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东航6名飞行员要求离职未获批准 绝食五天抗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20日 13:35 新快报

  

东航6名飞行员要求离职未获批准绝食五天抗议

图:东航6名飞行员绝食现场。新快报记者 保罗/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缘起被索巨额赔偿,据称民航总局今日研究规范解决此类纠纷

  新快报记者 保罗 邢冉冉 实习生 谢俊辉/文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东航)属下的6名飞行员因要求离职未获批准,一连五天在东航上海总部以绝食抗议。为免意外,东航不得不派医护人员为其输液。前晚,声称“
受到保安监视”的飞行员彻夜接受本报记者手机短信采访,表达了采取绝食这种极端手段的苦衷。

  直到昨日中午,已是身心疲惫的6名飞行员在警方和记者的劝说下离开了绝食现场,而他们与东航的劳资矛盾尚未解决。

  事情起因:飞行员要离职被索赔600万

  记者日前接到报料称,东航青岛分公司的7名飞行员欲办离职手续,未获批准,转而求见东航总经理李丰华,但一直未获接见,为表辞职决心,7人于6月15日到了东航上海总部开始绝食抗议,其中一名飞行员由于某种原因已离开。

  18日晚上10时,记者飞赴上海。19日凌晨,记者对“受到保安监视”的绝食飞行员代表吕先生进行了手机短信采访。

  据吕先生介绍,参与绝食的6人5名为山东籍,一名为河北籍,均供职东航青岛分公司。此前的9个月,他们至少有7名飞行员曾先后提出离职,结果被公司追索600万元的巨额赔偿,遂产生劳资纠纷。其中有3名飞行员在青岛申请劳动仲载,另一名飞行员则向当地法院起诉,要求公司解除

劳动合同。6月15日中午,7名飞行员抵达东航上海总部欲见公司总经理李丰华,未能如愿。“没能见到李总诱发了绝食行动”。

  记者了解到,在他们绝食期间,东航亦高度重视,曾派出医护人员为绝食飞行员检查身体,并为他们输液。其间,东航股份公司一位副书纪“态度蛮好”地接见了7名飞行员,要求他们放弃绝食,去吃饭。吕说,这是绝食期间东航职位最高的领导接见他们。

  绝食飞行员在挨过第4天后,选择了向本报记者报料。

  记者目击:避免有人昏迷5天后首次进食

  6月19日上午11时,记者一行驾车前往空港三路东航集团总部大门口,6名飞行员静坐在门前,下面铺了“我们要生存,我们要生活”字样的红底白字条幅。记者现场拍照遭到了保安阻止,对方的理由是“这里不允许拍摄!正常拍摄要通过上级领导的同意”。

  记者第二次到现场时,该大楼门口的右边多了一部警车,接警到场的十多名机场公安在劝说静坐的飞行员,称其行为违反了城市管理条例,“在外面坐着不合适,有事可在里面谈”,十多名保安也加入维持秩序的队伍。记者见到,公安人员还为6名静坐飞行员买来瓶装水。12时40分,在公安和记者的好心劝说下,静坐飞行员打的去了附近的某宾馆。开始了绝食5天后的首次进食,6人点了清汤素食,他们互相嘱咐不要吃得过饱,这样会撑坏肠胃。一位姓刘的飞行员说:“我们不能连累兄弟,都坚持这么多天了,人家还是不露面,再久了,(另一飞行员)就要晕倒了,以后就再也没有上天飞行的机会了。”

  据老刘称,6人中有4人是从部队转业的,他们深知部队的行规,“由于驾驶战斗机的要求非常高,如果飞行员有昏迷史,就失去再次驾驶飞机的资格,这是我们不能继续坚持绝食的最根本原因。”

  飞行员说法:提出离职停飞后月领530元

  老刘是一位有30年飞天经验的老飞行员,他总计约有5500小时的飞行时间,是公司飞行史最长的飞行员之一,全部飞行时间均为安全飞行。他告诉记者,自己因坚持离职转公司,要求尽快解除合同未果而选择主动停飞,自从去年9月份向公司提出离职之后,今年1月份起到现在,他每个月只有530元的补助,是青岛最低生活费用的标准。和老刘一样,姓吕的飞行员也已领了9个月的最低生活保障(530元/月),其余的几位飞行员表示,从下月开始,他们也要领最低生活保障。

  为何要离职?一名参加工作9年的代姓飞行员向记者抱怨,主要是东航的飞行员收入太低。以他为例,他正常上班的基础工资是2900元,再加上每月要完成飞行80小时的任务,每小时收入是92元,合计起来刚好万元左右,“比广州的飞行员收差太多了……”

  小链接

  2004年,海航下属的新华航空有14名飞行人员投奔奥凯。据说海航在此次辞职事件后痛定思痛,将地勤、机务、飞行等相关人员的工资集体上涨。飞行员为了高薪而频繁跳槽势必会影响到民航运输的飞行安全。

  2004年10月27日,中国民航总局紧急下发了《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飞行安全的通知》;2005年5月,民航总局又联合劳动部等四部委下发了《关于规范飞行人员流动管理保证民航飞行队伍稳定的意见》,《意见》规定了跳槽者需向原单位支付70万~210万元人民币的赔偿,并需要征得“新东家”与“老东家”的同意。我国飞行员流动的管理体制也初见端倪。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62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