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东方电气:山沟里的创新秘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6日 14:51 《国企》杂志

  三线老国企留下的精神财富和人才储备,加上对引进跨国公司技术的冷静判断,让原本先天不足的东方电气成为自主创新的标兵

  -本刊记者 郭大鹏

  2006年10月,在四川青城山,一位老人和一位中年人正在交谈着。中年人神态谦恭,老人精神健旺。

  老人名叫丁一,是东方电气集团创始人。中年人是王计,东方电气集团现任董事长。那天,王计专程来这里向丁老请教。一个小时之后,王计信心十足地告辞,老人执意地一定要撑着雨伞,在细雨中送别王计并不断地反复叮嘱着。就在这个月底,东方电气集团董事会做出了企业整体上市的决定。

  6月2日,王计笑眯眯地向几位记者讲述了这段插曲。透过这段插曲,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对传统的敬重。在为期两天的采访中,这种敬重在东方电气集团高层领导和下属公司负责人的言谈中,总是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

  曾经被许多人视作一无是处的老国企的传统,在东方电气被当作了宝贝。而这种传统也确实成为东方电气自主创新的核心动力。到改革开放以后,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这种传统又演化为一种理性利用国外技术的态度,从而让东方电气避免了引进技术的恶性循环,在自主创新的路上越走越顺。

  在困境中崛起

  在中国,有三大发电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哈尔滨电站设备集团、上海电气集团、东方电气集团。3家相比,东方电气早期的基础最差,处境最困难。

  东方电气三大动力制造企业的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和东方锅炉,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后期陆续建设的。在当时三线建设的背景下,这三家工厂不仅没有建在一起,而且都建在偏僻的地区。

  先天不足的东方电气,在改革开放以前地位就不如另外两家。不过,在不利的局面下,当时的东方三厂反而迸发了惊人的创造力。最典型的事例是参与葛洲坝水电站的建设。虽然当时的建设者现在早已退休,但这个故事至今还经常被东方电气的干部职工回味。

  1970年,东方电机厂争取到设计建设葛洲坝水电站的机会,经过反复研究,他们决定设计转轮直径为11.3米的水轮机。作出决定后,设计者们都担心别人会不会认为自己头脑发热,因为水电龙头老大苏联的萨拉托夫电站运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尺寸的水轮机直径也才10.3米,而国内还没有制成直径8米的水轮机呢! 国外一份权威刊物也载文称,转桨式水轮机的经济转轮直径是8米,超过8米工厂制造就不经济了。

  对东方电机的设想,当时的专家分成了两个阵营,一部分认为可行,一部分认为不可行。在设计研制过程中,很多人也因为信心不足退出了。但是东方电机厂前辈们在其他部门的配合下,硬是让这个不可思议的水轮机成功运转了。1981年,葛洲坝第一台机组(17万千瓦)投入运行。1988年,全电站271.5万千瓦的21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

  葛洲坝11.3米转轮直径的水轮机,在世界水电行业中独占鳌头,大长了东方电机人的志气,至今仍保持着低水头轮转直径最大的世界纪录。葛洲坝水轮发电机组也获得首届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东方电机厂王荣昌等获得特等奖金质奖章。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东方三厂遇到了更为严峻的危机。

  早在1974年,东方与哈电、上电都得到试制当时很先进的30万千瓦机组的任务,以后几年,他们克服各种困难,紧锣密鼓地推进开发和试制工作。

  1981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局面更加明朗,相关部委决定引进美国GE公司的60万千瓦和30万千瓦机组先进技术。按照上级的定位,两种机组分别由哈电集团和上海电气负责引进消化吸收,东方电气只好靠边站,被安排生产20万千瓦以下机组,同时为哈电集团和上海电气做一些配套工作。

  时任东方汽轮机厂厂长的丁一接到停止开发的通知后,眼含热泪在全厂干部会议上表态:30万再难也得上!我宁愿不当厂长,也一定要把这台30万搞出来。东方电机厂、东方锅炉厂的领导也坚决不放弃30万千瓦机组的研制。他们心里清楚,30万能不能上,是关系到东方三厂今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在经历了无数次争取和被打击的反复后,东方三厂先后得到了继续开发的批准。1985年12月,东方30万千瓦锅炉在山东邹县电厂成功投产;1987年11月,第一套东方30万千瓦气轮发电机组(汽轮机、电机)在山东黄台电厂投运。后来的运行实践证明,自主型的东方机组基本可以和引进型的哈电机组、上海机组媲美。

  经此一役,东方电气奠定了和哈电集团、上海电气三足鼎立的局面。

  再往后,东方电气在三峡右岸机组、岭澳核电站、中国首台高国产化率重型燃机、世界首台最大等级60万千瓦亚临界燃奥里油机组锅炉等项目上大胆前进。

  王计对《国企》表示:东方自主创新的优势,首先是老国有企业传承下来的精神力量,其次是多年培养的技术人才。

  有创新精神的队伍

  一支富有创新精神、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人才队伍,是老国企传统之外,东方电气的另一个秘密武器。

  东方电气人才队伍的形成,其实有许多出乎意料之处。一方面,如果没有当年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东方电气的队伍可能也会产生对外资的依赖,就不会有自主开发的勇气和机会;另一方面,如果东方电气不是低处偏僻的三线,在企业困难时期,很多人才可能大量流失。东方汽轮机厂一位党委领导告诉《国企》:我们这里因为偏僻,大家就很少受到那些社会风气的影响,外面的人都忙着去挣钱了,我们还能静下心来搞技术开发。

  当然,一些重点工程的磨练是形成人才队伍的核心因素,比如当年葛洲坝工程的成功,造就了文伏波、梁应辰、窦国仁、谢鉴衡、郑守仁、梁维燕一批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演练了一支过硬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组织和施丁队伍。在后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中,无论是设计研究,设备攻关,还是在施工现场的浩浩施工大军中,都能看到这支经过实战磨练的队伍的身影。

  同样,当年被逼上自主开发之路的30万千瓦机组,也锻炼出一支有创新精神的队伍,在后来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开发中,这支队伍仍然发挥了中坚的作用。

  理性面对跨国公司

  近两年,“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受到广泛质疑,原因就是在一些行业让出了市场,真正的核心技术却没有换回来。不过,东方电气的“以市场换技术”却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东方电气的几位领导都向《国企》表示:对于利用跨国公司的先进技术,首选的形式是结合出让一定的市场向对方购买。这样买来的技术,经过一定年限就完全为我所有,而我们在消化这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就是自主的

知识产权了。由于中国巨大市场的诱惑,跨国公司往往能够同意出让一些技术。

  但这样买来的仍然不是真正的核心技术。涉及到真正的核心技术,双方的谈判一般都格外激烈,最后不得已,我们才会同意采取合资的形式。但是合资之后,对方都会把核心技术像宝贝一样珍藏起来,对这样的技术我们只能自己摸索。

  所谓引进技术,人家只是告诉你一种方法和设计理念,其余的一个字也不会多给你讲了。所以真正的引进消化吸收,只能靠自己去艰苦地摸索,这中间要走许多弯路,要不断地体会、感悟,才能最终有自己创新的东西。

  理性对待跨国公司,而不是盲目崇拜、依赖,让东方电气避免了陷入“以市场换技术”的陷阱。不过,今后东方电气面临的自主创新环境仍然不容乐观。东方电气总经理斯泽夫说:由于中国企业在引进技术再创新上所取得的成绩,令世界大公司感到惊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限制对中国的技术出口和转让技术,另一方面,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所以我们下决心要继续走东方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