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万向的联合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19:11  中欧商业评论

  万向美国公司在经营海外资本的同时,也在经营人才。万向之所以能有效地获得人才的忠诚度和贡献,是因为它营造了一个以绩效为主、具有包容性的“少管多理”的文化氛围。

  文·朱琼

  如果没有门前飘扬着的那面五星红旗,坐落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爱琴市的那座白色建筑物与当地其他企业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走进大厅,迎面看到的是一位美国接待小姐,在办公室和会议室里忙碌着的员工,也都是当地人。然而,这家公司的确有来自中国的血统,它就是万向集团在海外的运营中心—万向美国公司。万向集团每年销售收入的25%来自于它。2007年万向海外销售收入为12.71亿美元。

  于1994年以2万美元起家的万向美国公司,如今已经发展成拥有19家美国零部件企业、业绩每年以约30%水平增长的控股公司。对于万向集团来说,万向美国公司的意义不仅在于贡献海外收入,更重要的还有人才资源。这里是万向获得并利用海外人才的主要平台。

  当本土企业将触角伸向海外市场进行国际化时,人才问题成为横亘在企业面前的最大难题。由于国内缺乏国际化人才,因此,利用具有全球化意识的海外人才便成了最好选择。然而,利用海外人才谈何容易。不少企业提供了“吐血”的高薪待遇,希望获得和留住海外人才,但由于文化差异或其他冲突,这些人才往往很难发挥出预期的作用,于是合作不久双方分道扬镳就成了一种常见现象。

  这种现象在万向却不常见。万向的海外人才基本上汇聚在以万向美国公司为中心的万向海外平台上。在该平台上,来自万向中国的只有6个人,其余都是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和墨西哥人,以至于前任外交部长李肇星2000年来参观时,曾风趣地称它为“联合国”。

  通过这个平台,万向源源不断地汲取着海外人才所贡献的成果。万向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也深深领悟到:“有了优秀人才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鲁冠球对人才资源的觉悟已经促使他行动起来。近年来,他在万向集团掀起了三个重要转变,其中首要一条就是投入从“重(视)物转变到重(视)人”,强调把人力资源上升到资本的高度,“要像经营资本那样来经营人力资源”。这个“重人”的思路其实就提炼于万向“特区”—万向美国公司—的实践中。万向美国公司在经营海外资本的同时,也在经营人才。万向之所以能有效地获得人才的忠诚度和贡献,就是因为它营造了一个以绩效为主、具有包容性的“少管多理”的文化氛围。

  经营人才

  经营资本,就是要让资本增值。同样,经营人才也意味着要让人才由少变多,不断产生更大的价值。随着万向美国资本从最初的2万美元滚动到今天的1 300万美元,万向美国的人员,也从最初的两名创业者,壮大到今天的千员规模,其中包含50多人的管理层队伍。

  国内大部分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在当地建立办事处或分公司时,都是总部一拨又一拨地派人过去,而万向在派出2名开疆者和随后的4名员工后,就再没有派过其他人。按照两位开疆者之一(另一位是他太太)、万向美国公司总裁倪频的说法,他们去美国只是在当地播下了一粒种子,今天的万向美国公司是14年来吸取当地资源自然成长的结果。经营这个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中,只有总裁是倪频担任,其他都是当地人,如总经理迈克尔·沙尔(Michael J.Schaal)和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长加里·韦策尔(Gary E.Wetzel)。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杨国安教授认为,企业选择从总部调派人员到海外,可以保证外派人员较好地理解和贯彻总部战略,但他们与当地环境的磨合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甚至会因为不熟悉当地环境而错过很多市场机会。而企业选择人才本地化,则能保证更快更准确地适应当地市场。不过,这些本地化人才在理解和执行总部经营战略上,需要耗费周折。

  实践证明,那些不能融入当地市场,至今还在当地依靠国内员工的企业,都还沉陷在海外市场水土不服的窘迫中,而万向却在美国成长为一个地道的、让海外人员感觉不到文化差异的当地企业。万向在美国的成功,是人才本地化的结果,而人才本地化后不能很好执行总部战略的短板,却因为倪频这个来自万向并掌控着万向美国公司的角色而规避。

  不过,执行总部战略意图的倪频,并没有因此在美国复制出另一个万向模式来,相反,在万向美国公司由小变大的过程中,他争取到了集团“特区”的待遇,一切操作按照国际通用的模式和规则来实行。比如,所有员工的薪酬都按当地标准,对人员的雇佣和管理也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法律。

  倪频为万向美国公司争取到的最吸引人的待遇,就是经营者基金。这个旨在“激活智慧、分配未来”的人力资本奖励模式施行于2001年2月。在总部投入仍归总部所有的前提下,万向美国公司把自己每年利润增长超过26.58%的部分划到基金内,归经营者所有,并通过购买新股的方式,逐步转化为总额不超过40%的公司股权。目前这个满载着经营者努力和希望的美国公司,正在择机上市。

  以各种手段激活人才,就是为了获得人才的更多价值贡献。这个目的,万向也已经达到了。在万向美国公司关键岗位任职的人员,流动性大都较小,有的人甚至在万向美国工作了10年,如加里·韦策尔。这些为万向工作多年的人,对万向都有很高的忠诚度。加里就说:“即使有人拿鞭子赶我,我也会顽固地留在万向,因为这里有我热爱的事业。”他感到在这个有中国背景的企业工作,有一种投身朝阳产业的感觉,“尽管会面临很多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凭借着对万向的这份执著和贡献,加里已多年被万向集团评为“洋劳模”。2003年9月30日,他还受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由中国政府颁发给外籍友人的最高荣誉奖—“友谊奖”。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