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境外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借鉴(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9日 11:56  《企业文明》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不希望自己的员工跳槽。他们认为,稳定的员工队伍是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和作用的发挥。这一点在日本的企业较为突出。

  日本企业的主要作法:

  一是用共同认可的企业价值理念和愿景来吸引和凝聚员工。

  通过确立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发展规划,并采取多种方式向员工进行宣传,得到员工对本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的认同,以达到凝聚和吸引员工的目的。

  二是注重对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使企业理念能真正植根于员工之中,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

  员工一旦被企业聘用,企业一般希望他们长期留下来,为此会制定一套针对性的培训计划,结合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同步推进,使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融为一体。

  加拿大企业注意将企业文化的要求贯穿于员工的各种教育培训中,认为在员工培训上花一块钱,就能为企业多挣20块钱,因此,在员工培训上舍得花钱,每年都有相当数额的培训费用。

  德国、日本企业基本都有自己的培训中心,员工进企业之前都要进行培训。加拿大皇家银行等一些企业每年还要围绕企业理念在员工中组织考试与测评,强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同时也检验员工对公司要求的执行和认可程度,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三是为员工提供较好的福利保障。如员工医疗保险金的40%,一般由企业雇主支付。

  四是实行多种员工奖励制度,对为企业作出特殊贡献的员工给予奖励。

  日本有的企业在全日本最好的公墓购买墓地作为奖品,奖给对本企业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员工。

  五是重视工会的作用,由管理者与工会分别派人组成谈判委员会,协调解决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六是注重非正式的交流活动,经常拨款组织员工开展诸如垂钓、野炊和party等活动。

  ——日本企业注重构建企业与员工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经济处于缓慢增长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仍然坚持以年功制为主的分配方式,较好地保持了员工队伍的稳定,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

  强调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倡导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相统一,为企业发展培育和谐的文化环境和氛围。

  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近年来世界各国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企业强调责任意识和高度负责的精神,首先表现为企业的社会责任。

  日本的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积极倡导,把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成为日本企业文化发展的一个趋势。日本企业把履行社会责任放在突出位置,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从历史上看。18世纪近江商人就提出了“卖方、买方、社会”三方都好的理念;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的企业明显地抱有一种“报德思想”,二宫尊德提出“社德合一”,即“事业在自己得利的同时,必须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实惠”。20世纪以后,松下幸之助等一批企业家又积极倡导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并于1956年召开经济同友会全国大会,通过了经营者必须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决议。进入21世纪之后,经济同友会又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于2004年5月改定通过了《日本经团联关于企业行动宪章》,提出了10条企业行动准则,使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工作进一步得到强化。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企业家的积极倡导和实践,形成了日本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文化传统。

  二是从现实状况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日本企业也出现了一些对社会不负责任、做假账、欺骗社会公众的丑闻,这一教训使日本企业充分认识到,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以诚信负责的社会形象取信于公众和消费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三是从企业面临的宏观发展环境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众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日益成为衡量企业优劣的重要标准。

  四是经过长期实践的结果。日本的企业家认识到,在当今人类的社会活动过程中,除了战争,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占用社会资源最多、对环境影响最大的实践活动,企业在占用社会资源的同时必须给社会回报,以争取社会的支持与理解,为企业创造长远发展的环境。

  五是政府的大力倡导。日本政府把推进企业落实社会责任作为重要内容,由经济产业省具体负责推进和实施,如通过社会调查向企业提供社会需要等情报,对企业落实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等等。由于上述原因,日本的企业都很重视将企业使命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企业家们都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站在履行社会责任这个制高点,才能赢得企业长期发展的良好环境,所以,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日本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突出强调五点:

  一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最主要内容就是切实实现股东和雇员(员工)的利益。

  二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直接外在表现就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最好的商品和服务。

  三是在可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促进所在地区和国家的社会繁荣。

  四是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及时向社会公布企业信息,保证经营活动的公开和透明。

  五是把企业发展同造福人类、保护环境、建立循环型社会统一起来。

  如:丰田公司1992年为了倡导“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全新环保理念,专门设立了“丰田环境委员会”,制订了“丰田地球环境宪章”——《丰田对于地球环境的参与方针》,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公司面向21世纪的未来战略——“制造亲近人类与地球的汽车”。为了落实这一战略,丰田公司不惜将年销售额的6%作为攻关资金,组建起1.2万人的庞大研发队伍,开始了“绿色”汽车的发明创造。经过长达5个年头的不懈努力和反复试制,1997年12月丰田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混合动力汽车——先驱。它消耗每升汽油的平均行驶里程比一般汽油车至少提高一倍,污染物却减少了90%。 

  运用各种手段塑造企业形象,展示企业文化,打造企业品牌,把宣传企业、宣传产品与经营“文化”相统一,培育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日本企业不仅注意发挥企业文化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同时注意赋予企业文化以新的功能,在宣传产品的同时,开始经营“文化”。

  一是非常重视产品和企业形象的宣传。日本很多企业都设有规模较大的宣传部门、企业文化部门或形象策划部门,主要承担产品广告设计、企业形象策划宣传、企业文化的推行等。

  资生堂的宣传部有员工130多人,每年广告费用占营业额的10%左右。松下、丰田等公司都设有国际展览中心、技术中心等多个展馆,用于宣传公司的产品、形象和文化。

  二是对文化进行战略投资。日本资生堂创始人福原信三认为,企业文化是在企业的历史中培养和积蓄的理性和感性资产,提出“企业文化是继人、财、物之后的第4种经营性资产”的观点。

  早在1919年,他就在东京的商业中心银座设立资生堂画廊,免费为日本和世界各地的未成名青年画家、摄影家提供展出作品的场所,并聘请一批艺术家到公司从事形象设计与宣传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5 000多位艺术家在资生堂画廊展出过作品,并为资生堂公司留下大批作品,资生堂也在自己的形象宣传中创造了一大批作品,这些作品已成为资生堂的文化资产,并随着这些艺术家知名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值。

  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企业文化融合。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