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2006年长安论坛 > 正文
 

樊纲:长安论坛的目的就是对公共经济政策研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5日 16:33 新浪财经

  

樊纲:长安论坛的目的就是对公共经济政策研讨

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 新浪财经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长安论坛》第100期暨庆祝活动2006年6月25日下午4:00点在国宾酒店四层层顶花园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为“关于收入分配问题”。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活动。以下为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介绍中国经济50人论坛以及《长安论坛》:

  樊纲 :非常感谢诸位参加今天的活动,大家都参加很多活动了,我在这里借这个机会,把50人论坛的《长安论坛》再简单介绍和回顾一下。

  50人论坛是由主要在北京的一批经济学者和经济研究者共同组成的一个相对松散的自愿结合的论坛,参加的人有学术单位的研究人员,有政府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有研究背景,比如经济学的博士学位、经济学的硕士学位,曾经在政府部门也做过一些研究的政府官员、政府决策者,大家在名单上可以看到,里面既有目前还从事研究的,同时像许善达局长,是

国家税务总局的副局长,是实际经济政策的决策者。

  50人论坛成立最初是由中国经济网发起,后来活动相对独立,在网上继续可以看到活动。最近50人论坛得到了一批有志于研究和推动中国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推动公共政策研究的一批企业家的支持,以段永基先生、林荣强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大力的支持。因此,我们成立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企业家理事会。通过这个方式,也使我们这些研究人员和企业家有了更加直接的经常性的接触,共同探讨与现实经济活动相关的一些经济问题。

  《长安论坛》应该说是四年前发起组织的一个公益性的经济公共政策论坛,今天是第一百期。这个论坛的目的就是对公共经济政策进行研讨,主要由50人论坛的成员,也包括特邀的其它领域的专家,包括在座的一些专家都参加过我们的活动,这个论坛的基础形式大家都参加过,两个星期一次,利用下午的一段时间,从16:00到17:30,就这些人员最近所研究的公共政策问题,从体制改革的问题到经济发展的问题,到社会收入分配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向大家来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由大家来提问题,大家来进行评论。每期活动大概都有一两百人参加,这个活动对公共完全是开放的,是免费参加的。就我所知,目前在国内还很少有像公共免费开放的公共论坛。不仅是作为一种公益事业,也为了使我们的政策研究者和我们的媒体、其它政府部门的参与政策的一些研究者,和我们的公众,有一个更直接的交流。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深入,问题越来越复杂,需要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多,本身也越来越复杂,越需要像这样一种直接沟通、直接研讨的论坛的形式,推动各个方面思想的进步和政策的改进。也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想为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理性,当面对更多的矛盾和冲突的时候,恐怕这种理性会对我们社会有好处,对公共有好处,因此它真正的公益还不是仅仅在于我们免费向公众开放这么一个论坛,而在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促进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这就是我们举办长安论坛的目的,应该说这一百期以来,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面有一个单,列了这一百期都由谁讲,讲的都是什么题目,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很多人都参加了我们的这个活动。

  借此机会,《长安论坛》今天正式改一个名,原来叫“长安论坛”,现在因为论坛也多了,而且前面是50人论坛,后面是《长安论坛》,有点搞不清楚,因此正式更名为“长安讲坛”,也不是什么大的变化,以后逐步逐步要叫顺口,叫“长安讲坛”,以示区别。有人说“长安”有什么意思?“长安”两个字完全没有什么意思,也不是长安公司,跟长安没有什么关系,只是我们举办的地点是在长安街上,因此有了“长安讲坛”这个名子,原来想叫“三里河”、“木樨地”,都不太好,所以以后就叫它“长安讲坛”。

  第100期获得了在座诸位的支持,有政府部门的一些领导,有企业家,有各个媒体,还有社会其它方面的人士。待会儿也请我们的媒体和政府部门的两位代表做一个发言,他们也会谈点各方面的感受。同时我们的论坛也得到了中国经济社会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今天邹东涛主编也参加了我们的活动,邹主编给我们出了系列的突出,包括今天在这儿看到的“长安论坛”的集子,在这里一并向诸位专家、学者、出版界、新闻媒体的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大家今后对“长安讲坛”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支持。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