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2007年度“未来之星”六大发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6日 20:15 《中国企业家》杂志

  文/曾兰 申音

  “7”是一个神秘的数字。在《圣经·创世纪》里,上帝用了六天来创造世界,然后把第七天定为神圣的休息日。7是一个旧循环的结束,更是一个新周期的开始。

  而《中国企业家》杂志每年一度的“未来之星——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排行榜评选也到了7周岁的年纪。在过去的6年中,我们每年都在做一样的工作,向所有经过各方推荐和精心筛选出来的“未来之星”候选企业领导人发出调查问卷,收集答案,目的也是一样的:了解中国新兴企业的真实景况,寻找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

  回顾往届的126家“未来之星”企业的回答,你可以从中看到互联网泡沫、基因产业热、隐形冠军潮、失望二板市场、多元化之困、国际化扩张、自主创新等一轮轮潮起潮落。

  而当我们历时半年,第七次陈述我们的发现时,感觉仿佛又回到了起点,今届的焦点是新消费主义、传统产业的价值重估、本土品牌和中国模式、内地资本市场融资等。当然,这并非简单的回归,而是中国经济在内外变革压力下的再出发。

  我们希望藉由我们最新的报告,在发现并推举企业界的明日之星的同时,还能够从一个真实的角度观察中国商业中国市场的成长变化,和我们的读者一道思考如何创造“中国世纪”。

  新消费主义

  当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当泛滥的热钱在寻找投资“洼地”,当昂贵的能源开始影响我们的生活质量,你就不难理解下面的两个发现。

  零售业、金融保险、能源,成为眼下中国市场最具增长潜力的行业。

  旅游/体育/健身、传媒/娱乐、软件/芯片/互联网,成为中国市场最具投资价值的行业。

  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软件/芯片/互联网”持续两年独占中国市场最具潜力与投资价值的行业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多项选择,其中,消费类行业的兴起尤为明显。

  未来3-5年中国市场比较有增长潜力的行业是什么?33.33%的本届新兴企业同时选择了“零售业”、“金融/保险”、“能源”,并列第一。相对于上一届新兴企业的选择而言(55.00%的企业选择了“软件/芯片/互联网”,领先了排名第二的“教育”、“消费电子产品”25个百分点)。同时,调查结果显示,本届新兴企业的看法与去年新兴企业的预测存在着相当大分歧。其中,“能源”、“汽车”、“旅游/体育/健身”、“零售业”、“金融/保险”几乎比去年增加了20—30的百分点;而“软件/芯片/互联网”、“教育”、“服装”、“通讯产品”则比去年降低了20—40个百分点(见图1)。

  您对投资哪些行业比较感兴趣?31.82%的本届新兴企业同时选择了“旅游/体育”、“传媒/娱乐”、“软件/芯片/互联网”,并列第一。另外,有27.27%的本届新兴企业选择了“能源”行业;22.73%的本届新兴企业同时选择了“零售业”和“房地产”。同时,本届新兴企业与去年新兴企业相比,认为投资价值有较大变化的是以下几个行业:“旅游/体育/健身”、 “能源”、 “零售业”增加了大约20-30个百分点,“服装”、“消费电子产品”降低了大约20个百分点。

  此外, “服装”、“公共事业”、“家电”、“食品饮料”、“日用化工产品”等几个行业,由于竞争激烈回报菲薄,对于今年的新兴企业而言,既不具有增长潜力,也不存在投资价值。

  上市成为主旋律

  一方面是纽约、纳斯达克、伦敦、新加坡等境外交易所的争相揽客,另一方面是A股市场的牛气冲天。资本市场的“龙门一跃”,成了本届新兴企业最想完成的目标。

  贵企业创立之时,原始资金主要来源?接近八成的企业(78.26%)来源于“创始人自有资金积累”。另外,同时有8.70%的企业分别来源于“创业团队集体集资”和“风险资金介入”。最后,还有4.35%的企业来源于“其他企业参股”。选择“银行借贷”的企业为零。

  您认为何种扩张方式最适合本企业的发展策略?调查结果显示,75.00%的 本届新兴企业选择“上市融资”(比上一届新兴企业增加了13.46%);其次是兼并其他中小企业(本届新兴企业有16.67%选择此项,超过去年6.41%);选择其他方式的本届新兴企业有8.33%(上一届是12.83%)。另外,本届新兴企业没有一家“愿意与其他企业联合经营”,此项选择为0(而上一届则有15.38%),由此可见,本届新兴企业的独立经营的意识非常明显。

