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姜汝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才刚刚起步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7日 04:42 经济观察报

  姜汝祥

  北京锡恩企业管理顾问公司首席顾问

  所谓国际化,是针对本土化而言的,就像白天是针对黑夜而言,快乐是针对痛苦而言。什么人最渴望白天?当然是在黑夜中的人。什么人最渴望快乐?当然是在经历痛苦的人。什么公司最渴望国际化?一定是那些正在经历着本土化痛苦的人。但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意思就是说,国际化还有另外一种动力,那就是 “为赋新词”。

  所以,中国目前的国际化实际上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动机:一种是体会到本土化之痛,然后渴望通过国际化来平衡或突破;另一种则是追赶潮流而“为赋新词”。

  目前的现状是什么?我认为到目前为止,在高喊国际化的中国企业中,大部分是“为赋新词”型的国际化,像TCL、华为、联想那样体会到国际化滋味,从而真正对公司进行国际化改造的企业并不多。

  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在世界一流企业国际化的背景下,总结像TCL、华为、联想这样的企业的国际化经验得失,就显得非常必要了。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就要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那就是到底什么是国际化。

  从商业上看,国际化的定义很简单,就是业务的国际收入比例。比如国际化一直是GE(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四大战略之一,而在GE对国际化的定义中,强调的就是GE未来收入主要从海外获得。在持续进行将近20多年的国际化之后,2006年GE1630亿美元的全球收入中有49%是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

  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国际化。真正的国际化定义的不仅是目标或结果,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或结果。正是在这一点上,真假国际化就区分开了。真正的国际化,是客户的国际化,团队的国际化,制度的国际化,而不仅仅是产品的国际化。

  这就是我提出的实现国际化业绩三大定律——一是国际化业绩的客户定律:业绩背后是客户,客户背后是文化,文化背后是理解,理解背后是投资;二是国际化业绩的文化定律:业绩背后是团队,团队背后是文化,文化背后是心态,心态背后是投资;三是国际化业绩的制度定律:业绩背后是制度,制度背后是责任,责任背后是设计,设计背后是投资。

  这三个定律,实际上就是实现国际化的三种途径。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定律——国际化业绩的客户定律。这个定律揭示的是:所谓国际化是客户的国际化,而不仅仅是产品的国际化。产品层面的国际化是很容易完成的,OEM是什么意思?无非就是中国产品需要外国品牌才能卖一个好价钱。产品还是那个产品,为什么有了别人的品牌就值那么多钱?这说明国际化的本质是消费者的国际化:你懂多少当地消费者的文化与心理,你的国际化水平就有多高,否则你的所谓国际化,不过是“出口”而已。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