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李锦芬的商业哲学(2)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24日 16:15  《新营销》
郑李锦芬的商业哲学(2)
《新营销》2010年5月封面秀

  《传销禁令》颁布后,我跟公司内部的同事说,我们来中国投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我们长期的目标跟中国政府的目标是一致的,中国政府也希望公司健康发展,如果政府认为这种销售方式是超前的,我们就应该顺应政府的政策进行调整。

  我们在中国有一个八字箴言—“不慌不乱、不离不弃”,不要慌张,不要自乱阵脚,不要放弃中国市场。因为我们相信,中国政府欢迎外商到中国投资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开放的政策是不会改变的。很高兴的是,3个月后,安利和其他一些公司都被批准使用直销方式销售产品。

  《新营销》:据悉,安利中国去年的业绩高达30亿美元,占安利全球所有销售收入的1/3以上。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环境比较适合做直销?

  郑李锦芬:去年安利全球的销售额是84亿美元,安利中国的业绩为人民币200亿元(约30亿美元),上缴的税款是人民币42亿元,从开业到现在15年来,安利中国总共上缴的税款是人民币260亿元。

  从全球范围看,也许是特别勤奋努力的原因,华人特别适合从事直销行业,例如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以及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直销做得很出色。总体来说,亚洲地区的人民是勤奋的。在欧洲,人们的生活追求和生活方式不一样,通常一个星期只工作4天,休假特别多,很少无薪加班。

  《新营销》:既然中国如此重要,那么是否有可能将安利总部搬到中国来?

  郑李锦芬:绝对没有可能。美国总部是两家族起家的地方,如果有人这样说,那真是太傲慢、太不负责任了。

  坚守与变革

  《新营销》:任何营销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很多企业通过大规模投放广告,迅速占领市场。为什么安利中国在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一直没有放弃直销模式?仅仅是为了追逐较高的利润率吗?

  郑李锦芬:这和两位创办人的经营理念有直接关系。他们创办安利的时候有两个明确的目标:一是希望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有特色的产品;二是希望在销售产品的同时为勤奋努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在创业之初,他们就培养了一批愿意共同努力的事业伙伴,他们承诺,安利成功的一天就是安利直销商成功的一天,如果卖不出去产品就说明直销商没有成功;如果公司成功了,他们就会有好的工作机会和事业机会。

  对他们而言,这是非常神圣的承诺,他们是不会抛弃销售队伍的。安利刚来中国的时候采用的也是这种销售方式,很多人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做安利的产品。如果放弃直销,将产品放在百货公司进行批发和销售,无疑是放弃了安利赖以生存的根基,是不守信用的表现。大家可能觉得这样做很天真,但我们的确有这样的承诺,希望公司成功的时候,可以为千千万万的人带来事业的机会。

  《新营销》:15年来为了适应中国的特殊国情,安利放弃了什么,坚持了什么?

  郑李锦芬:有些东西放弃了,有些东西保留了。我们保留了基本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与直销人员的伙伴关系、为直销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和赚钱机会。我们坚守这一承诺,直到今天,人们也不会在百货公司和超级市场见到安利的产品。

  除此之外,我们改变了很多,例如大量开设店铺和大手笔进行广告宣传,这对于直销公司而言是革命性的转变。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为这么大的投入还不能带来成功的话,将意味着严重的亏损。

  《新营销》:安利中国不仅开设了店铺,而且还聘请代言人打广告、做宣传,这两个举措可以说是开创了直销行业的先河。您是如何说服安利美国总部接受您的建议的?

  郑李锦芬:目前我们在全国开设了237家直营店铺,分布在197个城市。以前,我们以为每开一家店铺就会增加很多成本,但事实上,开设店铺之后,安利的直销事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直销一般是靠人的口碑来传播的,大家认为产品和服务不错,就相互介绍使用。但要在一个庞大的市场上快速发展起来,不能仅仅只靠口碑。虽然安利营销人员说的话大部分是准确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夸张的,店铺不仅让政府、公众、媒体有了一个了解安利的窗口,而且也给了消费者更多的信赖感。

  1998年,人们对安利的认识是非常消极和负面的,从事安利事业被视为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这就需要将我们的声誉扭转过来,最快速的办法就是研究如何在短暂的时间内,用有效的办法将安利准确的信息传播出去。

  之所以用大手笔进行广告宣传,包括户外广告、平面广告和电视广告,目的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将安利的信息传播出去,可以让政府、媒体和各方面对安利有全面的了解。为了挽回营销队伍以及员工的声誉,我们还发动他们参与爱心公益活动,让外界对我们有一个阳光的认识。

  幸运的是,总部一直对中国管理层充满信任。我告诉总部,传统的直销是靠口碑的,但在中国就要改变,总部很尊重我们的决定,只问了我一句话:“需要怎样的帮助,尽管告诉我们,我们会给你最大的支持。”美国总部非常了解每一个国家的分公司要适应当地的文化和国情,不会强行推广美国传统的做法、价值观,它希望我们不要做水土不服的事情,要将中国国情跟安利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就是安利在全球可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和实际需要,并且取得成功的因素。

  管理至上

  《新营销》:安利是如何管理30多万人的销售队伍的?有哪些值得推广的经验?

  郑李锦芬:目前安利中国在全国活跃的直销人员有16万,经销商有10万,销售部的员工有几万人,总共有30多万来自全国各方面的人士,通过安利得到了获取收入的机会。如此庞大的营销队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最大的财富,但我也不能否认部分人的一些不规范行为令整体蒙羞,比如喜欢夸大宣传、搞偶像崇拜等。不过,我们有一整套的管理办法,基本分为四个方面:

  首先,要有明确的守则,讲清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例如夸大产品和收入是严令禁止的。同时还制订了相应的处罚方案,可能是马上开除,可能是停止工作3个月或者6个月,也可能是扣发多少个月的工资。我们有一套明确的处罚方案。

  其次,是教育培训。我们每年都会拿出营业额的1%用于人员培训。我们拥有一个人数高达700人的培训员和讲师队伍,专门为直销人员提供全面的培训服务。除此之外,还有定期的沟通会,直销法规中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有哪些新的信息,我们都会跟他们进行沟通。

  再次,我们引领他们做志愿者,让他们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现在安利在全国的志愿者队伍为180支,人数大概是5.5万,分布在不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他们在过去的几年里,累计服务时间达到97万个小时,种植了大约100万棵树。

  最后,是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目前安利中国内部有党员280多人,销售队伍中大概有5万名党员,他们隶属各个党组织。为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安利中国借助党组织的平台将他们团结起来,让他们参与党组织的学习和党建活动。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对整个团队起到正面的引导作用。这是我们目前正在尝试的新的管理平台。

  《新营销》:在销售人员的管理上,您最担心的事情是什么?

  郑李锦芬:直销行业的特点是销售人员比较多,分布比较广,而且他们非常积极、活跃,喜欢开会。在推销的过程中,他们都是以安利的名义在行动,他们的教育、培训、推销等行为代表的是安利的形象。未来,在这些方面我会重点关注。

  《新营销》: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假冒安利产品,安利是如何处理的?

  郑李锦芬:一旦出现假冒产品,一方面要勇敢地面对,另一方面也要及时行动,向工商局和有关部门反映情况,积极协助他们打假。

  假冒商品在中国不是新的课题,很多的企业都会遇到。如果没有假冒商品,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这个品牌没有市场号召力。现在我们的几款产品都有假冒,但相比于其他日用消费品公司而言,我们的问题不算是非常严重,因为我们没有将产品交给批发商运作。我们的所有销售渠道都是直营的。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