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太原良源集团董事长梁跃进的绿色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7日 18:43  《中国商界》杂志

  文/黄静

  梁跃进其人

  千山万水脚下过,一缕情丝挣不脱。能使梁跃进在粮食系统一干就是三十来年,并且通过改革创新——成立了良源集团,活跃在他心际的缕缕情丝,也许就是关于他在农村插队的那段岁月。

  梁跃进戏谑地调侃自己: 1958年一出生就赶上自然灾害,缺吃少喝,更别谈什么营养,物资匮乏到极点。上学9年,文化大革命闹了10年,可以说上学最需要汲取养分和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只有毛主席语录伴随着自己。直到现在,好多语录还能出口即来,仍影响着平时的思维及行动。

  一毕业,必须插队,别无选择。因为自己是市民,一到农村,看着什么都新奇,所以不像有些人活得那么痛苦、无奈。在农村待了4 年,每天和当地的村民一样,在地里日出日落地劳作,在收成的期盼中,冲刷着每天的疲惫、劳累,而又信心十足的迎来年复一年崭新的一天。

  插队的日子,使梁跃进切身地了解了农业、农村、农民,尤其对脚下的土地感悟很深。他记得,曾亲眼看到过一只蛹,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从蛹化蝶,由一种出奇的丑陋化作一种惊人的美丽。这一切都是在泥土中完成的,土虽然无言,但它不会对人的心灵说谎。只有根系土地,才会有美丽的生命。

  记者听得出来,梁跃进心中的土地,其实是具有更广大意义的土地。1979年返城后,他被安排在太原市粮油供应公司下元中心店当股长,之后又任太原市粮油供应公司解放路中心店副经理、经理,太原市饲料养殖总公司总经理兼太原市粮食局闫家沟仓库主任、太原米厂厂长等职,直到现在为太原良源集团董事长。

  可以说,三十年来,梁跃进的工作从未离开过粮食。其间,他被评为太原市劳动模范、太原市粮食局劳动模范、工业生产先进领导者、山西省粮食系统劳动模范、太原市先进工作者、科技企业家,并荣获太原市第四届优秀青年厂长(经理)、太原市第五届青年企业家、山西省第八届杰出青年和太原市粮食局优秀党员等称号。

  “牛”、“难”、“想”的认识转变

  梁跃进用三个字概括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的心里感受:“牛”——计划经济下,每个人的粮食都是凭证供应,很多人上门来求,走后门买些好粮食。那时的感觉就是好,就是牛啊!一扭身,转到市场经济了,以前有多优越、多爽气,当时就有多失落、多伤感,好一个——“难”啊!

  现在,就是一个“想”字。有时人在一瞬间学到的东西,比许多年加起来更多。计划经济多年的历程,不如市场经济一年的历练!痛定思痛,国家已经给咱买了很大一笔单了,再不能干让国家和人民吃亏的事,此时是必须想着做事的时代了。目前的市场,也在怀念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不造假,造假的利润归不了自己,所以犯不着造假。这和一些私企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一切代价造假的行为相比,人们更信任国有企业。

  梁跃进意味深长地说:“不在乎你是哪个企业,叫什么名字,属于什么性质,只要你搞得是货真价实的东西,就一定能赢得民心、赢得市场。我们集团追求的是质经济,不搞量经济,通俗讲,就是宁可保证一斤的产量,也决不追求没有质量保障十斤的量,经我们手的产品,宁缺毋滥!”

  当记者问起他,为什么会选择有机绿色食品这个行业时?他的眼里充满了眷恋:以前正常西红柿都得长60多天,周期长,日照充足,颜色的红是从里往外慢慢渗透,入口绵、沙、甜。看看现在经过施化肥、打农药的西红柿,40天就被催熟了,表面红红的,内里还没熟透,青涩、发酸,早没了西红柿原有的味道。有的大米,经过化学特殊处理,闻着特别香,吃起来却味同嚼蜡,根本没有一丝大米本身的香味 ....。.

  “可以说,现代人其实很可怜!在不愁吃喝的年代里,却吃啥没啥味,蔬菜没有蔬菜的清香,瓜果没有瓜果的香甜,蛋肉没有蛋肉的醇香。这不像有些人理解的是物资太丰富了,人们的味觉挑剔了,其实都是化肥、农药包括污染以及一些人为了追求私利而不顾自然规律惹的祸。如同我们人类被注射了太多的抗菌素、激素和营养剂,而变得脆弱敏感,失去了原始初民的忠诚和强悍!”梁跃进动情地说。

  绿色产品和文化传承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在度过了破坏性的增长后,随着GDP人均达到一定的高度时,国家政策及人们的消费意识将发生变化,追求安全、健康、营养成为需求。我们的良源公司,就是要担当起既创造财富,又保护环境,更呵护农民及自己的员工,为子孙只留财富不留遗憾的社会责任!”