  您认为企业下一阶段所需资金最可能的来源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超过一半的新兴企业选择“证券市场融资”(52.00%),比排名第二的选项多了36.00%,同时,这一比率超过上一届新兴企业37.37%(见图2)。

  尽管风险投资的热情更炽,但新兴企业的选择却更慎重。去年排名第一的“引入风险投资”本届跌到第二,今年仅16.00%的新兴企业选择此项(上一届是31.71%)。此外,“企业积累的自有资金”更是首次降到了第三的位置,同时,下降的幅度超过一半(今年12.00%,去年24.39%),排名的显著改变表明本届的新兴企业大多处于一个加速扩张的状态,而企业自身的积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进一步扩张对资金的强大需求。

  自信也务实

  调查结果显示,今年的新兴企业同前几届的新兴企业一样,拥有领先的产品或者服务,在国内同行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对未来的发展前景和行业地位,都表现出了相当的乐观与自信。

  但是,惟独在预测本年度营收状况时,新兴企业普遍流露谨慎。可见越来越多的新兴企业,已经把成长看成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长跑,要均衡分配体力,提防外界风险。

  贵企业的产品/服务的技术水平属于哪种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半的新兴企业认为自己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更有27.27%的新兴企业认为自己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另有22.73%的新兴企业认为自己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贵企业的综合实力目前在国内同行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大约有九成的新兴企业认为自己排在国内前五位,同时位居第一的有45.45%,接近一半,还有36.36%的认为自己处于前三。

  贵企业的综合实力目前在国际同行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超过一半的新兴企业认为自己排在国际的前十位,其中,更有一成的企业认为自己国际排名第一。不过,同时,有三成的企业对自己在国际上的行业排名表示说不清楚。

  预测未来3年贵企业的整体实力在国内/国际同行居于何种地位?65.22%的新兴企业认为自己将会是国内的第一名,有七成的企业认为自己将会在国际上排名前十。

  未来3年内贵企业所处行业的发展空间将怎样95.83%的新兴企业认为自己所处的行业会“变大”,仅有4.17%的企业认为会“变化不大”,认为“缩小”的为零。

  在预测企业2007年营收增长速度与2006相比较时,一半的新兴企业认为速度“放缓”,另一半的新兴企业认为“保持现状”(22.73%)或者表示“不清楚”(27.27%)。相对于去年九成的新兴企业认为营收“加快”的状态而言,本届新兴企对近在眼前的未来预测显得相当谨慎,或许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新一轮宏观调控的逼近(见图3)。

  扎根本土

  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下,新兴企业与中外巨头的竞争不容回避,确保企业在本国市场的地位,仍然是本土企业的重责,毕竟本土企业的主要市场仍在大陆,营业收入也主要来自国内。

  贵企业主要市场分布?调查结果显示,91.67%新兴企业选择“大陆”,排名第一。同时有16.67%的新兴企业分别选择“港澳台地区”和“北美”,双双排名第二。另外,有12.50%的企业选择“东南亚”;8.33%的企业选择“西欧”;4.17%的企业选择“东亚”、“非洲”、“大美洲”。

  2006年贵企业来自国内市场的营收约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为?一半的企业100%来自于国内市场。27.27%的企业超过90%来自国内市场。同时有9.09%的企业超过50%或者低于10%来自于国内市场。另外,还有4.55%的企业营业收入全部来自海外市场(见图4)。

  目前,贵企业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调查结果显示,将近八成的企业认为竞争对手来自于大型企业,其中,选择本土大型企业(42.86%)的比大型跨国企业(33.33%)多了几乎10个百分比。

  未来3-5年,贵企业在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谁?调查结果显示,45.45%的选择跨国大型企业,36.36%的选择本土大型企业。

  人才难得

  人的因素在新兴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调查结果显示,本届新兴企业的创立几乎都由团队组成,仅有11.76%的企业只有一位创始人,其余2-12区间都有,不过2-4人的居多。同时,企业创始人几乎都仍在公司任职。管理团队的核心人员大约在2-10人。

  贵企业目前最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体提供的服务?“人力资源推荐、发掘”连续两年位居最需要服务的项目之首。不过,尽管两年排名第一,但今年的比率(73.91%)远远高于去年(43.90%),多了30个百分点。可见目前新兴企业对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迫切。另外,“管理咨询”、“证券融资服务”同样非常需要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同时以34.78%的比率并列第二。相反,“政务代理”、“创业辅导”、“企业改制”、“展会服务”则暂时不需要中介支持,比率为零(见图5)。

