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投资人吴鹰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04日 10:43 《英才》

  投资人吴鹰

  吴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其实我对他的模式不是很懂,我是看人的。”

  刚离开UT斯达康时,吴鹰接触了很多基金,也有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诚恳地邀他加盟,但都被他婉拒了。他甚至想过募集5000万—1亿美元自己来做。但最终,他却决定加盟名不见经传的CTC。

  这个决定,仅仅是一次下午茶的工夫。

  跟吴鹰喝下午茶的,是刘天民——这位同方的创始人,在负责同方的新技术及投资时,据说曾为东家带来了2亿美元的投资回报。不过,二人认识时间并不长。之前,他们只是在看投资项目时遇到过。而在吴鹰眼中是“中国最优秀创业投资人之一”的薛村禾,对刘的评价非常高;在跟刘的接触中,吴鹰也觉得薛所言不虚,于是,这让相信“缘分、默契”的他动心了。

  接下来的事就顺理成章了。

  你或许会觉得一次下午茶就作出一个决定,未免失于轻率。但乐勤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黄骁俭认为,“选择没有好坏,任何事情都可以尝试。”

  如今,成立不久的CTC已经拥有了5000万美元的规模,而按照计划,CTC二期的规模将达到2到3亿美元左右。在项目选择上,这只基金所投的项目偏重以技术为主的企业,但并不局限于技术型企业。

  “我觉得目前这个量对我们来说比较合适。因为我还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吴鹰说。尽管他在UT斯达康也曾参与过几十个项目的投资,但从通信行业转战投资基金,跨度确实大了些。尤其是,在中国摸爬滚打多年的投资家们,如沈南鹏,已经开始在大量的投资机会面前学会“做减法”(放弃那些前景很好但非自己所长的项目)之时,吴鹰面临的压力显然不小。

  在吴鹰看来,CTC尽管没有占到“天时、地利”的先机,但在“人和”上还是可圈可点的。“几个合伙人,除了我之外都是在投资行业非常有经验的。”他说:“和利也可以理解为合力,联合力量。我们这个团队,个性都是很不错的。我感觉大家是比较容易合作的人。”

  如今,转型之后的吴鹰,已经开始迅速进入状态了。“我个人有些看好的项目,有几家我觉得很可能会成为市值10亿美元以上的公司。”他表示:“以我的经验来看,完全有这个可能性。”

  如此自信,自然有先例可循。2007年11月登陆香港交易所并让世人瞩目的阿里巴巴,就是吴鹰早期参与的成功投资案例之一。

  至今,吴鹰仍对当时跟孙正义、薛村禾一起在自己办公室里面试马云的情景记忆犹新:“他穿着夹克就进来了,拿着半张纸,脑袋瓜晃来晃去的。”在当天所看的七八个项目里,吴鹰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马云和他的阿里巴巴,“其实我对他的模式不是很懂,我是看人的。”——这就是后来几乎被神话了的“马云6分钟搞定2000万美元投资”的吴氏版本。

  不要误会吴鹰是在意气用事,尤其是在没人敢预言B2B未来的1999年。不过,6年之后,吴鹰证明了自己的眼光——2005年,杨致远投资阿里巴巴之后,用500万美元赚了5000万美元的UT斯达康成功抽身。“假如等到IPO再出来,可能还要翻十倍,那就是5亿了。”吴鹰和薛村禾当时都看到了这一点。

  再战的吴鹰

  “能把我以前的这些经验和资源整合在一起,同时把自己的一些教训跟这些企业家去分享。”

  在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看来,做投资对于吴鹰而言是个很好的选择,他告诉《英才》记者,如果再次选择创业,能否成功会有一定的变数,但做投资,却可以将吴鹰的经验、资源派上用场。

  正如朱新礼所言,投身CTC,吴鹰认为过去的经历至少将在两方面为自己助力。

  其一就是丰厚的资源,包括政府、电信行业、资本市场等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人脉方面,更是吴的强项。“比如说在跟资本市场打交道的过程中,与上市公司、运营商、客户建立了关系;在小灵通业务发展中,与政府打了很多交道,有了很深的积累。”

  其二则是管理经验。毕竟,UT斯达康是吴鹰与人联手白手起家做起来的,可以说,从创业、成长到壮大甚至成为跨国公司,吴鹰对公司运营与管理的经验,甚至聚拢优秀人才、培育团队,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与经验。

  “能把我以前的这些经验和资源整合在一起,同时把自己的一些教训跟这些企业家去分享,如果能帮助这个企业做大做好,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吴鹰表示,当然,基金本身是需要回报的,“这对我们的投资人(LP)是很有收获的,对我自己也很有收获。但相比金钱上的回报,成就感是最重要的。”

  对那些可能获得CTC投资的中国公司,吴鹰有一个忠告,“如果他们要到美国上市,我一定会告诉他们多考虑,成本太高,划不来。可以考虑A股或者H股。”尽管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吴鹰本人的遭遇,但看一看在美国被诉的征途、江西赛维、中电光伏,却未尝不是经验之谈。

  据说,当年李彦宏找到一家企业,欲出让百度50%的股份换取100万美元的投资,但却被拒绝了。吴鹰对此感悟颇深,他还曾与那家企业的董事长探讨过此事,对方表示,100万美元“不算钱”,关键在于,“我们当时有个独立董事,不懂互联网及搜索引擎,坚决否决了”。

  “但是你怎么抓住这样的机会,是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吴鹰表示。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