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如何化解生产现场改善无效的困境(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8日 14:46 新浪财经

  在项目效果问题上,鉴于现场改善效果的渐进明晰性,如何在项目初期设定目标、描述项目价值,降低企业的项目投资风险呢?正略钧策认为:

  1、首先在理念上必须将生产现场项目定义为效果导向型项目。将项目效果做为判断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咨询项目组与企业全体员工必须在这一点上保持高度认同,这是保障项目实施效果前提。

  2、在项目方向的选择上,必须多路出击,力求重点突破,全面提升。为确保现场项目的实施效果,要求项目组围绕多个主题开展项目活动。如:生产线改善、5S、6西格玛、设备改善、生产管理改善、模具标准化建设、“三不”改善、量交期研究,这些既是可能的突破口,也是生产全面提升的必由之路。

  3、在项目方向确定后,应根据企业实际状况设定改善指标。由于现场项目前期问题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开始时无法设定具体指标,我们建议在确定方向与界定问题之后,必须马上设定该方向的指标,并以该指标作为考核依据。

  现场项目在操作方式上必须坚持以点带面。项目开展的第一步,就是建立企业现实的改善标杆,然后总结经验、完善方法论,再在全厂进行宣传推广。这一方式的好处一是解决了企业的顾虑,能将企业生产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又能结合工厂实际情况对方法论进行改造,使之更适合于企业。一般情况下,如果我们一旦建立了企业认可的标杆,现场项目就成功了80%。

  现场项目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通过教育与灌输建立员工认同。现场项目是全民运动型的项目,全员主动参与是项目成功的基础,然而在如何保证员工的参与度上,东方的人文管理与西方的科学管理有着根本区别,东方管理强调员工思想改造,西方强调职责要求制度规定。正略钧策的现场经验表明,改造现场员工的思想是最佳工作方式,通过实际问题解决会、业务思想讨论会、培养与宣传典型、征文等一系列思想改造活动,员工在对待现场改善、接受现场改善并且主动参与改善上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现场改善项目只要能够选择实施团队与抓住实施方法论的3个关键点,就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能实现指标的大幅提升。实施企业也就能够建立生产现场的竞争优势,为建立武藏曲线模式奠定基础。

  (作者系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