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立秋编剧姚宝谈晋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7日 18:43  《中国商界》杂志

  文/高耀彬  吴  玮

  话剧《立秋》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寓意,五年多来演出了五百余场。无论是在城市、乡村、校园、企业,还是在国际戏剧节或者海峡两岸,一片赞誉之声,一片掌声雷动。又是一个立秋时节,本刊记者专程拜访了《立秋》的编剧、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宝瑄先生,就《立秋》和晋商的话题聊了起来。

  记:是怎样的缘由促使您关注晋商题材,写出了《立秋》?

  姚:首先要了解《立秋》。它叙述了丰德票号在内外交困、危机四伏以至彻底没落的一个历史瞬间。反映了他们顽固保守的一面,同时也展示了晋商自强不息、诚信为本的精神操守,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合理性与保守性,揭示了历史转变关头和社会转型时期,改革创新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必然结局。

  对于晋商或晋商文化,我真正开始接触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有一次和几个朋友去乔家大院,在穿越过当年的小巷和宅门内的几个院落后,看着那灰暗高大的院落,使我对居住在这座大院中的女主人们产生了一种怜悯之情。那些常年在外经商的男人们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生活,但留在家中的女人们是怎样在这么一个环境中度过一日又一日、一年又一年的呢?这些女人在这样一个环境里坚守妇道,她们又是怎样生活呢?又一年,我去曹家大院,当爬上曹家大院内狭窄陡峭的绣楼楼梯时,又使我有了一种感情体验、一种思绪和创作的冲动,随后才有了《立秋》。

  记:晋商自强不息、诚信为本的精神令人荡气回肠,但您的创作却没有表现其创业的艰辛和辉煌的历史,而是由盛及衰的一种悲凉,同时您又将如此厚重的主题通过贯穿全剧始终的祖训予以表达,您为什么采用这种表达方式?

  姚:其实对晋商的理解我也有一个由满腔热忱到清醒理智的过程。首先,晋商是伟大的。牵着骆驼,推着小车,唱着“走西口”的小调,晋商的先辈们开创了一个时代,并将这个时代推向了辉煌的顶峰。“纵横欧亚九千里,称雄商界五百年”。他们曾在风云变幻中勇立时代潮头,在历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下一笔:“物埠民勤,人杰地灵,天下之富藏于晋”!其次晋商是令人悲叹的。当我们后人徜徉在一座又一座晋商豪宅大院中时,总有一个问题萦绕在心头:他们的后代呢?晋商的豪迈与财富、精神与家业,为何在历史的某一时刻戛然而止,从此杳无音讯、荡然无存了呢?除了这高耸的砖墙、幽深的庭院、辉煌的历史供后人参观外,踪迹难觅的那一刻本身就值得探究和深思。再次晋商是悲壮的。追寻晋商由盛及衰的踪迹,我隐隐感受到了时代脉搏的牵动,也找到了他们精神的源头、灵魂的归宿。悲壮的结局,是晋商前辈留给我们后人反思的一个空间、一个美的凝聚点。而剧中贯穿始终的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勤奋、敬业、谨慎、诚信”,的确随着该剧的演出流传极广,传诵、抄录者众多,它是全剧之魂,是晋商的精神和人格。前面的联句源自山西柳林县一家晋商富豪家的楹联,我只是将其抄录于此。后面八个字是我所写,它是晋商成功的源头、行事的准则。

  记:通过《立秋》,您对晋商和晋商文化有何见解?

  姚:晋商文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种思考。晋商在中国由明到清几百年的历史上“富甲天下,傲视四海”,可到后来为什么慢慢地销声匿迹了呢?正如《立秋》里面所揭示的,它确实有政治、历史的背景,军阀混战、外国列强进入,但也有它自身的历史局限性,尤其是没有与时俱进。它启人思索,促人反思,催人奋进。

  记:作为高校教师,您是如何将话剧《立秋》和当今人们的国学理念相结合的呢?它对当代人和新一代晋商有何启发呢?

  姚:我一直都不认为中国文化是封闭的,汉文化在我的观念里它本身就是开放的。历史上个别时期的闭关锁国是当权者当时的政治政策而不是文化使然。山西的地域特点、历史发展使得这块土地上的文明有了对外开放、相互容纳的功能,这恰恰是国学的精髓之一。比如山西中北部,它一直是一个民族融合的主要地方,这一带突出体现的是爱国精神,只有相互融合中华民族才能健康发展,否则就没有生命力。再往南走的晋中,它是接受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与农耕文明相互融合的一个基地。这个基地就具有北方少数民族走出去的状态,这也是晋中商人的最大特点。再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以关公和晋文公为代表的三晋人物的一诺千金、忠义、忠诚。我的另一个话剧《晋文公》就是围绕一诺千金展开的,而根祖文化具体展现的便是人间亲情、乡情。

