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约翰-斯巴特博士:加强中美合作 共同应对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8日 15:07  《中国商界》杂志

  

  ——专访美国全球科思基金会理事长约翰-斯巴特博士

  文 / 赵发中

  约翰?斯巴特博士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夫人希拉里是四十多年的至交,与克林顿总统是乔治城大学和耶鲁法学院的同学。1998年至2000年,经克林顿总统亲自任命并经众议院一致通过,斯巴特博士在白宫内担任信息和政策法规部部长。在白宫任职期间,斯巴特博士协调了联邦政府的信息政策,审阅并制定了重要的法规,发展了联邦统计政策,领导了跨部门的首席信息官委员会和克林顿总统的监理小组,在重要的信息和监理事务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2000年度的联邦政府工作中,斯巴特博士帮助加强了电脑保安,维护了隐私权,保护了关键的基础设施,同时制定了新的信息技术资本规划,实现了政府电脑信息化。美国国务院曾派他代表美国政府出席了两届在巴黎由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所举办的国际政策管理及改革会议。

  1993年至1998年,斯巴特博士在白宫就职之前,曾任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总律师和副局长。他积极帮助美国中小企业更好地打开了资本及信息通路,减少了由于政策框架所带来的负担。他成功地将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的政策法规转换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其内容简单明了,改善了中小企业管理局的风险资本项目,简化了上报程序,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者的资产净值。他加强了美国中小型企业管理局政府承包项目,并实施了政府为扶助中小企业发展而制定的各项计划。

  2001年至2004年,斯巴特博士在美国GTSI公司任董事长及首席运行官。该公司每年向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提供年销售额达十亿美元的IT信息技术,是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斯巴特博士在该公司任职期间,组合了一批新的管理队伍,将公司盈利提高了50%,公司股价上扬,市场积累资本比以前增加了380%。他加强了公司各方面的力量,包括销售、市场营销、业务发展、客户管理、项目服务、财政、信息技术、法律及人事管理。他引进了六西格玛质量标准管理方案,使内部管理更有效率,并减少了开销上的错误,大大提高了向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速度;他同时实施了新销售战略,开展对专业人员的培训,为该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基础。  

  斯巴特博士在美国乔治城大学获理科学士,在耶鲁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同时毕业于美国风险投资学院。他不光有着丰富的政府部门工作经验,同时也有 20多年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及发展中小型企业的法律和管理经验。 2004年至今,斯巴特博士为R3I Solutions, LLC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该公司专门为美国联邦政府机构提供咨询、信息技术和管理服务。

  斯巴特博士同时任美国文化对文化国际中心主席,多年来热心帮助该中心开展美中双向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和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2005年他第一次访问了中国,对中国人民的友好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有兴趣帮助中国发展中小企业。他在给克林顿的一次私人信件中谈到他对参与中国事务产生了兴趣,克林顿总统在给他的回信中写到:“我很高兴你开始介入中国事务。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与中国将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我认为,更大的可能性是我们共同创建一个光明的世界。” 从那以后,斯巴特博士更积极地参与了美中两国的友好交流活动。

  2007年3月8日,应美国德克萨尔大学的邀请,斯巴特博士出席了该校举办的关于“全球变暖” 研讨会,并就“中国——我们如何防止经济发展的引擎为地球加热”这一题目发表了演讲。出席研讨会的有一百多名致力于全球变暖问题研究的科学家、学者和环保方面的教授和学生。在大会上,许多与会代表表示了愿意与中国科学家一起合作,共同研究并找出应对全球变暖的方法。

  2007年3月27日,斯巴特博士成立了全球科思基金会,担任理事长。该基金会的宗旨是联合美中两国的科学家、专家和技术人员,面对全球变暖这一全球性的挑战进行研究并找出既能促进经济发展,又能解决全球变暖的有效措施。在今年3月斯巴特博士访华期间,由北京自由之旅旅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苏美文女士安排,本刊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中国商界:经济危机发生后对美国和中国的中小企业有哪些影响?

  斯巴特:这次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很大,带来很多困难,危机袭击了每一个人,但影响的程度不一样。最普遍的一个反应是不论哪个行业的中小企业都很难再拿到贷款资金,很难融资。经济危机造成了消费者失去信心,消费减少,大大影响了制造业,如汽车制造商的汽车卖不出去,那些生产汽车零部件的小企业也就卖不出去产品,因而影响了企业的融资。

  经济危机给美国中小企业造成影响的同时也给中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影响。影响在于消费方面,消费者不再去买东西,或买不起。过去美中贸易有很多联系,双方主要依靠进出口,这次危机又把两者栓在一块,融资的困难对中国中小企业带来很大打击。

  奥巴马执政以后很快就看清了这个局势,并采取了措施稳定局势。新政府拨出7千亿美元来支持银行系统, 近8千亿美元来支持刺激经济计划,4千亿美元用来补充联邦政府的年度预算,使政府恢复正常运作。数字如此巨大,说明了这次危机的严重性。奥巴马政府上任不久就能提出这一举措,使老百姓看到了经济复苏的希望。好比你突然发现自己掉进一个深坑里,首先你想到的是如何不再继续下坠,这一经济刺激计划虽然现在还很难看出成效,但起码制止了危机的进一步恶化。很多专家判断,真正的经济复苏可能要等到明年才能初见端倪。对中小企业来讲,也就是企业在采取应变措施时,要慎重,不要使下滑形势日益严重。重点是要稳定市场,稳定消费者,增加消费者的信心,企业才能进一步发展。要做一个谨慎的管理者,紧缩开支并精打细算。

  但这不是要你放弃,而是要你在持谨慎态度的同时,又打开视野寻找机会。 每场大的经济危机都会带来变化,每个变化都会潜藏良机。因为经济形势的变化迫使你要抓住机会寻求改变。管理企业要不断寻求变化以适应新的变化。在谈到复苏时重要的不是要完全复苏到传统状况,历史告诉我们,前景永远是不同的,企业管理者应该有准备并能看到这种变化。中国的中小企业以前依赖出口,因此这次遭到的打击最大,他们应该面对现实,非常谨慎地去冒风险。这些企业若还持有一定的顾客群,就要对他们保证良好的信用和服务,对资金运作要十分到位,有的放矢。企业的出口减少,订单减少,那么雇员也要相应减少,要留下精干人员,更多关注机遇, 不要错失良机。厂家要多分析消费市场,了解什么产品受欢迎,什么产品需要淘汰,什么产品需要革新,都需要你去动脑筋,寻求新的顾客群,这些新的顾客群也许不在国外而在国内。这些以出口为主的企业要重新研究产品的市场,可能不再是原有的出口国。

  美国的中小企业面临同样的问题。企业虽然不同,但生存理念是一样的,在这场危机中,中小企业首先是求生存,然后是找准机遇寻求发展。上面讲的适合有些中小企业,对于那些有很强经济地位的中小企业,这场危机将是个很好的机遇,使他们扩大份额,因为脆弱企业失去的市场,会转向这些强大的企业,或是新兴的企业。比较强的中小企业应该更加强大。

  中国商界:经济危机发生后,您对美国和中国的房地产投资有什么看法?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