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汽车如何攻陷北美市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3日 10:49  《中外管理》

  需克服三大障碍

  第一,中国汽车进入北美市场的最大困难在于,中国企业的在售车型安全碰撞、排放标准的正式认证与北美要求有一大段距离。但由于认证昂贵,除了分析和断定车型需要改进之处,还有对整车及零配件等后续问题的一系列工程要求做项目的改进,这就几乎等于设计一辆新车。奇瑞与梦幻汽车的合资项目一共花了2600万美元,却一无所成。而在中国开发一辆新车的费用,包括自主设计、开模,到推出样车,大致才需2亿人民币。因此,中国企业更现实的战略是从一开始就设计开发符合北美市场的新车。比如:奇瑞采取同步开发全球车的战略,其A3、A6项目就都是以北美为标准的。

  第二,中国汽车还要解决整车和零配件的质量问题。目前几家自主品牌车厂都有差距。自主品牌以往低价竞争依靠低价低质零配件,而在北美市场则必须采用高质量的零配件。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要建立零配件的质量测试和控制体系,但对多家自主车厂而言,这还是一个空白点。北美很高的人工价格,也决定了中国市场“4S售后服务弥补质量缺陷”的模式不可能在北美复制的。

  第三,中国本土汽车更重要的是改变新车开发流程。自主车厂以往不注重新车测试,采用“边销售边改进”的新车开发体系,导致市场上既有车型很难提高质量。比如:奇瑞的“短、平、快”新车开发流程,虽然开发成本降低,上市时间减少,但一些质量隐患因模具的原因而难以改进。奇瑞车型A1迟迟不能满足Chrysler的要求,很可能就是这个原因。

  中国汽车出口目前有三种模式用于发达国家,哪种会成功,还未有定论。

  华晨模式:以自己的品牌在欧洲销售,寻找当地国独家代理,但销量增长缓慢。

  奇瑞Quantum模式:与外资方建立合资公司。外方投资用于新车开发,以及新车认证、流程、车型风格的细节改造等;作为交换,外资方拥有品牌和进口代理权。但是,外资方也没有品牌和销售渠道时,难度就很大了。

  奇瑞Chrysler模式:贴牌生产。对方是知名的大车厂,可以互用销售渠道。这虽然风险减少,但丧失了品牌,就意味着可能的利润减少。

  总之,中国自主品牌进入北美, 首先要立足于新开发车型,从设计一开始就要考虑符合北美的各种要求和标准,建立类似丰田、本田的新车开发流程,完善整车及零配件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还可以先尝试贴牌生产,不拘泥于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销售渠道。

  谁离北美最近

  根据乐观预计,中国汽车正式在北美销售最早也要到2010年。只有奇瑞和华晨近期有实质性动作。吉利在售汽车目前没有适合北美的车型,新开发车型至少是2009年以后的事情。长城、中兴、长丰的主打产品是SUV,但因高油价同时遭遇全球范围内的衰退,在北美市场难有作为。比亚迪混合动力车计划需要时间,新动力汽车在北美不会普及得那么快。

  (本文作者系中国三星经济研究院产业技术组首席研究员)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