  《立秋》是用传统创作方法反映一个地方文化的戏剧,它所蕴含的一个很深刻的意义就是要提醒现代人,我们的华夏五千年文明是令人骄傲的,它的文化积淀广博而深厚,没有认识清楚它,没有把握住他,你就落伍了,就是个悲剧,这样《立秋》的含义就出来了。现在一部分人对国学的认识有两种思路,一是认为国学讲的是传统的考据、历史、经史子集,除了经史子集就不是国学;另一种对国学的认识是把现在的社会生拉硬扯地说成没有儒家学说就如何如何等。仔细研究它们以后,我认为国学的本身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追求、民族的经历,这么多年来它的经历必然形成了一种底蕴、一种积淀,这个积淀是精神、是文化。所以我写的东西里面一直把这一点当做一个核心,这是我几十年的一贯制,思路一直是这么理的。

  记:谈谈您对“新晋商”的看法?

  姚:我觉得“新晋商”这个名词就不准确。首先,票号结束了并不等于“晋商”结束了!“新晋商”给人感觉有新旧之分、新老之分,这都不合适。它大概意思是“我们是新时代的晋商”,但它不管从哪一个角度上都很难站得住,范围很难确定。因为不管从文化精神层面还是现实的层面上,传统的晋商就一直没有消亡,和新时期的晋商联系在一起,它都是晋商。“新晋商”这个名字不是很科学、很客观。

  其次,原来的晋商是个以物流为主的群体,而新一代晋商涉及工业化的生产、设计、现代制作和物流等各个领域,是创新发展的,但他们都以晋商的核心和精神为基础。因为世界上永远呼唤的都是一种商业之间的诚信和相互尊重。第三,现在所谓的晋商,他都应该意识到自己应该在中国的商业文化中走一条新的、先进的道路,并走出一种以私营为核心、改造家族企业为己任的道路,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晋商群体。第四,作为新时期的晋商,不管从精神层面还是文化层面,“勤奋、敬业、谨慎、诚信”这八个字,不但是我们晋商的立身之本,也是全世界商人的立身之本。我觉得如果这样坚持下去,晋商就有可能再一次崛起。用《立秋》最后一句台词——“立春”,它寓意山西和中国的腾飞和崛起,因为相对于“秋”而言,“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

  渐渐远去的 平定砂锅 技艺

  文/张庆胜

  平遥的牛肉太谷饼,

  清徐的葡萄甜抿抿,

  阳泉煤炭有名声呀,

  平定的砂锅亮晶晶。

  这首山西民歌《夸土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唱遍三晋大地,唱红大江南北,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从这首优美的民歌里,人们了解到山西的物产之丰富,了解到山西是一个好地方。如今,歌词里唱到的一些名胜和土特产,许多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世人瞩目。而那“亮晶晶”的平定砂锅又怎样了呢?几十年过去了,我们已听不到叫卖砂锅而敲打出的清脆响声,看不到推着小车,满载砂锅走街串巷小贩们的身影。

  久远之历史

  平定久为砂器之乡,“耕陶为业”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平定砂锅在唐朝时已成为当地手工业与商业的大宗。到了宋朝,平定窑的砂货已经很有名气,并已广泛应用于民间。在明朝,平定窑的砂货已是闻名遐迩,可以和江苏宜兴、福建德化、广东石湾等地的产品媲美。至清朝,平定砂锅更是名声远扬。相传,康熙皇帝有恙,太医把脉开方,并特别叮嘱要用山西平定的砂壶煎药。可当时宫中没有,康熙只好命人星夜赶到平定采买砂壶用来煎药,身体很快便康复。龙颜大悦的康熙帝于是在砂壶上题了一个“龙”字,这就是后来被传为煎药神器的“龙字壶”。康熙的御笔,使平定砂锅及砂货身价倍增,京师客商纷至沓来,并成了京晋冀一带红极一时的抢手货。再后来,民间就有了“黄瓜干上贡品,龙字砂壶悦帝心”之说。一个时期,平定砂器还与浑源砂器、宜兴紫砂陶齐名,史称“三鼎甲”。

  共和国成立后,平定砂锅的生产焕发了新的生机。全县在加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展手工业生产,提倡集体和个人一起上,从而建立起一支庞大的砂锅制作队伍。同时,县里不断改善生产条件,改进生产工艺,研制出一些新品种,使砂锅生产达到了空前的规模。1962年,平定砂货在北京轻工业展览会上展出,并多次参加了广交会,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市场,这一时期为平定砂锅制造的鼎盛期。

