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迎接全球化时代的并购新浪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07:02 金时网·金融时报

  周剑初

  联想集团收购兼并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并购案例。而近一年来中国企业并购的风云人物则是海南航空集团董事长陈峰、中石化集团董事长陈同海、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华为集团总裁任正非、中国银泰董事长沈国军、沙钢集团董事长沈文荣、无锡尚德董事长施正荣、苏泊尔董事长苏显泽、三一集团执行总裁向文波。于2007年6月6日至6月7日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的中国并购年会上,这十位企业家当选为2006年中国十大并购人物。

  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终结以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速,

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并购及其融资环境成为国内外企业与金融界共同关心的问题。本届中国并购年会主办方全国工商联并购公会及《英才》杂志称,褒奖不仅仅是对十位并购人物的认可,更是对中国2006年并购市场的认可。

  并购的划时代意义

  20世纪至今发生过许多重大事件,其中一些是引领世界历史潮流的,最明显的就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有三个标志性的事件:第一个标志是全球化大市场的形成,第二个标志是信息

高速公路即互联网诞生及被广泛应用以后的全球
信息化
,第三个标志就是全球性企业的诞生。三个标志中最根本的是全球性企业的诞生。全球化公司的第一个特征就是生产要素从资本、技术管理一直到市场整体的要素都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第二个特征就是企业的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包括研发、生产、管理等等都在全球展开;第三个特征是人力资源特别是经营管理层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第四个特征是公司资本持有者的全球化。全球性企业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分工协作,基于此,全球化就形成了。

  全球化是当前最先进的生产方式,更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主动参加全球化还是被动参加?是消极参加全球化还是积极参加?如果我们能够积极参加,那么我们就将获得全球化这样一个先进生产方式所创造的神奇。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诞生的巨大并购,正是全球性公司诞生和全球化产生的动力所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刘吉为此在年会上呼吁,我们要想共享全球化的效应,就一定要早一点儿进入,早一点儿参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并购。

  并购需要创造价值

  随着中国市场的对外开放,随着中国本土企业走向国际,随着国内企业以及行业的整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到并购浪潮中。

  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涉及中国企业并购的案例金额超过280亿美元,2006年涉及重要企业并购的案例已经超过330亿美元。

  并购需要为企业创造价值,应该给股东带来回报,但是实际上大多数并购案却是不尽如人意的。在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的150个并购案例当中,符合原来预期的只有约17%,企业通过并购带来微弱回报的只有33%,剩下的另一半可能是不如意的,甚至有的还损毁了股东的价值。

  为什么一些并购会失败呢?根据埃森哲的专家在并购年会上的分析,首要原因是收购方在前期对并购的规划没有做充分,有的企业甚至对为什么要并购根本没有想清楚,有的对并购以后的整合所带来的挑战有所低估;并购双方管理架构不明确,以至于并购后的组织权责关系模糊,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缺乏有效的沟通计划,包括并购后内部的沟通,包括对外的沟通如对关联单位、客户、供应商这样的沟通,以至于失去了人心,甚至丢失了客户,丢失了市场;有的企业过度注重并购交易本身而忽略了企业自己的日常运作;很多并购企业在并购以后虽然说产权交接了,财务报表合并了,但还是两个独立的企业在各自运作。

  在国际上,并购的动力有的是为了产品,有的是看中了市场,有的是看中了客户,有的是看中了技术。而中国企业并购更多的是为了做大,或者是为了走向国际。做大、走向国际没有错,但是为了做大而做大,为了走向国际而走向国际就会出问题,一味地追求做大就会忽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终目的。究竟怎样的并购才能为企业带来价值?首先,并购要注重创造价值,而不只是交易和整合;需要制定明确的并购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在并购过程当中,企业内外对企业的变革都有一定的预期,在并购中要抓住这样的变革机遇;在并购交易之前,就要考虑成立并行的团队,以便应对交易之后的整合问题;并购应该有选择地强化人员配置,要充分利用公司的一切资源,包括退休人员;在并购中,千万不能低估对资源的需求,除了并购整合之外,还要有原来的业务要运行;一定要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时间、文化冲突和整合,要有有效的政治和控制。

  应该强调的是,并购交易本身并不是目的,要把整个并购以及后来的整合作为一个生命周期来管理,这样的话,才能够保证并购的成功。并且,并购应当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应该作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一个有效途径。

  并购的融资新途

  促进并购有各种金融手段,可以发行债券,也可以从银行贷款,而这次年会着重强调私募基金也是很重要的手段。私募资金通过专业人士来管理、打造要并购的企业,使它规范化,使它更加新颖,更具有活力。

  目前,私募基金在中国是金融业中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2006年天津成立了中国第一只产业基金,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只私募基金———渤海产业基金。这次中国并购年会从美国及其他地区吸引了200多个基金类机构来参加,也是希望通过他们促进中国私募基金的发展,促进并购。

  据天津市副秘书长陈宗胜在年会上介绍,渤海产业基金募集的对象大部分是国有投资人,也就是说中国私募基金还是处于探索过程当中,国家现在还没有出台一个完整的办法。他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酝酿、修改产业基金的管理办法。对于天津渤海产业基金来说,它设立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取得经验以修改完善国家对私募基金的管理办法,以期办法出台以后能推动中国的产业基金业即私募基金的发展。

  在私募基金及其他金融手段的推动下,我们预计中国的并购在几年后会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同时,这个并购高潮也意味着国家安全的一个关键时刻。国家安全以前主要指土地安全、军事安全,而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首要指的是经济安全。如果中国不及时抓住并购的浪潮进入全球化,将可能是经济最大的不安全。因此,我们要抓住历史的机遇,加快发展私募基金和并购的其他融资手段,把中国的并购搞好并稳定住,这样,中国企业才谈得上全球化。

  事实上,我国大大小小的金融企业目前也正处在并购的风口浪尖上。不少金融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引进了战略投资者,这可以看作是另外一种形式的并购;有些金融企业在自身的业务扩张过程中,参股、控股甚至收购了境外企业,这也成了中国金融企业对外扩张业务的一种主要形式。就并购业务本身来说,所有的企业并购都离不开强大的金融支持,这正是金融企业又一新的业务增长点所在。因此,可以说,积极应对并购所带来的挑战,以更积极更专业的姿态投身到并购浪潮之中,是我国金融企业当前的不二选择。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