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29日 07:56 财经时报

  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老民生(银行)的外方董事曾有个要求,中方董事的子女必须送到欧美去接受教育。”刘永言的女婿、大陆新希望的总裁陈斌曾对记者说。现在,“富二代”的学业已经不是问题,让子女去国外读书或者进国内名校已经是父辈们比较普遍的安排。

  不过,尽管“富二代”们有着比父辈更好的教育背景,但家族企业的传承从来不靠企业的知识文化传统,而是有赖于他们对企业的热情和经营企业的能力。

  抱着金蛋出生的一代能否成为中国经济的“黄金一代”,这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也许,这在方太是很有可能的。外界的评价是,作为上海交大硕士研究生的茅忠群个人能力很突出。他可能成为他父亲所期望的那种杰出的领导者。

  不过,管理企业并不是继承者一个人的事,他需要很多帮手,也即一个管理团队。而管理者资源从哪里来?

  据说,当四弟要求进入方太任干部的时候,茅理翔曾向母亲下跪,跪了十分钟。四弟当时下岗待业,但他不是方太需要的人。茅理翔深知,在很多家族企业内,七大姑八大姨都参与了管理,在一定时候,家族的矛盾与企业管理矛盾搅和在一起,势必造成内乱。

  企业当然可以像老话说的那样举贤不避亲,但光靠家族成员能否构成企业的核心管理团队,让每个重要的岗位都交给家族的人则往往大成问题,特别是在企业发展到相当规模后(茅理翔的设定是一个亿),尤其是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家行业优势企业的时候。职业经理人常常会被考虑进去,但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参与管理并没有生成一种传统,他们可能因为法律问题、信用问题而得不到足够的信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管理系统中,他们的位置显得很模糊。

  在美国或者近年日本上市公司中,家族成员往往不占有垄断性的股份,它们有很多股东,由于股权的稀释,所有权意识也就被冲淡了。但观察那些家族上市公司可以知道,创业者家族往往拥有百分之六七十甚至更高的股份。更不用说那些还没有上市的公司,企业资本几乎百分之百掌握在家族手里。

  欧美和日本企业界有很多百年家业的样板。这些企业很庞大,很多情况下,血缘关系在管理者层面已经断裂,而家族继承人也非嫡系而是旁支,职业经理们担当了大任。拥有股份的家族成员则退居幕后而成为食利阶层。但这种情形,对目前中国的家族一代来说还为时尚早。

  对企业管理来说,肯定不能说职业经理比家族成员好,职业经理可能缺乏所有者的那种责任感而干得很糟糕,而家族成员也可以拿出比那些职业经理更好的经营策略来。因此,争论家族企业的管理权该交给哪一方意义不大,这个问题只能靠时间去检阅。但有一个问题却至关重要,家族企业对投资者,对社会来说是不是一家好公司?

  从近年的态势来看,将有一大批中国的家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对家族企业来说,上市往往意味着一个创业阶段——原始积累阶段的结束。从理论上说,上市意味着社会化,企业需要接受公众的监督,意味着经营活动尤其是财务管理的透明化。但上市和社会化远不能划等号。上市的家族企业是否有烂摊子姑且不说,上市后,它们是不是具备持续的创新能力,能不能为更多的人创造财富,能不能向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起码是投资者关注的。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