节 H7N9可怕吗?
  • 读书<养生堂>专家于康教授力作:你吃对了吗
  • 教育高中防男女交往:须5人在场地方明亮(图)
  • 育儿跟汤唯学习准妈妈的唯美穿衣法(组图)
  • 宋文洲:破产丧钟为谁鸣?
  • 金岩石:性感产业是城市灵魂
  • 赵伟:美国经济依然引领全球
  • 陈敬东:房产制度将会形成夫妻关系契约制
  • 张明:日本央行破釜沉舟能成功吗
  • 白明:从十个不仅与而且看博鳌
  • 张化桥:咱们为什么都爱发改委
  • 杨涛:利率市场化需要深层解读
  • 姚树洁:国家从地产获利过多
  • 李伟民:规避新国五条 假离婚难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