  梁跃进说到了,更做到了。

  2008年4月,太原良源集团公司成立。确切的说,它是由太原市粮食局直属的闫家沟仓库、市饲料养殖总公司、太原米厂、太原饲料科学研究所4家单位合并组建,隶属于太原市粮食局。合并不是人们常规想的换块牌子、削减成本,而是赋予了更有力的创新模式,不再墨守成规。

  目前的良源集团公司已是一个集粮食仓储、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物流配送、有机农畜产品开发、放心农产品连锁专营为一体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同时有5个子公司和1个科研所,其中太原家益贸易有限公司和太原家丰实业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分别被中国农大有机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有机农业产业化联盟确定为“有机农业技术研究分中心及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良源的主要产品就是米、面、油、肉、蛋、菜和饲料。只是不像其他粮食企业,靠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他们保持用传统的石磨进行加工,传统的原料、生产流程、手工技巧,一人一台石磨操作。虽说用石磨加工粮食只是一种传统,其实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文化传统的传承,文化传统的根一旦断掉,那体现这种文化的食之美也就荡然无存了。

  以石磨小麦粉为例,绿色石磨小麦粉与普通面粉相比由于生产中石磨转速慢,产生热能低,小麦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钙、磷、钾、铁、维生素B1、B2、碳水化合物等全部得到保留,特别是维生素E更是普通面粉的18倍。

  良源的 “家益牌”石磨面粉系列有小麦粉、豌豆面、莜麦面、高粱面、黄米面等。“家益牌”石碾米系列包括有机石碾大米、有机石碾小米以及自制的小石磨香油,还包括优质全价料、浓缩料、预混料等饲料系列产品,无公害蔬菜基地生产的西红柿、豆角、红薯、茄子等。还有一些产品获得过国家和省级大奖:“家益牌”大米被山西省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米”称号;“咱们家”金蛋和“咱们家”散养鸡蛋,被评为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最受欢迎产品。

  可以说,只要是出自良源集团的农副产品,无论从安全、营养、无污染、纯天然等任何指标分析,都达到了非常高的标准。

  集团公司还担负着省市两级储备粮任务,建有高标准储粮库12栋,可储粮1.2亿斤。现存小麦25000吨、稻谷3730吨。有两座无公害保鲜库。

  企业改制到村企结合

  看着现在的成绩,谁能想到梁跃进在2006年企业改制时面对的是什么?改制时,家底是一个有着172万元亏损的空壳企业。人员安排,国家提倡买断工龄离厂,以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钱没有,可以筹借,人心散了,再聚可就难了。

  提起当年的状况,梁跃进仍心有余悸:国有企业衰败的原因,是体制和经营者造成的,和职工没有关系。如果一味推到职工身上,让他们来承担,不仅有失公允,伤了大家的心,更重要的是埋下了后患。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那时国有企业的职工许多都是40多岁了,你给他几万元回家,一是钱会很快花光,二是没有一技之长,你让他怎么生存?我们必须承担起这种责任,在可能的目标与不可能的目标间寻求一种平衡,快速做出权衡和判断。

  经过改制,职工的一次性安置费和经济补偿金全部足额发到每个人手中。如果职工愿意继续留下的,全部返聘,并且都有资格参加住房分配,也就是“买断工龄,不等于买断职工身份”,最困难的时候,梁跃进是借钱给职工发工资。但让他着实没想到的是,在太原家益贸易有限公司成立时,全体上岗后的职工给了他最大的感动。职工们积极主动地你一万他五千把自己的存款和“买断钱”毫不犹豫地投入到家益公司,自己当了股东。据统计,仅半个月的时间就收到职工近400万元的股金,米厂当年实现扭亏为盈,实现利润4万元。

  在梁跃进的眼中,国有企业的职工是最有责任心、最隐忍、最懂得奉献的人,他们身上有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人性美德。而在职工的心中,梁董事长是一个有爱心,在职工处于困境时能伸出援助、鼓励的手担当一切的男人。

  太原良源集团公司建址在清徐县王答乡常庄村,地理和气候环境对于进行农业产业化生产和经营非常有利。梁跃进紧紧抓住这一地理优势,创造性地提出了到集团所在村任职的思路和想法,以便真正地完成“村企结合”这一创举。

