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哈7》再施商业魔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8月08日 15:52 《竞争力》

  英国时间2007年7月21日零点零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徒》(《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开始全球同步发售。

  “哈利·波特安然无恙,哈利与金妮结婚生子……”,虽然《哈7》的结局和之前网上的“泄密”几乎一模一样,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哈迷们(专业称谓“麻瓜”)的热情。

  首发24小时之内,这部终结版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售出逾1500万册,其中德国39万本,英国265万多本,美国则达到830万本。数量及速度均勇超同系列前六部。就连《哈7》面市前一天英国皇家邮政特意推出的“哈利·波特”纪念邮票,预订量也超过30万套。

  不仅如此,《哈7》的热销还带动《哈利波特》前六部回温。在著名网络书店亚马逊7月19日的十大畅销书榜上,《哈利》系列占据七席。

  截止到目前,《哈利•波特》前六部已被翻译成包括塞尔维亚语、古希腊语在内的至少66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售出了3.25亿册。这一数字尚不包括盗版。而整个哈利波特系列所造就的市场价值已经接近1000亿美元。

  安排悬念 大炒结局

  哈利波特成为一个无可争议的商业奇迹,他的魔法神奇得有点令人难以置信。引用新书《哈利波特与死圣》中哈利向已死去的恩师邓布利多(Dumbledore)求解时的一句话:“这一切是真的,还是只在我脑中发生?”

  当然,真正的答案与邓布利多的解释有所不同:这一切都是真的,但作为商业奇迹,主角不是作者罗林,也不是神通广大的哈利波特,而是以美国著名出版商布鲁姆斯伯瑞(Bloomsbury)及电影巨头时代华纳为首的商业集团,他们真正掌握着哈利波特系列商业传奇的魔法。

  《哈7》作为哈利波特系列的大结局,为了造出最后,也最疯狂的轰动效应,布鲁姆斯伯瑞出版社早在《哈6》等前期图书的操作过程中,已经着手安排《哈7》的商业运作。

  早在出版《哈1》与《哈2》时,布鲁姆斯伯瑞就已经与罗林约定要出到《哈7》,所以至少5年以来,布鲁姆斯伯瑞都在时不时的营造读者对《哈7》的期待,甚至罗林本人对《哈7》的信心与向往。大结局的概念更是被布鲁姆斯伯瑞炒得火热。

  当《哈7》进入创作阶段后,对于作者罗林来说,创作意味着各种情节与结局的设计,而对于出版商布鲁姆斯伯瑞来说,炒作意味着如何向读者构思并参与一个个悬念。

  第一个被抛出来的悬念就是书名。

  2006年12月22日,出版商布鲁姆斯伯瑞率先通过罗林的官方网站“透露”《哈7》的书名,不过,麻瓜们要能找到答案得会点魔法。

  在网站上,麻瓜们先要找到钥匙开启一扇紧锁的门,进门后会看到一份礼物,打开包装纸,麻瓜会出现一个刽子手的文字游戏,在猜中空白框内应填的字母之后,“Deathly Hallows”的字样才会出现。

  两个莫名其妙的单词顷刻间撩起了众媒体的好奇:《哈利波特与Deathly Hallows》,哈利波特与死神?哈利波特与死一般的圣徒?或者如BBC中文网所译:哈利波特与致命的哈洛斯?

  接下来,麻瓜们的解读花样百出,其中英国的麻瓜们似乎更具想象力:“哦,我认为这是个很棒的名字……我猜它是指(高锥克)山谷,指小巫师的父母被杀的地方。”来自Springfield的10岁的Nicklaus Wilcher说,很有创意,Nicklaus,不过那个词是hallows,而不是山谷hollows。

  普通的麻瓜解读不好,专业人士开始参与,而所谓专业人士正是《哈7》的英国出版商学者出版社,其公司发言人克里斯滕•莫兰表示,她的同事查阅大词典后发现,“圣徒的意思就是圣洁的人或者圣人,但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标题有何含义。”

