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英孚:布局中国的辩证关系(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 15:47 《当代经理人》

  中国布局

  Q: 曾有报道显示,四年前,英孚决定将全部业务集中到大中华市场,这是否可以理解为英孚在其他地区市场已经饱和,难以再有大的突破?

  A: 正如我之前提到的,英孚有成人英语教育、青少年儿童英语培训,还有企业培训,网络学习,以及海外游学这几个领域。可以这么说,英孚把所有的业务都开放给了中国学员,但在其他的市场并不是这样的。比如,英孚在日本没有任何学校实体,我们开展的是网络教学和海外游学,就是把日本的学生带到英国、美国等。

  我们之所以不选择在日本开办学校,因为日本这个市场真的很成熟,竞争也很激烈。日本的人口在大幅度减少,经济也在缩水,英语培训市场也不再增长了。但在中国,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市场。所以说,并不是我们将全部业务集中到大中华市场,在中国以外的地方我们仍然有研发中心,为中国以外的市场开发适合的产品;在国外我们也有很多的精英人才。我们企业培训这一块在除中国外的其他市场的增长率是65%, 网络学习这一块实际上在中国才刚刚开始,在除中国外的其他市场的增长率是75%,在巴西,我们的业务翻倍了。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们不是在其他地区市场已经饱和,难以再有大的突破。但我们坚信,如果你不能在中国市场取胜,你就无法在世界取胜。

  Q: 你作为英孚中国区总裁是否感到压力,对英孚本土化有什么策略?

  A: 当然会有压力,但不会很大。英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它有很明确的投资目标,在这样的期望中,我当然会希望英孚在中国能快速发展,这是压力的来源。但英孚是一个私人企业,没有很多股东,所以公司也不会把眼光放在短期的利润当中,公司会把利润拿去进行更多的投资,去寻找更好的老师,建立更多的学校,开发更好的产品,所以这样的工作很有意思。这样的话压力就不会很大,我只需要知道怎么做得更好,什么需要关注就可以了。

  关于英孚的本土化,我们在产品开发时会考虑到中国学生,研发中心开发的东西也能满足中国学生的需要,这些产品能让中国人以自己适应的方式去学习英语。但因为英孚是个国际化的英语培训公司,他的教育理念、产品都非常先进,所以在教育理念上,英孚还是保留与国际接轨,这样能保证中国学生可以更快地用英语和其他国家的学生交流。尽管我本人不是中国人,但我们有两千名中国籍员工,比如研发人员、市场部人员,他们都是中国人,因此不是说一群根本就不懂中国环境、国情的老外们来到中国,将自己在国外的一套生搬硬套地运用到中国的市场上,英孚团队里中国人占多数,整个产品的研发、课程的设置,是在了解中国这个市场的基础上来做的,不是说把产品带到中国来,而是我们驻扎在这里,来开发真正适合中国的产品。另外一个理念是:英孚不仅仅教你学习英语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树立说英语的自信,提供一个说英语的平台,能让你在非常真实的环境中去联系和使用英语。这一点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些培训机构只是在教大家答题的技巧,这是一种应试教育,这不是英孚想要做的。

  Q: 英孚作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语言服务供应商,为2008奥运会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A: 从形式上说,我觉得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提供语言培训服务有点像为一个企业做培训。我们的业务中有企业培训这一块,在这方面我们有很丰富的经验,我想这也是我们被选中的原因之一。我们的研发团队先通过调查,确定举办奥运会的英语需要什么,而且不同的人需要什么样的英语。奥运会技术官员,比如裁判,他们和奥组委官员需要的英语就不一样。我们针对需求来做培训,这样更有效。

  Q: 英孚在中国的发展策略和目标是什么?

  A: 不同方面有不同目标,但总体来说,在中国,英孚并不是谋求最多的利润,而是谋求更快速的发展。在快速成长的同时保持产品的质量。我总对别人说,现在的英语教育市场就像音乐产品在ipod还没有面世之前的状况,也像是excel出现之前的财务市场。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很好的新产品出现的话,将会很大地刺激英语教育发展。我们的总体目标就是把英孚发展成为更大更好的公司,保持高端产品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快地学习英语,创造更多的便利。用最新的手段,把EF融入到中国的市场里来。另外,2009年英孚计划在中国开办200多所英语培训学校。

  CEO与“杂谈”

  Q: 中国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A: 我非常喜欢中国的美食。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在中国快速崛起时,我来到这里并看着它一步步地发展强大。中国人可能不会有我的这种感受,但我觉得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另外我很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中国人都很友好。惟一遗憾的是现在还不会说中文,这让我觉得很遗憾。

  Q: 请你用三个词概括一下你自己。

  A: 幸运乐观、精力充沛、诚恳正直。

  Q: 你在英孚任职的这么多年中,你认为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A: 如何说服人们相信新的英语学习方法比传统的更好。起初人们有些怀疑,但是现在已经完全接受了。

  Q: 听说你每月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飞机上渡过的,你有没有想过去改变这种生活?

  A: 2002年,我来到香港,开始负责中国区业务。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几个大城市扮演“空中飞人”的角色。2002年前,我每年到中国的次数低于25次,2002年之后我到中国的次数多于50次。尽管在飞机上的时间很多,但我还是比较享受,因为可以利用在飞机上的时间休息一下。

  Q: 根据你对中国学员的了解,请你给他们一些建议?

  A: 学英语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是终身追求。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在商业社会中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是提高说和写的技巧,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充满自信地去多说多写,一定要有自信。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