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茂业系:黄茂如全面复制商业加地产模式(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4日 15:48  《新财富》

  连续举牌商业类上市公司

  茂业国际管理层在上市时对外表示,将会运用收购成商的经验进一步扩展零售网络,包括在具吸引力的机会出现时收购私人及上市公司的物业。茂业国际上市后,这一思路很快得到了贯彻,除了购买土地发展百货业以外,茂业国际还在二级市场上逆市积极出手,从2008年10月16日至11月5日不到20天的时间内,连续举牌渤海物流商业城深国商,引发了上述公司的控制权的争夺战。

  和成商类似,这三家上市公司都拥有商业地产资源。渤海物流是秦皇岛市目前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旗下的华联商场、商城商场、天华大酒店、金原商厦、金原超市、金原家居装饰城连成一片,经营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秦皇岛的标志性建筑。作为沈阳老牌零售国企,商业城拥有沈阳黄金地段的百货和商业地产资源,拥有的商业物业包括位于中街商业区的商业城主楼、办公楼、安立置业大楼和日神置业大楼,及位于铁西区的铁西百货,皆为沈阳黄金商圈。其中,办公楼拟扩建成4.80万平方米的商业城副楼。商业地产的权益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申银万国研究所分析师认为,商业城每股所包含的商业地产RNAV高达20元,目前盈利不佳主要由于国企机制和员工负担过重等原因。

  而作为深圳首家零售类上市公司,深国商旗下商业地产同样价值不菲,其投资近7亿元打造的晶岛国际购物广场位于深圳市中心区,是集购物消费、娱乐休闲、旅游观光、交通转换等多功能为一体的顶尖级复合型生态景观式休闲购物中心,总经营面积11万平方米,而深国商的内部人控制问题广受诟病,其目前的亏损主要是晶岛国际购物中心项目尚未产生收益。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公司与茂业国际一直从事的商业加地产模式基本属同一类型。

  值得关注的是,这三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都不高,这使得“茂业系”取得控股权的代价较小。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渤海物流第一大股东安徽新长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15.26%;而商业城第一大股东沈阳商业城(集团)持股比例为14.07%;深国商第一大股东马来西亚和昌父子有限公司共持有13.79%股份。如果按照其购入流通A股价格的中值计,“茂业系”只要拿出约4亿元就能取得三家公司的控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茂业系”举牌上市公司所在地正好是其准备扩建店面的城市。中兆投资从2008年8月开始购买渤海物流股票,而茂业国际正好在此时敲定了2.9亿元购买秦皇岛金都购物广场的方案,该广场与渤海物流旗下的华联商场比邻而居;按照招股书计划,茂业国际在沈阳的两家店面之一于2009年年初开业,商业城旗下铁西百货就在附近;深国商更是如此,茂业国际深圳的两家新店面正在紧锣密鼓的开设之中。“茂业系”整合目标市场百货,发挥协同效应的用意昭然若揭。

  举牌遭到阻击,深国商或被最终并购

  “茂业系”连续举牌行为引起了被举牌公司的强烈反应,分别向监管部门举报—“茂业系”增持超过公司总股本5%时才发布举牌公告,违反了证券法等法规规定。而“茂业系”的增持决心并没有因此受挫,茂业国际2008年10月24日的公告显示,其对商业城的持股比例已由首次举牌时的8.63%上升到9.42%;深国商12月17日公告显示,自2008年11月7至2008年12月16日,茂业商厦及一致行动人大华投资再度增持公司股份,截至2008年12月16日,两家公司合计持有的股份为2209万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比例由首次举牌的5.09%上升到10%。并且茂业方面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在合适的市场时机下继续增持公司股票。两次举牌之后,“茂业系”成为深国商第二大股东。

  不过“茂业系”对商业城的举牌遭到了第二大股东深圳琪创能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琪创能”)的阻击。2008年11月14日,商业城发布公告称,琪创能自2008 年9 月开始,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买入商业城股份,截至2008年11月12日,共买入536万股,交易价格区为5.03-7.28元/股,加上其持有的限售流通股2030万股,累计持有商业城股份2566万股,占商业城总股本的14.40%,已经超过了控股股东沈阳商业城(集团)14.07%的持股比例,成为商业城的第一大股东。

  不仅如此,2009年2月12日,商业城发布公告称,沈阳商业城(集团)拟将集团所持商业城2090.8万股计11.74%的股权以2.69亿元的代价转让给琪创能,琪创能已按相关规定,向沈阳联合产权交易所交付了标的金额30%的预付金,转让后琪创能持有商业城股份为4657万股,持股比例达26.14%。由此,琪创能进一步巩固了控股股东的地位,其以2.69亿元收购商业城2090.8万股,折合每股12.88元,而商业城2月12日的收盘股价也不过9.09元,可见琪创能同样对商业城改善价值的认同。

  虽然并购商业城暂时失利,但低廉的筹码优势足可以令“茂业系”全身而退:从二级市场购买的大部分筹码区间在4.35-5.79元/股,而由于举牌导致商业城的价值被资本市场重新审视,至2009年2月12日,商业城的股价已经上涨至9.09元,以“茂业系”持有的股权计算,其账面浮盈约7000万元。

  对于渤海物流和深国商,“茂业系”赢得深国商控股权的机会更大。2008年11月3日,茂业商厦及其一致行动人大华投资累计买入深国商5.09%股份时,曾引起深国商管理层的警觉,随后他们计划推出包括向原股东比例配送、限制董事会选举规则等“毒丸议案”,试图阻止“茂业系”的收购。但因为第二大股东深圳特发集团投了弃权票,深国商管理层两次反收购均告失败。同时“茂业系”第二次举牌后持股比例上升到10%,距马来西亚和昌父子有限公司13.79%的持股比例仅一步之遥,而根据《公司法》,单独或者合计持有10%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在两个月内召开临时股东大会的有关规定,这就给了“茂业系”长驱直入的良机。同时,深国商员工内部认购商铺被认为是深国商内部人控制的明显标志,其经营不善和长期不分红广受中小股东诟病,因此目前对于深国商高管来说,最大的麻烦可能是“茂业系”是否会在它发起的股东大会上审议不利他们的议案从而控制董事会。

  茂业国际的并购行为似乎并未得到国际投资者的理解,股价不断走低,从上市时3.1港元最低探至10月28日的0.3港元,跌幅高达90%,目前依旧徘徊在0.7港元一线。按2009年2月12日0.73港元收市价计算,市值仅为33亿元左右,而茂业国际上市时所募集到的资金就达到26亿港元,物业估值近49亿元,其股价明显低估。“茂业系”当然也可以回购茂业国际的股票,但其公众股比例本来就低,只有17.3%,回购可能会使公众持股量低于15%(香港要求上市公司公众股持股比例必须在25%以上,但茂业国际上市之初因市值较高,故获豁免降至15%),进而可能触及“退市红线”。但是,按照目前股价,茂业国际直接融资功能已几近丧失。

  颇有意味的是,之前不断唱好的上市保荐人高盛近期已将茂业国际的评级从“买进”调低至“中性”,同时还将其目标价从2港元调低至0.6港元,理由是茂业国际“不务正业”,近期进行的收购给公司的策略和方向带来不确定性。更巧合的是,2009年1月22日,成商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董事的议案》,黄茂如因工作原因辞去了成商董事及董事长职务。这不能不让人对“茂业系”的下一步运作多番猜测,谁又将成为黄茂如手中的另一个成商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