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企业的家庭责任与公司成长性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31日 16:00 《数字商业时代》

  撰文=石秀印

  企业对女性员工进行照顾,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著名学者波兰尼在研究欧洲市场体制发展进程时指出,市场制度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而且还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结构。“一旦经济体制以单独的制度、特殊的动机、且享有特别的地位等方式组织起来了,这整个社会就必须从此而改头换面,以便让这个体制能按自己的方法运作。”

  市场经济冲击了传统的家庭。这个过程从上个世纪90年代,也就是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正式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工下岗造成了很多家庭的离婚。农民工离乡进城制造了数以千万计的“家庭三国演义”(夫妻双方和孩子分居在三个地方)。下岗人员和农民工背井离乡出国之后,一方面与国内配偶“两国分居”,另一方面又在海外重组“家庭”。市场交换、市场自由原则渗入到了家庭,“第三者”的概念已经不够用,“二奶”不仅越来越多,而且堂而皇之地向“大老婆”挑战。

  女性的家庭责任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婚姻产生家庭,家庭产生功能,功能由不同角色承担。女性在家庭中往往承担着更多的功能,包括生育、喂养、教育孩子。有些是男性不能替代的,有些是男性不愿意替代的。在一个双职工家庭当中,经常为家庭而牺牲事业的是妻子。当孩子有病需要一名家长留在家里陪护的时候,常常是丈夫上班而妻子无奈地在家。

  在市场社会中,老板要求员工的是他/她的“劳动力”,即利润生产能力。因为男性比女性较少地“顾家”,较多地“顾公司”,所以,女性和男性在工资、福利、职务晋升、职业前景等方面都存在差别。一些工厂不招女性雇员,是认为她们要承担更多的家庭责任。而在雇佣了女雇员之后,又在使用上“去掉”性别,仅仅把她们当做劳动力,“把女性当男性使”。她们在公司里像男性一样干活之后,回到家里还是要尽女性的较多的责任。这造成了女性的“双重责任加重”。

  企业对女性员工进行照顾,履行社会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

  中国的老板在市场环境中游泳的时间还不长,即使到现在也谈不到“识水性”。很多人开办企业、经营公司靠的是“原始冲动”、“原始思维”。他们认为,公司与家庭两不搭界,公司对员工的家庭琐事管得越少,人工成本就越低,装到自己口袋里的钱就越多。

  然而,随着游泳时间的加长,他们逐渐地体会到,这样的想法有点幼稚了。“你对员工的家庭照顾得少,装到自己兜里的钱也少”。遗憾的是,有些老板在尚未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被淹死了。有些人即使认识到了这一点,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也来不及了。

  那些生存下来的老板多是“识人性”者,至少是对人性敏感者。老板们说:“我算计了1000个员工的家庭,这1000个家庭的人都反过来算计我”。“不光是员工本人,他的媳妇和儿子都会帮他出主意,一块对付我”。“每天即使只有一个员工来找我的茬,我就别想再去思考经营的事情了”。于是,他们有的给员工的家庭发节日贺卡,有的把员工获得的奖状寄回家,有的请员工的配偶开茶话会,有的批准员工的探亲假,有的为家庭受灾的员工捐款,有的成立专门用于救助员工家庭困难的基金会。

  很多老板受困于民工荒,担心回家过年的员工一去不复返,所想出的办法是尽量招聘夫妻同来本公司工作,为他们修建家庭宿舍或夫妻公寓,配备灶具、电视、空调、洗澡间,通过当地政府帮助他们的子女上学。

  这让我们想起了上个世纪60 ~ 80年代的“企业办社会”。然而,这些“社会”在改革中都因为“社会成本”太高而被“剥离”了。很多人只看到企业办社会的成本,但很少有人研究过,它产生了哪些正面作用,包括提高劳动生产率。

  员工并没有期望企业帮助自己解决家庭的所有问题,企业也不可能为员工承担全部家庭责任。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逐步厘清责任的过程中,员工的家庭责任应该由个人、企业、社团、市场和政府共同分担。企业所应该承担的,是应该由它来承担的责任。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