  淳朴之技艺

  千百年来,平定砂锅的烧制工艺全凭经验积累、心传口授。之所以烧制出亮晶晶的砂锅,这里既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又有着其优越的自然条件。在当地,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粘土,百姓俗称“坩子”,是烧制砂锅的极佳材料,储量丰富的优质无烟煤又特别适宜烧制砂锅。当地手艺人就是利用这些物质条件和世代流传下来的工艺技巧,经过筛土、和泥、捏坯、成型、烘干、窑烧、烟熏等工序生产出各种砂锅。多少年来,砂锅的制作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但烧制的过程却一直十分艰苦。在平定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段《烧火锅》的民谣:“一坩二压三筛土,四踩五捏六入炉,七煽八杈九熏烤,十分质量十分苦。” 

  平定砂锅除了具有诸多的优点外,与众不同的是它的外表有一层特有的亮晶晶的黑色光泽。这个“秘诀”一是和平定这一带的土质含有铝矾土有关,另一个就是它的烧制过程。其过程,就是把烘干的砂锅在烧制一两个小时后,迅速将烧好的砂锅连同笼锅一起移到另外早已垒好的锅坑里,用煤灰盖好,等完全冷却下来后就可以“起锅”了。起锅后,原来还是土黄色的砂锅此时就如同上了一层黑釉,光闪闪、亮晶晶。 再一个,就是在烧制过程中特别注意两个“急”——急起温、急降温,但这个火候的把握不是一般人短时间能掌握的,必须由富有经验的砂匠“火头”来决定。

  困惑之发展

  在平定,流传着这样一首清代民谣《卖砂锅》 :“一条扁担弯又弯,常家沟里把货担,锅套锅来罐套罐,壶盆瓢碗草绳圈。肩上一试不够担,又添了十二个大砂坛、二十四个油灯盏。河北获鹿摆地摊,霎霎卖了个底朝天。一数银元两块半,还有制钱三吊三。”

  这里的常家沟是指平定县冠山镇常家沟村。作为“平定砂锅”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的常家沟村,多少年前几乎是“平定砂锅”的代名词。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有七、八个砂货厂,砂锅生产热气腾腾。上世纪八十年代,砂货厂逐步私有化,产量和品种快速增长,并在全县涌现出三家砂锅“万元户”,轰动一时。此时,砂锅制作成为了村里的主要产业。之后,受现代产业和消费理念的影响,加之诸多的一些原因,全村的砂锅生产受到严重冲击,产销量急剧下降,各家砂货厂相继倒闭关张、销声匿迹。目前,1000多口人的常家沟村仅剩下可数的几位手艺人,而且没有一家传统的砂货厂了。在平定其他乡镇,虽然仍有几家小作坊在小规模地生产着,但基本上都是惨淡经营,很是惶。目前,在市面上见到的一些砂锅大多是来自阳泉郊区杨家庄乡小西庄村(原属平定县),也就是传说中“龙字壶”的来源地。

  在小西庄村,砂货生产前些年虽有恢复,但随着砂锅逐渐在人们生活中的淡出,其生产规模也在逐渐萎缩。现在,小西庄的砂锅制作大都是作坊式生产,规模很小,加之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制作砂货的原材料(坩土)不能随意开采,使传统的砂货生产成本不断增加,没有多少利润可图;而市场营销不畅、生产资金匮乏,以及花色品种急需创新、工艺传承后继乏人也给砂货艺人们带来无尽的困惑。

  希望之呼唤

  据《平定县志》记载,平定砂锅“烧饭不变色,煎药不变性,炖肉不变味”,具有内外光洁、皮薄均匀、耐酸耐碱、轻巧耐用、价格低廉等特点,还具有百姓现代生活讲求绿色环保的实际功效,不愧是一种物美价廉的上佳产品。但,就是这么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具有艺术价值和实用功能,并具备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条件的传统手工制品却正在走向衰落,人才在不断消亡,技艺在渐渐流失。

  平定自古以来就有“文献之邦”之美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勤劳善良的平定人民千百年来创造了无数的人间奇迹,也保留下来众多的文化遗产。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里指出,“传统的手工艺技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有三个基本条件:一个是艺术价值,一个是处于濒危的状况,还有一个是要有完整的保护计划。这就提示了我们,平定砂锅无论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产品或是文化遗产,还是走向市场的经济产品,仍然有着较大的挖掘和开发空间,同时也有着很大的市场前景。它要求我们的传统艺人、当地政府和有关方面,要珍惜这个代代相传的“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使大家都有一种认同感和使命感,不断挖掘和创新,不断加以保护和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丰富性,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

  愿平定的砂锅能长久的“亮晶晶” !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