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注G20:携手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8日 15:17  《中国商界》杂志

  文/刘娜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4月2日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峰会,重点商讨如何携手应对金融和经济危机,并推进国际金融改革以避免金融危机重演。这是G20自1999年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峰会。

  去年11月,G20领导人曾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首次峰会,确立了国际合作的宏大目标。但自那以后,世界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国际贸易日渐萎缩,保护主义开始出现,失业率日益上升,街头抗议活动也频繁出现。因此,伦敦峰会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

  对于伦敦峰会,人们曾充满期待,但在峰会前夕,所有期望都已大大降低,多国领导人仍在不断争吵。法国总统萨科齐威胁说,如果法国加强金融监管的要求无法得到满足,他将退会;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首的欧盟也强调加强金融监管;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英国首相布朗则力推新的全球经济刺激计划。各国之间的分歧显露无遗。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峰会召开前的最后时刻,各国已经意识到了妥协的必要性。美国承认其盟国不会支持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欧洲国家也不得不在加强金融监管的问题上让步。于是,在争吵的同时,各国领导人也开始宣扬他们达成的有限共识,包括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注入更多资金,对对冲基金和避税天堂进行更严格监管。

  主办国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在会前表示,峰会有望就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改革方案达成一致,他对此充满信心。布朗强调,当前的危机具有全球性,因而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除携手拯救实体经济和推进国际金融改革外,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还在为期一天的峰会上共同做出反对保护主义的承诺,并致力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克服危机。

  对密切关注峰会的经济界而言,需要的或许正是这种正面的消息。如果不能在重大议题上取得实质进展,那么,至少也会在某些具体议题上达成一致,以向世界传递信心与合作意愿。

  数字聚焦G20之一

  三股力量“亮剑”伦敦峰会

  事实上,二十国集团伦敦金融峰会召开之前,与会全球主要经济体在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和改革国际金融体系上的立场就已经确定。作为会上最重要的三股力量,美国、欧盟和新兴经济体的相关主张尤其引人关注。

  美国:“救”字为先

  美国是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源地。由于受金融危机打击,这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已陷入严重衰退。对于刚上任不久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说,如何拯救“病入膏肓”的实体经济才是当务之急。

  正因为如此,美国在会前屡次敦促欧盟国家加大经济刺激力度,从而帮助全球经济脱困,但是遭到了以法国和德国为首的欧盟国家的抵制。在推进国际金融改革方面,虽然金融危机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与美国疏于金融监管有关,但对于欧盟要求加强金融监管的呼声,一贯信奉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却不肯走得太远。就在伦敦峰会前一个星期,美国的立场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欧盟有所靠近,并开始“转守为攻”。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3月26日表示,总统奥巴马将在伦敦峰会上力主提高全球金融监管标准。当天,盖特纳还宣布了美国强化金融监管的改革框架,拟对诸如对冲基金之类的金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实行更严格的监管。盖特纳说,美国将确保全球标准向自己的“高标准”看齐。

  此外,美国还主张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规模扩大至现在的3倍,即由2500亿美元增至7500亿美元,以帮助因金融和经济危机陷入困境的成员。

  欧盟:“改”字当头

  与美国相反,欧盟把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和改革国际金融机构视为伦敦峰会的重中之重。欧盟主张,所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金融市场、金融产品和市场参与者无一例外都必须受到适当的监管和监督。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3月31日表示,欧盟希望伦敦峰会能就对冲基金、信用评级机构、会计准则、避税天堂、企业高管薪酬安排和资本充足率等金融改革议题作出具体承诺。

  与此同时,欧盟希望强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监督职能,使之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预警系统,负责监测全球金融市场上的系统性风险,并且支持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实施改革,给予新兴经济体更大发言权。欧盟还将力主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资金规模至少扩大一倍。迄今,欧盟国家已承诺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提供750亿欧元(约合1000亿美元)。

  在拯救实体经济问题上,欧盟则拒绝加大经济刺激力度,主张重在落实现有计划,并强调应加强各国间协调。巴罗佐表示,欧盟将提出各国在实施经济刺激计划时应注意财政的中长期稳定,并推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就维护财政的可持续性达成一致。

  此外,欧盟还希望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能够再度重申反对保护主义,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危机并坚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新兴经济体:“权”字要争

  作为二十国集团内部第三支重要力量,以新兴经济体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则希望打破现行国际金融体系长期由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公平局面,在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过程中扩大自身发言权。

  有着“金砖四国”之称的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一致呼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金融机构,且改革进程必须充分反映全球经济的变化,保证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大的发言权和地位。

  “金砖四国”主张,所有金融活动必须置于充分的监管之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必须强化其监控能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更加重视对全体成员国的公平监控,尤其是重视对那些有着巨额跨国资金流动、拥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发达国家的监控。

  此外,“金砖四国”还敦促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加快建设信息共享和政策协调机制,并确保宏观经济政策更为平衡、积极和协调。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前不久提出,应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主张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在日前公布的一份国际金融改革“路线图”中,俄罗斯也对美元一家独大的局面发起挑战,主张应实现储备货币多元化,并得到了巴西等国的支持。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同时希望,伦敦峰会能够遏制住保护主义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提供帮助。

  数字聚焦G20之二

  四个关键词备受各国关注

  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多国陷入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此次G20峰会被寄予厚望,人们希望能看到一条走出困境的道路,从金融、经济、贸易等各个角度,解决眼前的困难。在所有热议的项目中,以下四个话题无疑最受关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