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关于温州和温州人的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5日 03:30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 张志勇 叶正积

  编者按:

  今天我们在这里重新编发本报记者采访温州的稿件。这篇稿件虽然已在2002年7月17日本报发表过,但今天又重新刊发,其寓意就是探寻中国民营经济的内在动因,回答是什么力量使得中国的民营企业生生不息,其内在的自身规律到底是什么,它的发展符合什么样的规律,不仅仅只是来自上层建筑,它遵循了什么经济规律和商业法则。在落实“非公经济36条”中,使我们更好地去认知其发展的奥秘所在。

  这就是我们重新转发这篇已发过稿件的初衷。

  是什么力量使温州在20多年时间里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力量让温州人释放无穷的活力?是什么力量使小作坊式的家庭工业,成为具有在传统工业基础上的大合作的现代工业?是什么力量使小打小闹的产品,变成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占有龙头地位的大市场。

  打开温州的历史,会发现这里是一个即闭塞又开放的区域。20世纪50年代是对台前线,60年代是文革火线,70年代是建设短线,当时的情况是“三少一差”,即人均耕地少,国家投入少,可用资源少,交通条件差。从建国后到1981年,国家对温州的投入只有6.55亿元,温州人在人均不到半亩的耕地上搞饭吃,“平阳讨饭,文成人贩,洞头靠贷款吃饭”是当时温州人的真实写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温州如一座火山,喷发出无穷的活力。温州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晴雨表,也有人说:温州的市场经济,代表了中国的改革方向。温州人靠自己的实践,让世人刮目相看。温州人凭自己对商业精明的热恋和勤劳,创造了财富,赢得了财富。温州人以其特有的传奇魅力,创造了温州的奇迹。

  温州,这个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这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城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实在是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探个究竟。

  天底下没有温州人

  不做的生意

  在北京攻读完M BA的潘佩聪,在她还不到30岁的时候,就一心想进入文化产业,她笑称自己是温州进入文化产业的第一人。类似这样的第一人,在温州举不胜举。

  眼前的潘佩聪是一个看上去显得有几分柔顺和弱小的女子,让人无法想像的是,当年只有16岁的她,竟单枪匹马赴上海成功地讨回30万元货款;在她18岁那年,父母去了欧洲,她充当了准父母的领导角色,硬是单独将企业和家族支撑了1年多,技术含量高并填补国内空白的在线分析系统产品,就是由她组织内外力量开发成功的。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