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培训公司的过冬术:要先教别人怎样过冬(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20:44  赢周刊

  尽管管理培训行业正在遭受重创,但这只是暂时的,从长远而言当中国经济走出衰退阴影的时候,这块市场的蛋糕会比经济寒冬到来之前还要大得多。举个例子,十几年来,内地商学院培养的MBA毕业生已达15万,但本土企业对受过MBA教育的职业经理人的需求却远远不止100万。虽然本土商学院招生数量一年比一年多,但社会上还有大量希望接受MBA教育的白领人士却没有机会进入高校商学院读MBA。这对于像威雅仕这样主打“实战MBA”课程的管理培训机构和各种MBA课程班、研修班来说,这是多么大的市场需求。

  为了更加美好的未来,管理培训机构一定要想办法好好活下去,让自己能够见到明天的太阳,而不是死在这个黑暗的冬夜里。

  “先教会别人过冬术,你才会有出路”

  赢周刊:现在管理培训机构的日子普遍很不好过。那么,培训公司应该用怎样的“过冬术”来进行自救呢?

  李发海:“在战争中学习战争”。这不仅是“益策”的一句口号,也是我们应对危机的办法。现在经济环境确实不好,但企业的培训需求还是存在的。现阶段企业最需要怎样的培训课程呢?很多企业老板现在最需要有人来教他怎样安然度过这个寒冬,他们需要掌握正确的“过冬术”来抵御不利的外部环境的挑战。这种能够抓住企业眼前的迫切需求、能够为他们带来真正价值的培训课程,显然是不愁卖不出去的。

  接下来,益策将计划推出“企业过冬术”的系列课程,很多企业都已经非常踊跃地报名。比如,由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本周三在暨南大学举行的“金融海啸冲击宏观经济下的企业突围战略”的大型公开课,就是让目前中国顶尖的经济学家来教企业老板、高管在这个冬天里应该怎样抵御寒冷、寻求生机的“过冬术”。这场公开课的票价是2800元一张,也许是广州卖得最贵的一场公开课门票。你知道有多少人来报名吗?超过了1000人!当初我们预计有600人报名就不错了,因为今年4月份郎咸平来广州搞一场讲座也就400多人报名。

  那么,为什么这些企业会如此热情呢?这是因为我们能够“随需应变”地根据企业需求的变化来及时进行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够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有帮助的培训产品。我认为,培训公司要能熬过眼下的这场寒冬,首先就应该学会去教别人怎样过冬。如果还是像以前那样去卖那种没有特色的“大路货”,肯定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吕基富:现在经济不景气,培训公司更要加强内功的修炼,要更加注重产品、服务的创新,同时还要注重品牌的打造。另外,培训公司的产品、服务都要不断地进行升级,这样才能满足客户不断变化和提升的需求。

  另外,在过冬的时候,培训公司一定要更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一定要“去有鱼的地方钓鱼”。我们的策略是,比以前更加集中精力去拓展高端客户这一群体,这是因为现在很多中小企业经营状况吃紧无暇顾及进行员工培训,而大中型企业受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冲击相对较小,而且危机感、培训意识比以前增强了很多。从近三个月报名情况来看,很多像美的、步步高、万科、爱默生等这样的知名企业培训需求依然比较强劲。同时,我们还逆市而上地给一些培训课程涨了价,我们在上海的一些针对老板、企业高管的高端课程一天能够卖到3万元,照样非常受当地企业的欢迎。这说明只要你能够为客户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课程,其实是不愁找不到市场的。

  李懿恒:面对市场需求的萎缩,管理培训机构首先应该瘦身自救。除了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资源和各种开支来削减成本外,还应该大刀阔斧地砍去那些没有特色、缺乏竞争力的培训产品,通过扬长避短、收缩小战线并集中精力去创新、推广自己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从而具备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培训机构还应该积极寻找新的“蓝海”。比如,现在“冬天”来临,现在很多外向型出口企业都在“出口转内销”,纷纷大力拓展内需市场,这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的培训服务。对于培训机构来说,这就是一块新的市场增长点,关键是你是否有能力占领这一市场。另外,一些二、三线城市和学历教育这些领域,对于管理培训机构而言也是受到经济寒冬影响相对较小的潜在市场。不断地寻找新的增长点并及时去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培训公司就能转危为安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