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商道》:对话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27日 14:40  《商道》

  卷首语:为了一个美丽的追求

  他的创业故事

  总是被人们当成一场戏剧来评说

  但谁又知道在故事的背后

  却是血与泪的交替

  李书福不是演员,只是一个普通人

  他要是演员就会把血泪流下来,

  给人看到,给人感动,

  嘲讽、质疑、争论

  一场接一场的风云过后

  李书福仍然执着的追求着他的汽车梦

  吉利汽车也不仅仅颠覆了中国经济型轿车的价格

  也给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带来了宝贵经验。

  片花:

  他  是位狂妄的梦想家

  他  是位过于自信的疯子

  是什么让他如痴如狂

  是什么让他黯然神伤

  汽车狂人李书福                     

  解说:追溯中国私家车的历史还要说到一个充满着暗示和悬念的年份,1984,这一年,中国人收获了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北京大学的学生们在国庆三十五周年的庆典上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横幅,也是在这一年,上海大众推出了他们的第一辆民用车。这款被称为桑塔纳的品牌轿车孕育了中国人最初的私车情结,两年之后,上海第一辆“Z”字私人自备车牌照代码0001号诞生,中国人的私家车时代正式宣告到来。

  《挪威的森林不属于中国》,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哪有吉利,如果没有吉利, 哪有3万-5万元一辆的汽车,如果我们还不发展自主品牌的汽车 哪有中国汽车工业,如果没有中国汽车工业 ,哪有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李书福

  解说:如今北京大街上以吉利为代表的那些小排量、价格低廉的国产品牌轿车已经成为普通百姓的首选。吉利在老百姓的心中也被定位在低端汽车的行列。然而在2008年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李书福一口气拿出了23款新车参展,希望能够展示经过一年韬光养晦之后的阶段性成果。这次车展是吉利自参加车展有史以来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一次,也是吉利汽车战略转型向高端汽车进军的一次标志性动作,而这一次的转型又引来了很多人的争议。

  李书福:我想男人可能都是这样,这个不叫赌,其实是一种自信心的体现,是吧,你对自己有自信,你就敢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你对自己没有自信,你就不敢朝前继续的走下去,所以这是对未来,和自己走在这条道路上的认知水平的一种体现。

  李书福:那这个资本就是靠以前的积累,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不断的总结,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我是叫智慧开道,真情护航,那这个智慧的话,他也不是说用钱买来的,也不是说父母亲送给你的,你肯定得靠自己平常不断的总结。

  解说:这位骨子里充满自信的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的一个农村,家里兄弟姐妹5个,年少的李书福很聪明,学习又认真,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虽然年迈的父母种了一辈子地,但是他们知道,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李书福顺利的完成了初中、高中,成绩一直不错,眼看着到了高中毕业的时候,个性十足的李书福却想不通,为什么非要上大学?

  李书福:因为我问了人家,那个时候我就去打听,就说大学毕业以后是怎么样的?我问了其他的大人,已经工作的,大夫或者什么老师,我问他们,他们说大学以后就分配工作,我说分配什么工作啊,他们说分配什么工作都有,到工厂,然后我说是工资多少?他们告诉我,我记得是36还是32。我上学的时候一个月就用掉好几十块钱,所以我觉得大学毕业以后还那么多,我就觉得没有意思,是这样,根本核心的原因是这样。

  解说: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整个中国,浙江台州一带是在这股春风中最先苏醒的地区之一,这里的人们成为中国最早一批个体商业经营者,财富的概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没上大学的李书福,向父亲借了120元钱,买了一台照相机,骑着自行车走街窜巷,开始了他的个体流动照相生意。

  李书福:比较难的,没生意没关系,你必须努力照,不要钱,照好了,我拿着照片给你看,你觉得好给钱,这样大家说不好我也照,这样我拿到家里去自己冲一下弄一下。但是我干这些事的时候,我就想好今后干什么,我并不是为了骑自行车照相,这个我是想的很简单,很明白的,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我的追求,但是我必须这么做,否则我不知道切入点在那边?我当初的理想就是开个照相馆。

  解说:一年下来后,李书福赚到了第一笔钱——2000元。在当时,2000元钱,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可以抵得上四五个技术工人的收入了。于是,他就真的用这笔钱开了一个照相馆,灯光、沙发、布景、道具全部自己做。人生的第一个梦想实现了。

  李书福:我对人生,就是什么事情靠自己去解决,不要去靠天,靠地,怨天怨地怨这个怨那个,自己去解决。

  解说:1984年,李书福进入了冰箱制造领域。凭着筹集到的几万元钱,租了5间旧房子,与人合伙办起了北极花冰箱厂。1989年,他的电冰箱厂产值已经超过几千万元。一天产量达到600到1000台,外来拉货的车子排着长长的队伍。但是,就在这时,随着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紧缩,李书福和许多民营企业家一样,把自己的工厂捐给了国家。

  李书福:我当初企业搞的是很好的,我们每年几千万的,上亿的销售额,几千万,上千万的利润,那个时候,我们有土地和厂房,我们的设备,我们工厂搞得轰轰烈烈都很好……把企业全部送给地方政府。

  李书福:我也好像一点不后悔,我认为这是个过程,人生的过程,人生过程是美好的,是美丽的,是彩色斑斓的,但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黑白的,是枯燥的,关键是追求这么一个过程。

  人在旅途谁能知道前方有多少条路,清晨日暮阳光星光为我引路,春夏秋冬喜欢就永不认输,擦干泪坚持住,该受的苦我来受,该走的路我清楚。

  ——李书福

  解说:捐掉企业的李书福南下深圳去上学。1991年底,国家政策开始有了调整,开始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李书福又回到台州, 开始上马另一种利润空间很大的产品——新型的建材铝塑板。

  李书福:就是建材这个效益比较好,因为这个现在还有很多人做这个事情,我们原来全中国就是我们一家,我们全是我们自己的设备,全部自己设计的工艺,因为那个时候这些建材都是进口的,我们都是自己解决,所以这个是效益是非常好,这确实是大家排队,拿东西,我们生产。

  解说:头脑精明,思维超前的李书福,总是成为别人效仿的对象,时间久了,他在心里就盘算着这么一个事情,他说:做冰箱做冰柜,做铝塑板,做镁铝曲板,我过去做什么人家就跟着学什么,竞争太多,如果我想造汽车,这下人家就学不了啦。然而半个世纪以来的中国汽车业历史,在极大程度上是由国家左右着的,有参与资格的不是大型国有企业就是国外名牌在华的合资企业,哪有你名不见经传的李书福的份儿。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