  2008年12月9日,梁跃进代表良源集团公司参加了集团所在地王答乡常庄村第八届村民委员会选举,以 25票(满票为27票)当选为常庄村党支部书记。从此,良源集团与常庄村紧密地走在了一起,成为相互依赖、相互信任、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国企老总到村里任职是体制上的一种创新,它打破了旧的传统观念,找到了服务“三农”新的切入点,形成了“村企结合,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模式。

  从田间到餐桌的革命

  对于企业来说,最关键的是它是否有能够被社会认可的产品。质量管理是保证产品品质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各个环节,需要所有参与者的积极合作。而任何管理都是攻心为上,运用资本、技术的主体是人,人的主体是心,最高管理指挥的功能是:整合协调、搜集咨讯、掌握大局、广纳贤策。

  梁跃进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山西省率先提出“料肉挂钩、料蛋挂钩”的经营思路。近几年来,集团注重从农产品生产源头抓起,在太谷、祁县、文水、平遥等地建立优质农产品基地,同时加强和山西农大、山西大学等高校科技合作生产生物有机肥料。

  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统一供应优质种子、统一施用生物肥料、统一田间技术管理、统一有机标准加工、统一低温储藏运输、统一专营销售配送 “六统一”措施,从源头上严格控制和杜绝未经许可使用的生产资料进入绿色食品生产领域,把关把在每一个步骤及细节中,实现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无污染控制。

  良源集团为农民派技术员进行指导,成品后高于市场价收购,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龙头企业+品牌+优质生产基地+科技农户+市场”的效益型农业产业化生产格局。2008年共带动5000多农户致富,户均增收1500余元。通过加强和基地合作农户的联系,做到了企业增效,合作农户和职工增收。

  企业管理中,梁跃进强调每个人都是生而平等的,杜绝有人凭借特权搞享受。配车的集团领导一定要提前来公司,到公司门口下车,步行走到办公室;吃工作餐时都要排队打饭。他说,排队不重要,重要的是距离。

  可以说,现在的良源已经形成了给别人留出发展的空间,为自己埋下发展“伏笔”的多赢局面。

  虽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对每个人并不陌生,但良源集团的有机食品毕竟是一个新兴产品,需要去培育市场。梁跃进明白,只有好的东西是不行的,成功出世需要另一把剑——营销。

  为了保障产品质量,树立品牌,在半年多时间里,良源集团马不停蹄开设了20多个放心粮油连锁店,同时还建成大型配送中心两个、放心粮油终端店3个,建立由多辆低温运输车辆、恒温库等组成的完整的农产品冷链系统。集团产品打入了北京“乐活城”有机健康生活馆23个分店,深圳店正在筹备中。更可喜的是,米面等产品开始由生到熟进行加工,半成品后再辅之以主食厨房配送工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放心粮油从田间到餐桌的革命。

  诚信、敬业的晋商精神

  销售是一门真诚与人沟通的学问,营销界有过这样的争论:能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的推销员是否是个好的推销员?梁跃进认为,应该有把冰箱卖给爱斯基摩人的技巧,但决不能欺骗消费者。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这一点做得好才能发展好,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否则,你看似沾了些便宜,实际上,可能失去的就是一个大市场。

  在他的心中,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身为晋商的后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晋商精神,仁义礼智信又该如何注解?仁者爱人,爱的情怀是一切的基础。智慧的前提应是爱、得体、合乎规范。综观我们的前辈做生意历来有两条铁打的规矩:诚信、不欺。只要失去一次信用,商人也就不再是信商了。也许今天的我们,应怀着一颗感恩、仁爱、勤奋、慷慨、慎独、正直、守信的心灵面对一切,用质量和诚信在打造企业品牌的同时,赢得建立在诚信、质量以及有效服务基础上的好口碑,才是术业有专攻的第一步。

  听着他“今后三到五年内,将建起多种粮食基地,把市场和农户稳稳地挑在肩上,为本地区以及全国人民提供令人放心的食物,是我们毕生的追求”铿锵有力的豪言时,让人感到了一股豪气和责任。那是一种长缨在手,不管风云如何变幻,都能保持住一份傲然的气势,更是一种能率领千军万马,称雄天下,永远不可战胜的坚毅。

  梁跃进认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战胜自己最难。自己说服了自己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感动了自己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征服了自己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我们期待他能不断胜利、升华和成熟!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