  各方的踊跃猜测,正是布鲁姆斯伯瑞预想的炒作效果。几个月后,出版日期、定价、内容均毫无定论的《哈7》,凭借一个仍存争议的书名已经登上亚马逊英国店的畅销书榜第一位(预订)。

  随后,布鲁姆斯伯瑞不失时机地逐步炒作出版日期与创作进度等悬念。由于之前《哈5》与《哈6》都是在12月公布书名,第二年夏天出版,所以《哈7》选择什么时间出版也成为麻瓜们的热门话题。

  在确定书名到出版的7个月时间里,罗林忙于内容创作,布鲁姆斯伯瑞更忙,仅在在哈利波特的官方网站上,就有无数大事安排,包括新游戏的预售、《哈5》电影海报,以及各个小演员们的现实与虚拟生日,都被设计成麻瓜们的《哈7》发售倒计时。

  从2007年4月17日开始,即全球上市前三个月,出版社的造势正式进入倒计时。

  首先,在哈利波特官方网站上,每两周会提出一个问题,比如“谁死了?谁活着?”“谁和谁最后会在一起?”,这些问题引来大量粉丝参与讨论,他们急切地希望罗林在第一章就能回答这些问题。哈利的官方网站也难得耐心对麻瓜的疑问一一做出回答,还不时地泄露了“我们会更了解邓布利多的过去、威克多尔·克鲁姆会再次出现、我们会看到芙蓉和比尔的婚礼、至少一个人物会死去”之类信息。

  谁会死去?难道是哈利波特?这个惊天大悬念吊足了全世界麻瓜们的胃口,令亚马逊书店的订单如雪片般飞涨,甚至“挤走”了美国热门总统候选人巴拉克·奥巴马的新书以及著名女主持人奥普拉·温弗瑞的传记。

  悬念成为推销《哈利·波特》最灵的魔法,创作者罗林也配合默契,对新内容巧妙地“半遮半掩”,使大结局越来越受关注,但透露的越多,反而越神秘。

  严格保密 全球同售

  与悬念并生的炒作则是保密。其实从《哈3》开始,布鲁姆斯伯瑞及英国学者出版社已经开始运用这一手法。

  保密是为了真正保持麻瓜们的神秘感与兴趣,为此,两家出版社派专人“护理”写作中的罗林,其每份手稿都由专人保存,手稿到出版社的过程由专业人士专车护送,甚至动用大批警卫和卫星跟踪系统,而这一套手法据说习自美国五角大楼。

  由于采用全球同步发售,为严防个别出版社提并泄密,两大出版社制定并炒作了极其严格的合作协议。新书出版之后,更是绝对做到悄悄运抵各国,在全球同步发售前一秒,有打开包装者,一经发现就将受到严惩。

  但在高度保密的同时,出版社有时故意安排一点泄密新闻,比如两个月前,英国《每日电讯报》称一名自称“Gabriel”的黑客攻入《哈7》出版商的电脑系统,窃取了《哈7》文稿,泄露了小说结局,但出版商马上予以否认,此番炒作自然令麻瓜们的神经进一步受到刺激。

  当神秘与神圣的氛围营造到位后,两家出版社精心设计的又一绝活准备上演,即万众期待的全球同步发售。

  当然,在全球发售之前,先把全球预售做足。

  早在《哈7》的书名与出版日期完全确定之前,出版社已经安排亚马逊网站接受新书预定,售价初步设定为13.99英镑。结果到发售之前,仅亚马逊的全球预订量就达200万册。

  2007年7月21日零点零分,《哈7》全球同步面市,被吊了五年胃口的麻瓜们终于等到最后的礼物,连夜排起长队。

  在全球媒体争相报道的排队购书新闻中,美国布鲁姆斯伯瑞与英国学者出版社的收入飞涨,一个已经持续10年的商业传又迎来一个新高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