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是垃圾污水 还是明天的大生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9日 16:23 21世纪经济报道

  北京报道 本报记者 林辰

  陈勇称自己是一个"超级业务员"。前些日子,就在去为他的侄女庆祝生日的路上,他又和两家物品回收站谈妥合作,收购后者回收来的部分垃圾——主要是一些来自建筑工地的废弃砖瓦和破损钢筋。后者如今在中国许多地方四处可见,人口流动所致的城市化运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房地产生意的兴旺发达。在立场不同的人们为房地产行业泡沫问题争论不休的时候,陈勇和他的合作伙伴看上了"地产垃圾",并认定这其中大有可为。

  拆楼的门道

  陈勇大约是在两年前开始琢磨这门垃圾生意。

  2003年,这位家在贵州的年轻人,离开工作了8年的广州飞机维修有限公司,和两位合作伙伴,相继成立了两家公司,分别是提供建筑设备租赁的租赁公司和为社区提供清洁服务的公司。

  建筑机电设备租赁是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小买卖,要经营好业务,就必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送货上门和亲自回收,是免不了的。时常往建筑工地跑,陈勇了解到,对施工方而言,工程完毕后,还得处理"地产垃圾",即拆楼或建楼完后残留的建筑垃圾,这其中主要包括混凝土废块、废弃砖瓦,以及一些钢筋和木材。

  传统的做法是,出些钱,在城郊找块地,填埋这些垃圾。不过,由于城市里的空地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各地日益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垃圾处理开始成了一项费钱费脑的任务。

  陈勇所办的清洁服务公司,有时也做些物品回收的买卖。因此每看到一些"废物",他免不了都会研究一下,确认是否能够变废为宝。"那会,我从工地上带了些'垃圾'回公司,把分离出来的钢筋之类的金属物做了物资再回收。"问题是,建筑垃圾里的主要成分还是混凝土和破碎砖瓦,陈勇于是设想把这些材料加工成再生建材。

  从来没有接触过材料学的陈勇,通过互联网收集这方面的技术信息,并了解到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的技术,一直都有,即粉煤灰处理技术,只是没有人想过要当"建筑垃圾大王"。此后,陈勇又咨询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里研究物质材料的老师,用这种方式生产再生砖的可行性,便开始找些砖厂做实验。回炉再处理,生产出来的再生砖不啻于建筑商用得最多的灰沙砖,产品的成本则要比新砖低上许多。

  这让陈勇很兴奋,他的判断是资源性行业有着看得见的可喜的前景,而再生建材无疑可以归属这个行业。况且,这门垃圾生意的商业模式清晰可见:免费帮建筑商处理工地现场垃圾,而后将这些垃圾分类,金属部分进行物资再回收,木材等可燃部分送垃圾发电厂,混凝土和砖瓦等用来生产再生建材,而这些再生建材可以出售。

  考虑到政府出台的节能减排的政策,陈勇很有信心,认为只要质量过硬,地产

开发商会考虑用再生建材,"这能让它们享有'环保'之名,且价格也更低些。"

  5月22日,陈勇和他的伙伴拿到这门再生技术的专利权,并到工商局将原有的广州博安策租赁服务公司更名为"广州宜佳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再生建材。虽然到目前为止,才刚刚卖出一些再生砖,但陈勇说,"这条路,这个方向,我已经定了。"

  污水不流外人田

  叶维佳很是赞赏陈勇的想法,因此即便陈勇的新公司还在筹建中,他依然将"广州宜佳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推荐公司,在富平学校主办的新风险论坛中展出,并推荐给与会的VC们。叶维佳在富平学校的社会投资发展中心工作,负责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在全球推行的新风险投资项目在中国的执行。他认为:在刻下的

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危机里,孕育的不单是威胁,还有商业机会,比如说"水"的问题。

  "治水"问题在中国历来有传统,在过去主要治理的是洪灾,而如今水源被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这些项目往往是政府工程,政府在招标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商业公司的积极性,政府会考虑到承包者的合理利润。而事实上,目前这些领域的竞争者很少。现在,中国水务方面的大单子,都是法国威立雅公司揽去。"叶维佳说道,他认为VC们应该更多关注在这个领域内的新公司。而李志伟的公司,则是他看好的另一家公司。

  李志伟创建的泰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称泰哲),主要解决的也是水污染问题。

  泰哲目前服务的主要对象是中小型造纸厂和皮革处理厂。

  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型造纸厂和皮革处理厂这类企业,往往是污染大户,但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关系到地方居民的生计。在它们身上,环保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尤为突出。

  不过,从这两类企业里排出的污水的COD(化学需氧量)很高,COD是用来测量水中含有的有机物含量多少的指标,COD越高表明水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越高。事实上,COD值高的水,并非毫无用处。

  通过污水厌氧处理技术,往往能从污水中提炼出沼气,并分离出中水和沼液、沼渣。若在地方建立沼气发电站,运用沼气发电技术和设备,则可以实现将污水变成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李志伟所构想的就是这样一条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再生能源发电,又使得泰哲具有利用CDM(清洁发展机制),通过碳排放指标交易,获得收益的资格。

  不过和陈勇一样,李志伟和泰哲面临的挑战是同样的:如何搜集原料?如何整合这些小企业,让它们加入污水处理的联盟?

  目前,泰哲正在

石家庄联合10家企业,着手建立污水处理和沼气发电合作基地。李志伟想到的办法是:通过利益共享,与上游企业结成联盟——这些污水排放公司将污水供给泰哲,同时联盟内的成员出资一起建立污水处理和沼气发电合作基地,出资者根据出资比例,拥有沼气电站一定比例的股权。

  "污染是这些中小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否则它们很可能被取缔。"叶维佳认为,这样一来,污染企业不仅治了污,更可以获得经济效益,何乐不为。同时,沼气发电站也解决了当地环保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这样的项目常常能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

  可持续 不做秀

  显而易见的是,与许多公司比起来,不论是资金实力,还是业务规模,陈勇和李志伟的公司都还是微乎其微,似乎随时都有被淹没的危险。

  不过,与众多严肃、深沉,甚至看起来很沉重的企业家比起,这两位年轻人显得更快乐和有激情。陈勇认为,或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做"对的事"和"好的事",所以觉得可以就这么做一辈子。由于参加过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赢在中国"的活动,不时会有些投资者或者创业者打电话给陈勇。他并不介意把他的想法甚至改良后的粉煤灰处理技术,与他人共享。"做的人多了,会有更多人知道再生建材,而这也等于更多的人在一起解决建筑垃圾占用地问题。"

  虽然一切才刚刚开始,陈勇却也有自己的"战略规划",他看中的建筑垃圾,如今还散落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带,京广线以东的地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