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正泰集团发展探微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3日 11:31 《企业文明》

  自主创新 扬帆商海

  ——正泰集团发展探微

  叶正积

  民营企业正泰集团坚持把“争创世界名牌,实现产业报国”的崇高理念作为全体正泰人共同奋斗的使命,作为企业的灵魂。企业创建20多年来,他们坚持自主创新,坚守自主品牌,使企业赢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其自主创新的精神,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赞扬。

  自主创新突显优势

  该集团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由全国人大代表、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于1984年7月创办的。当时的家庭作坊式企业,仅有5万元资本、8个员工、年产值不到1万元。在历经了20多年艰苦创业的过程,如今的正泰如日中天,成为中国低压电器行业产销量最大的企业,员工1.7万人,主要生产经营高低压电器、输配电设备、仪器仪表、建筑电器、汽车电器、工业自动化、光伏电池及组件系统等几大产业。正泰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正泰牌低压开关柜等四大系列产品为“中国名牌产品”,电能表等为“国家免检产品”,高低压电器产品为“中国出口名牌产品”。正泰集团获“全国质量管理奖”。正泰集团还积极参与国家及行业标准制订30多项,7种高压开关新产品通过国家级鉴定并被专家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团综合实力连续多年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前茅。

  南存辉向记者介绍说,通过20多年的努力,正泰已初步完成了由低压向高压、由元件向成套、由传统工业电器制造向自动化领域、由电气制造业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的历史性突破。集团产品中获国家专利产品300多项,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自主创新贵在坚持

  正泰集团能在20多年的创业历程中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和水平,按正泰自己的总结说法是,始终如一地坚持自主创新,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之根本。

  推进自主创新,认识是前提,投入是关键。认识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到位,就不会有投入的决心和行动。有人认为自主创新风险大,投入有“三怕”:一怕失败,血本无归;二怕成果流失,新产品被仿制,冒牌货冲击市场,投资难收回;三怕市场不认可,民营企业开发的新产品进入市场,客户包括政府采购部门往往存有疑虑而不很认可。还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科学无国界,什么都可以引进,创新没有必要”。也有人认为,自主创新是科技部门的事。由于这些思想障碍,就出现了“不敢投入、不想投入、不必投入”的现象。可见,认识不到位,投入就无从谈起。没有投入,自主创新就是一句空话。面对这一切的一切,正泰集团首先在企业高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推进自主创新作为事关企业前途命运的大事来抓,每年拿出销售收入的3%~5%作为技术研发经费,以保证企业自主创新的顺利开展。他们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聚集行业内一大批知名专家和中青年技术精英,组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技术研发队伍,科技人员占到了职工总数的20%左右,成为公司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生力军。为了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正泰建立了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机制。一方面以高薪聘请、股权激励和优厚的奖金福利待遇,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倡导“鼓励创新,激励成功,善待失误,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为他们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科技人才自身的价值得到体现,也使企业的效益得到提高。

  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至今,正泰集团一方面加强品牌建设,一方面加大品牌推广,看准国际电器中高档市场,先后在中东国际电器展览会、汉诺威信息技术博览会、巴西国际电器展览会、乌克兰国际电子电力展览会、马来西亚国际电力电工展等一系列国际大型展览上亮相,使低压电器、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仪器仪表、汽车电器等几大主导产品,全面进入国际市场,分别参与了巴基斯坦、与沙特阿拉伯电网改造,在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招投标会议上以综合优势中标等等。

  自主创新难在起步,贵在精神。正泰集团确定的第一个自动化设备项目是制造一个出口意大利产品的耐压专机。项目负责人兼机械设计员赵宗礼和电气设计员薛长今此前只是负责维护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要做一台全自动耐压专机,困难可想而知,但他们就是有毅力、肯钻研,自立项到验收仅用了3个月时间。3个月中,他们几乎没有休假,晚上9点半回家后还在设计构思。最终验收结果是:该设备技术上达到专业自动化公司同类水平,设备造价(包括备品备件)不超过12万元,而同等功能设备如果外购则需34万元。

  出口到意大利国家电力局的产品要求预干预特性要从5毫秒提高到0毫秒,这就要求产品检测设备精度要由毫秒级提高到微秒级。这一重任又落在薛长今和赵宗礼身上。制造周期短,且以前的生产设备均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于是,薛长今从网上查找资料,向相关自动化设计人员咨询,终于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即用单片机检查代替现有PLC检测。检测精度达到了,一个个技术难题又接踵而至,比如单片机数据与触摸屏通讯问题、抗干扰问题等等。为此,薛长今画电气原理图,自己到温州购买电子元器件,用教学用的线路板一遍遍作试验,一遍遍修改设计,白天有时一坐下来便是六七小时,为了晚上能更好地延续编程思路,干脆自掏腰包购置手提电脑在家办公。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反反复复试验修改终于在半个月内解决了这些难题,一个月完成了设备制造,比计划提前近一个月时间。检测精度达到0.001毫秒,是以前设备的100倍,而且以前无法达到的动作时间2次/秒的难题也迎刃而解。这是该公司首次在自动化设备上实现单片机、PLC、触摸屏和RS232现场总线技术的综合运用,这种校验台一做便是三台,完全满足客户生产量和质量要求。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