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宝钢:层级培训体系提升员工技能(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7月25日 15:29  《培训》杂志

  技术业务人员培训:四岗位层级打造“专业团队树”

  根据技术业务人员的职能定位,宝钢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在内容上注重专业知识及应用、工具方法、能力素质的培训。在方式上注重系统培训、主题研修、案例教学以及专题讲座等。

  宝钢的技术业务人员分为协理层、区域层、主任层、首席层四个岗位层级。公司将技术业务人员按原料工艺、烧结工艺、炼焦工艺等专业划分,形成“专业团队树”,并提炼了各专业团队的最优成长路径,以及各专业团队各岗位层级的知识能力要求,并依此设计技术业务人员培训体系,即按岗位层级分层、按专业分为类,依据各专业团队各岗位层级知识能力要求,设计相应的专业知识、工具方法培训。如轧钢工艺专业协理层必选的专业知识培训为:轧钢工艺、轧钢设备概况、产品标准、质量检验流程及标准等。必选的工具方法培训为:SAS数据挖掘、核心工具培训等;区域层必选的专业知识培训项目为:轧钢一贯制技术、轧钢过程控制、质量异议分析处理等,必选的工具方法培训为:六西格玛黑带培训、核心工具应用研修等。除了上述分层分专业的培训主线外,公司还针对技术人员胜任素质要求设计了相应的能力素质培训项目,如:团队合作、沟通技巧、创新思维等(见图表3)。

  以公司开展的“六西格玛精益运营系列培训”为例。经过5年来的持续推进,六西格玛精益运营已经成为宝钢分公司的一项重要管理举措。为使公司技术人员掌握必要的理念、工具和方法,更好地开展六西格玛精益运营项目,在外部专业机构的支撑下,公司培养出了近40名黑带大师,并且编撰了拥有宝钢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培训教材和不同层次的培训课程。针对技术人员在项目中承担的角色和职责的不同,分层实施六西格玛绿带资格培训、黑带资格培训、黑带大师培训、明星培训等。六西格玛系列培训均采取以项目为载体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不仅有统计、试验设计知识等硬技能,还包含了“团队组建”、“管理创造力”等软技巧内容,在使技术人员掌握工具方法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他们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软技能。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不同层次的六西格玛培训项目,技术人员的系统思考、持续改进、科学分析和善于运用数据说话的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这在公司降低工序质量成本、提高瓶颈环节产能、缩短流程制造周期、节约能源消耗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操作维护人员培训:立足岗位技能

  对于操作维护人员,公司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岗位应知、应会的培训与考核、技能等级的提升、特种作业证书的初复证等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则侧重集中授课、师徒带教、案例教学以及岗位练兵。公司为操作维护人员设置了一般操作、主要操作、高级操作和首席操作等四个岗位层级。针对各工种各岗位层级则提出相应工种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同时围绕各专业 /工种各岗位层级的要求,组织各单位系统梳理了国家或行业提出的培训要求,作为员工上岗或岗位晋升的必要条件,选送或组织培训。对于一般操作岗位上的员工,公司主要关注所从事岗位的操作技能培训、特种作业初复训、技能等级培训等;对于主要操作层级以上的员工,公司更多关注的所从事岗位的岗位深化、异常事故处理、质量控制、应急预案以及专题研修培训。同时,公司还策划了创新技法、自主管理等工具方法类的培训,为操作人员立足岗位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支撑(见图表4)。

  以公司开展的技能等级提升培训为例。为持续提高操作维护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公司依据《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对各个专业/工种不同层级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要求,结合宝钢生产实际,开发了具有宝钢特色的等级工培训-鉴定标准体系。员工要获得某一等级证书,不仅必须通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与考核,还需通过论文答辩和实践模拟的考核,而且还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绩效密切联系,这就在大大提高培训有效性的同时,较好地支撑了公司的后备人才培养工作。通过有序地组织开展各专业/工种的等级提升培训,员工的岗位适应性和精准操作能力得以不断提升,为现场生产的稳定顺行提供了保证。

  公司除针对三类人员开展分层分类的培训外,还经常策划一些普及类培训项目。如政治轮训、诚信培训、新进员工培训等。这些普及类培训也按公司的管理模式要求,分层分类开展,如以形势任务教育为主的政治轮训,对于管理人员主要侧重宝钢新一轮发展战略、领导人员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专家、首席以及高层次技术人才主要侧重行业前景、前沿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对于一般员工主要侧重当年生产经营目标、爱岗敬业、热点问题讨论等方面的内容。又如诚信培训,对于管理人员主要侧重管理者示范方面的内容,对于一般员工主要侧重遵章守纪方面的内容。

  宝钢公司以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为依据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不仅确保了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而且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的指导下和在其他培养举措的支撑下,公司近年年均培训约45000人次,人均年学时数为88学时。员工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了持续提升,确保了生产稳定、安全、顺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