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管理层换防 联想管理输出伏笔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7日 10:37  经济观察报

  王然

  联想集团正在进行一次低调而广泛的内部业务和人事调整。

  本报从联想获悉,此次调整由联想全球副总裁蓝烨调入联想移动开始,辐射联想集团大中华区电脑销售、营销以及渠道业务,还有联想移动公司,共涉及十余名中高层管理人员的职位变动。

  值得注意的是,联想成立了消费事业部和商用事业部,使得联想双业务模式更加明朗化。原联想移动总经理刘志军暂时离职,被派往参加全球高管培训项目。

  联想集团品牌沟通部高级总监朱光对本报表示:“这是家事,很正常的调整,并不是大的变化。”他不愿意对细节作过多评述。知情人士称,联想正在为新财年做战略部署,特别是致力于发展具有全球运营能力的本土领导人才。

  管理新架构

  2008年1月起,随着联想集团副总裁蓝烨被调往联想移动公司,联想的中高层调整拉开序幕。

  蓝烨原任联想集团副总裁,负责大中华区的销售和渠道业务,现调任联想移动副总经理,仍然负责擅长的销售工作。其原职位被撤销,所负责的业务则被多名高管分管。

  联想内部人士称,联想集团副总裁夏立分管中国大陆各区域销售工作和竞争力评审工作,此前夏立主管大中华区产品营销;联想集团副总裁魏江雷分管外设数码和中国服务器业务,以及联想在线业务,此前魏江雷主管大中华区战略及运营,而且是联想引进的惟一一位原惠普高层。

  中国渠道销售业务均由汤捷负责,汤捷此前只负责大中华区商用台式机营销,而掌管笔记本渠道营销工作的王鹤麟则转攻渠道战略项目,二人均向联想集团大中华区及俄罗斯区总裁陈绍鹏汇报。联想集团副总裁童夫尧分管中国大客户业务和全球客户业务。

  与上述人事调整的同时,根据双业务模式 (交易型和关系型),联想将原有的四个营销部门 (按台式机、笔记本区隔)合并成立两个事业部,其中消费事业部(包括消费类笔记本和台式机)由刘杰负责;商用事业部(包括商用笔记本和台式机)由仪晓辉负责。

  2007年4月,联想集团成立了全球消费业务单元,主要包括零散型客户和中小型客户,由刘军主管。

  分析称,此次调整是对1月初联想推出全球消费品牌的有效延续。

  1月3日,联想在全球推出消费PC品牌Idea,从此,联想全球将形成Idea消费PC品牌和Think商用PC品牌,联想产品系列实现全球统一。现在,联想的组织架构也将要与此对应。

  本报进一步了解到,联想集团不仅对电脑业务进行了调整,还对联想移动做了一次大手术。自联想涉水手机业务以来就掌舵联想移动的刘志军被派往深造学习,该业务由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吕岩接手,此前,吕岩主管台式机业务。

  调整正式生效期为2008年4月1日,因为联想将每年的4月作为新财年的开始,也就是说,新的中高层队伍将直接对2008—2009年财报数字负责。

  联想方面称,这些变化是为持续推动业务向前发展的关键举措。

  全球人才战略

  “企业做事情,关键问题是怎样找到合适的人。”这是联想控股主席柳传志一贯的看法,尽管柳传志只保留了联想集团非执行董事的职位,但他的人才观念已经扎根于联想集团。

  联想并购IBMPC业务以来,柳传志坦言并购最困难的是东西方文化的磨合。并购之初,联想保留了“IBM”团队,先后引进了“戴尔系”和“惠普系”高管。

  截至2007—2008年第二财季,联想已经持续三个季度在全球各区域实现全面盈利,“联想整合IBMPC业务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说。

  这同时验证了,联想的双业务模式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杨元庆语)的商业模式,那么,最懂这种模式的联想本系高管也将承担起拓展国际市场的更多责任。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内部发展起来的高管大多销售出身,深谙双业务模式,特别是交易型业务的运作。这其中,包括了杨元庆与陈绍鹏。

  并购三年多来,联想中国大本营不但起着坚强的后盾与支撑作用,而且还在将自创的双业务模式广泛地向全球各地复制。

  “2008年,联想全球进入消费时代。”杨元庆说。因此,中国的大本营特别需要持续不断地为全球输送管理精英。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网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