  与市场上的主要竞争对手相比,您如何评价本企业目前的竞争实力?(我们将企业争对竞争对手的优势评价计算得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调查结果显示,“管理团队”以高达4.913的得分排名第一。其后,“产品优势”和“企业文化”同时以4.783的得分并列第二。接着,依次是“运营体系”、“融资渠道”、“资源优势”。最后“市场份额”以4.522得分排名最末。

  市场进攻

  调查结果显示,与去年新兴企业注重技术研发的特点有较大不同的是,今年的新兴企业似乎经营的压力更大,希望增加市场营销的支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能等现实举措,表现出对现状的担忧。

  2007年贵企业在经营方面准备采取哪些措施?“扩大国内市场份额”以77.27%的比率高居第一。相较于去年多了20个百分点。同时,去年排名第一的“推出新产品”急剧下降,从73.81%跌到今年的31.82%,相差幅度最大,超过了40个百分比。另外,“提高产能”(31.82%),也比去年增加了几乎20个百分点(见图6)。

  未来三年贵企业将在哪个领域增加投入?本届新兴企业将“市场营销”以32.00%的比率排名第一,取代了去年“研发”的地位。同时,“研发”从去年的52.50%下降到今年的28.00%,下降幅度几乎一半。另外,对“客户服务”、“生产能力”、“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投入也比去年有不同幅度的增加(见图4)。

  贵企业未来产品战略的发展方向是?66.67%的新兴企业选择了“固守单一产品线,在某行业做大做强”,同时,有33.33%的企业选择了“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调查说明

  “21未来之星——年度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评选活动自2001年开始,到今年已经持续了7年。此项调查活动由《中国企业家》独家主办,旨在发现并推举中国企业新星,探究中小企业快速成长之道。为了寻找本届“21未来之星——2007年度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我们搜集了数万家中小企业资料。依据本年度“未来之星”五项入选条件(成立时间、营收规模、增长率水平、上市时间以及股东构成),历时5个月,从中筛选出70家候选企业,并向他们发出包括近三年财务数据在内的《候选企业基本状况调查问卷》。此外,我们还特别邀请了包括投资公司负责人,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来自政府和校院中小企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历届未来之星的企业领导人共计150人作为专家评委,以《候选企业专家评审》问卷的形式,根据21星评选的五项指标(企业领先性、制度领先性、行业领先性、企业创新性、成长性),为这70家候选企业评分。

  截至2007年5月28日,本刊共收到38家候选企业的回复问卷。根据回复问卷企业所填报的2004年至2006年营业收入情况(部分未填报的企业数据由本刊调查研究部通过其他多种渠道收集获得),我们计算出候选企业2004年至2006年的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

  截至2007年5月28日,本刊共收到59份特邀评委回复的问卷。经过数据处理,得到候选企业五项指标综合得分以及评委中选率两个数据,对这两个数据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候选企业评委得分。

  “21未来之星——2007年度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的最终排名,是由“候选企业年营业收入平均增长率”以及“评委得分”加权而来。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评选由于部分企业正处于上市缄默期或其他特殊原因,不方便公开其财务数据,为尊重企业意见,本刊在“21未来之星——2007年度最具成长性的新兴企业”排行榜上隐去或调整了部分数据。

  另外,在评委评选过程中,由于某些推荐的候选企业和评委评选同步,故部分企业评选只经过部分专家评审,在此一并说明。

  此外,在评选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个别高成长的新兴企业虽然因为种种原因不方便提供数据,故无法入选“未来之星”排行榜,但其仍为许多专家评委所看重,故我们在推出21星的同时,专门设立了特别推荐榜,以供读者分享他们的成长故事。

  最后,在“未来之星”评选7届之时,我们联合清华大学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对126位历届“未来之星”发出了名为“成长的烦恼”的调查问卷,对比今年的候选企业,寻找中国的新兴企业在成长、成熟过程中的烦恼和困惑。

