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 中国企业6大管理黑洞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4日 13:29 《经理人》
并非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可享受GDP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利润 - 文/沈伟民 尽管2007年中国GDP增长速度达到11.5%,但并非所有的中国企业都可享受GDP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利润。相反,部分企业家反而在2007年表现得更差,甚至陷入不同的 “黑洞”中。 《经理人》总结了2007年度表现最差所集中的六大黑洞,分别涉及诚信、环保、资金、权力、质量、创新等。 诚信黑洞 中国企业在2007年的诚信问题依然突出: 首先,肆意打破国际化商业诚信合作。突出问题集中在股权协议合同的履行。 其次,“隧道行为”(采取一些见不得阳光的操纵资产手段)成为新的诚信黑洞。突出问题集中在上市公司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财产、抽逃或占用资金、操纵资产重组、掏空公司等。 最后,丧失诚信而造成严重社会责任。山西 “一二·五”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原因之一就是瑞之源煤业有限公司存在对于监管部门虚假欺骗。 诚信黑洞是如何产生的? 中国的后发企业由于早期急躁地推进资本化所埋下的隐患,才与外资合作方产生今天的利益冲突;而“隧道行为” 和社会责任上的诚信黑洞,则是企业责任人贪欲、暴利、非法经营、道德沦丧的集中反映。 诚信治理出路,则系于企业自律以及结合监管部门的监督。 环保黑洞 2007年因污染,破坏环保而遭遇谴责、处罚的企业有多少? 仅2007年1月,国家环保总局就通报批评82个严重违规项目,并首次启动“区域限批”。其中,大唐国际、华能、华电、国电等4大电力集团因为各自均有违规项目,也被列入限批名单。 这些企业有什么共同的环保黑洞? 事故—整顿—复产—事故—整顿。 产生环保黑洞的两个重要原因:首先是司法机关很难追究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者的法律责任;其次是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漠视环境保护或者投入不足,以及通过更加隐蔽的方式,逃避环境监管责任。 重要的是,环保黑洞如何封堵? 仅依靠处罚不是惟一办法,重要的是改变我国环保体系中权力结构失衡状况。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