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银行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小企业走出去各出奇招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9月18日 20:37  上海国资

  中小企业“走出去”各出奇招

  文‖上海国资记者 刘昌荣

  中小制造企业实施 “中间在外”的产业转移,方式可以更为灵活多样

  逼出来的转型

  2006年11月,须峰出任上海海螺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时,面临的是这样一个局面——当年,企业销售额仅6000万元,亏损近4000万元。

  当时占地4万多平米的马陆制造园刚刚落成,设计产能为500万件衬衫,员工总数1100多人,但实际上,海螺每年的生产量不足50万件,用工成本超过4000万元。其中,投资1.5亿建设的园区,每年仅折旧费一项就高达近800万元。

  要生存就必须转型。

  “在上海各项成本高企的背景下,对海螺这样的传统服装制造企业而言,发展‘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的模式可说是唯一的出路。”须峰向《上海国资》表示。

  服装的产业链简单来说就是生产、渠道、品牌。原先的经营模式是,企业自己生产产品,自己开发拓展市场渠道,并营销自己的品牌。实际上,“海螺这个品牌才是我们的核心,其他都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发展。”

  海螺跨出的第一步,就是整合压缩现有产能。自2008年始,企业按计划、分步骤对工厂进行整合。当时第一个关闭的是时装厂,近100名员工的去向成了一大难点。“我们放生产,抓营销、抓研发,既有的人力资源就应该好好整合。”须峰告诉《上海国资》,企业将这些生产线的员工充实到了贸易中心开展营销工作,为刚刚起步的职业服业务夯实基础;一些优秀的技术骨干则转岗到了技术中心,充实打样制作、质检及跟单力量。

  时至今日,海螺上下近1000名员工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其中700人属于营销力量分布于全国网点,企业本部一线生产员工仅剩100多人,专注于量身定制等高端生产制造,其余近200人中除了行政、后勤保障人员外,仅技术中心人员就有70余人。

  减下来的产能该往何处去,是海螺下一个要解决的问题。

  服装产业的订单全年并不平均,旺季时通常会找代工企业外发部分订单。海螺正是依托这些长期建立的合作伙伴关系,完成了产能的平稳转移。

  目前,海螺和合作伙伴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其中,浙江、江苏的几家合作伙伴具备一定的产品开发能力;新拓展的安徽厂家,仍处于培育阶段,规模相对较小。

  “在上海,一件衬衫加工费没20元做不下来;而在苏浙皖这些地方,大批量的衬衫每件最低10块钱就能做。”须峰介绍说,除了显而易见的人力成本外,其他诸如仓储、物流、管理成本也都相应下降,每件衬衫的利润至少提高了20%。

  这些合作伙伴并非简单的代工制造,其技术优势也可为海螺所用。以义乌的一家工厂为例,海螺发现它有服饰保暖方面的技术优势,经过一番考察,与其深度合作,共同开发新品类的保暖衬衫,一举打开了秋冬季衬衫市场。

  对于拓展销售渠道,海螺亦是这一思路。并不一味地追求直营店,而是积极寻求各地有经验、熟悉市场的客户作为渠道商。为了发展一个湖南的渠道商,须峰和同事跑了几次长沙,考察了半年时间,最终建立了合作关系。

  “他们熟悉当地市场,会给予我们最真实的需求反馈以及合理建议,海螺现在的不少代工合作伙伴就是渠道商推荐的,这也是一种借力。”须峰介绍。

  正是借助产业链的力量,海螺在6年间逐渐转型扭亏,目前已在上海、江苏、北京、广州等城市开设了销售分公司。现在,海螺全国有近600家销售网点,与近200家经销商建立了良好的品牌经销合作关系。

  小铅笔的转型之道

  老凤祥的铅笔业务远不如其黄金饰品夺目,这是一个微利、进入门槛不高、劳动密集的传统产业,但尽管如此,其铅笔业务经过几十年的市场洗礼,在全国生产铅笔的25家国有企业几乎全军覆灭的情况下,依然屹立不倒,高居国内同行业榜首,位列世界铅笔制造前三强。

  快速适应市场转型是老凤祥铅笔大获成功的秘诀。最初,其铅笔制笔的原木都是从东北林区运到上海的,一年约需1400多节车厢的运力,加工损耗几近一半。为了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时名第一铅笔公司的企业下决心实施战略转移,先后在黑龙江方正和吉林桦甸等林区建立白杆铅笔生产基地,仅将技术含量较高的后道工序放在上海,从而大大释放了采购、运输和劳动力的成本压力,使生产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下降了10%。

  此后,其进一步转移成品铅笔生产,投资1.5亿元在江苏泗洪等地建立深加工基地,利用技术优势,用杨木替代椴木,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一般制笔行业大约每年消耗椴木35万—40万立方米,而椴木生长周期较长,且无法人工种植,随着过量采伐,资源日益匮乏。相比之下,杨木的生长周期仅为8年,在黄河古道和江浙一带广为种植。替代后,每年将为企业降低木材采购成本50%左右。

  东隆的“生意经”

  早在2002年,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就开始将生产转出去,而把设计研发和采购销售留在上海。缅甸的工厂是东隆继在安徽铜陵、无为,江苏南通,山东郯城、临沂设厂后,去年3月建成的海外第一家服装企业。至今,东隆在海内外已设有十个生产基地。

  安徽铜陵是东隆在外设厂的第一个据点。这家工厂原来亏损严重,被东隆收购后从衬衫转产运动服,一举扭亏为盈。东隆在缅甸开设的工厂,也是第一年就赢利。这当中,成本低廉是最大的奥秘。

  服装行业劳动力成本通常要占总成本四到五成,而目前缅甸工人的工资大概只是中国工人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货物从上海海运到缅甸的费用,甚至比上海到山东的陆运费用还低20%。由于中国、日本与东盟签署了免关税协议,东隆缅甸公司加工的服装直接出口日本还可以省去关税开支,因此这里成了东隆理想的海外加工点。

  在发达国家,羽绒被普及率达70%,而中国只有3%。为此,东隆已设想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养鸭子。现有国内的养鸭场,饲养的大都是生长期短的肉用鸭,鸭毛出绒率不高,向农户收购鸭毛也越来越困难。据测算,光是满足东隆一家公司的原料需求,每年就要养上亿只鸭。

  “两头在沪,中间在外”的产业布局,让东隆羽绒经受住了近年来成本上升、外需不振的冲击,业绩连年稳定增长。2011年,公司销售额突破26亿元,连续两年夺得羽绒制品出口额全国第一。

  相关组文:

  产业大转移

  华谊集团总裁刘训峰:走出去海阔天空

分享到: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 新闻两名日本人非法登上中国钓鱼岛
  • 体育欧冠-19日2:45视频播皇马V曼城 詹俊解说
  • 娱乐梁洛施与俊俏新男友就餐被拍(附图)
  • 财经多家在华日企放假两天 称暂不考虑撤资
  • 科技苹果股价首次突破700美元大关
  • 博客马未都:日本何时会说钓鱼岛是中国的
  • 读书太阳旗坠落:日军不愿提及的十大败仗
  • 教育北京小升初混战:给孩子报7个奥数班
  • 育儿女童幼儿园校车内死亡疑遭性侵犯
  • 健康宝宝腹泻传染爸妈? 爱生气真会得癌吗
  • 女性高圆圆国际范衣品 十二星座的最潮IT墨镜
  • 尚品古董双年展上天价珠宝 全球最贵奶酪拼盘
  • 星座测试手指测邪恶指数 你哪种爱情英雄
  • 收藏和田玉30年涨千倍 80万买回两块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