  本刊谨对所有参与此次调查的专家学者、企业机构致以衷心感谢。

  本届“未来之星”评委名单

  包凡 华兴资本 CEO

  曹大容 美国光速投业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合伙人

  曹劲 信中利投资有限公司 董事

  Jixun Foo Granite Global Ventures 管理合伙人

  韩馨梓 杭州红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投资经理

  江善颂 华登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

  邝子平 启明创投 创始人、董事总经理

  沈南鹏 红杉中国基金 创始及执行合伙人

  孙文海 ePlanet Ventures 执行董事

  吴尚志 鼎辉投资 董事长

  熊晓鸽 IDGVC创业投资北京有限公司 合伙人

  徐 晨 戈壁合伙人 合伙人

  薛村禾 SoftBank中国风险投资公司 总裁

  袁 兵 摩根斯坦利 执行董事

  曾 玉 枫谷投资(中国)有限公司 创立合伙人

  赵维国 联创策源投资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合伙人

  郑锦桥 北京嘉富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 董事长

  陈明键 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 董事长

  黄 辉 均瑶集团 CEO

  蒋锡培 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裁

  李 斌 万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执行董事

  刘持金 泛太平洋管理研究中心 董事长

  倪正东 清科集团 总裁、CEO

  宋新宇 北京易中创业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孙红伟 融勤国际 中国研究院院长

  孙 健 科尔尼上海管理咨询公司 副总裁

  唐 越 蓝山中国资本 创始合伙人

  王王月 凯洛格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合伙人

  谢祖墀 博思艾伦咨询公司 大中华区总裁

  袁 岳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 董事长

  赵 民 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裁

  保育钧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 会长

  李维安 南开大学商学院 教授、院长

  林汉川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小企业研究中心 主任

  刘曼红 中国人民大学风险投资研究中心 教授

  吴维库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副教授

  程永庆 北京三元基因工程有限公司 董事,总裁

  丁玉章 上海海鼎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高英杰 深圳国人通信有限公司 董事长

  姜德生 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姜鹏明 绿创集团 董事长

  蓝伟光 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董事长

  李仲亮 北京灵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

  林 菁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总经理

  刘天星 欧迪办公(中国)(原北京亚商在线 中国区总经理

  彭朝晖 深圳市赛百诺基因技术有限公司 董事长

  裘式纶 吉大正元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阮积祥 杰克控股集团 CEO

  唐雪飞 深圳市双环灵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 璞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 首席合伙人

  王旭宁 山东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总经理

  吴长江 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总裁

  肖首清 深圳市冠日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许 生 深圳豪威真空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杨 劲 北京东易日盛装饰有限责任公司 总裁

  游小明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张成文 西安皓天生物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张 兰 北京俏江南餐饮有限公司 董事长

  左 春 中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总裁

  评审指标说明(每个指标满分为“7”分)

  1. 企业领先性 指该企业目前在同行业企业中的地位

  2. 制度领先性 指该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资本运作方式的基本特色

  3. 行业领先性 指该企业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潜力

  4. 企业创新性 指该企业在技术、市场、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

  5. 成长性??? 指该企业在技术、市场方面的潜力以及成为行业领袖的潜在可能

  2007年度“未来之星”概貌

  平均增长率141.55%

  本届上榜的“未来之星”有42.80%的企业3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0%,其中,更有年增长率以10倍增长的公司,例如,春秋航空2005-2006年增长率1234.23%。

  北京地区占据半壁江山

  尽管历届“未来之星”在北京地区占据的比率都有不俗的表现,但历史第一次,以高达57.14%的比率位居第一。

  七成创始人高学历

  创始人男性占主导(95.24%)、平均年龄41.7岁、普遍高学历。学历分布:高中及以下有13.64%,本科13.64%,研究生及以上72.72%,其中博士生、EBMA占据不少份额。

  IT业魅力不减,传统产业崛起

  本届“未来之星”分布在12个行业,其中,软件/芯片行业分布最多,占据19.05%。其次是传统行业服装/纺织(14.29%)。另外,今年新增了一些行业,如航天航空、零售、健康、教育、金融

  入选条件说明

  一、该企业应是中国国籍的自然人/法人注册成立之公司;

  二、企业成立时间不超过15年;

  三、未上市、或者上市时间不超过1年的企业可以入选;

  四、企业2006年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10亿元人民币之间;

  五、企业营业收入在2004年-2006年间连续增长;

  评委构成说明

  在所有参加评选的专家评委中,来自投资公司的专家评委所占比例为30.51%;来自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评委所占比例为22.03%;政府和校院中小企业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所占比例为8.47%;来自历届未来之星负责人的专家评委所占比例为38.98%。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