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开元的支点:机遇主义者的逻辑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24日 10:37 21世纪经济报道
杭州报道 本报记者 刘华 “除了凯雷,还有一家国际银行、一个国际酒店品牌和其它投资机构正在跟我谈。”7月20日,在开元旅业集团萧山总部,陈妙林对本报如是说。 身为中国最大民营酒店集团的总裁,陈妙林意有所指——近日一则消息传得沸沸扬扬:凯雷集团有意投资1亿美元,持有开元集团下属开元国际酒店管理公司约40%的股权。 陈妙林向本报独家回应称,一家国内民企甚至表示,其可在凯雷报价的基础上再溢价20%洽购开元的股份,但他已明确表示不卖。对于未来的合作伙伴,陈妙林心中已有明确标准。 “开元并不缺钱,我们希望引入外方战略投资者,借鉴其在资本运作方面的经验,或者,在酒店管理方面的理念,促使开元酒店业做得更强大。”他说。 “强大才有乐趣。”这位掌管56亿元资产的新派浙商笑称,惟有企业强大才能体现人生价值。 前传:招待所“革命” “我没有原罪,开元没有什么隐私。”陈妙林提及发家史相当轻松。 早年,陈妙林在萧山当地历练颇多。1968年,陈妙林还仅仅是木材公司的一个“合同制职工”,几年后,他被调至萧山县物资局,历任团委书记、工会主席、车队长、金属公司经理等职。 1985年,33岁的陈妙林迎来事业的起步——他被调到萧山宾馆搞筹建。虽然宾馆产权归政府所有,但“我要求将萧山宾馆当作企业运营,而不是县政府招待所;要求建立一个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并制订了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思路”。 1987年,投资2000万元的萧山宾馆开业。通过引进保龄球、KTV等娱乐设施,萧山宾馆在当地造成了较大的轰动效应。1994年,在成功管理了3家酒店的基础上,开元旅业集团正式成立。 其时,为筹集发展资金,开元采用了“小钱生大钱”的模式。“成立初期,我们募集到2000多万元,但已经足够了,因为我可以通过这2000多万元撬动几个亿。”陈妙林的办法是,先投资建设一家酒店,然后以资产评估价70%左右的标准,将物业抵押给银行,贷款进行酒店与房产的扩张。 到1999年时,开元旅业净资产不过9000多万元,而其银行贷款已经高达7亿多元。不过,这种“负债率过高”的状况,却帮助开元顺利完成从国企到民企的蜕变。 2000年,在萧山撤县并入杭州之前,开元顺利转制,并且,按照当地政策获得了30%的优惠。 最终,陈妙林“通过朋友向银行贷款6000多万,购买了100%的股权”。开元“搭上了改制的末班车”,并由此真正进入陈妙林时代。 加速跑:“酒店+地产”模式 改制完成之后,陈妙林的开元开始了加速跑。“酒店+地产”联动的模式,应运而生。 1999年,当地政府希望陈妙林在萧山新区建设一座高档酒店,提升周边土地的价值,创造一个比较好的投资环境。脑子活络的陈妙林提出,政府必须给他一块土地搞房产。 陈妙林设想,用五星级酒店提升周边房产的含金量,房产的利润反过来可以支持酒店的扩张。在他看来,房地产投资周期短,利润来得快,而酒店虽然回报期较长,利润却可以细水长流。 不久,他在萧山新区得到120亩土地,其中40亩做酒店,80亩做房产。这个名叫“开元名都”的楼盘最终让陈妙林获利数亿元,大大降低了酒店项目造成的资金压力。 在确立“地产+酒店”联动的核心模式后,开元以同样的方式开发了占地300多亩的千岛湖度假村。如今,其别墅项目已被抢购一空,而周边地价已从当初的区区3万元/亩升至200万元/亩。在上海松江,这一模式同样得以复制。 不过,2002年以后,当开元的房地产业务“营业额、利润率和利润的绝对数”都超过酒店业时,却在开元内部引发了关于发展方向的激烈争论:到底是做酒店,还是做房地产。2006年,开元集团营业收入为18.2亿元,其中,酒店收入8.6亿,房地产收入9.5亿。 陈妙林坚持认为,从管理、品牌知名度来看,开元的酒店产业比房地产业更成熟。而且,他判断,房地产业虽然还处于暴利时代,但国家肯定会实施宏观调控,而在正常的利润水平上,酒店业就能够稳定发展, 最终,陈妙林将房地产业务定位为“支柱产业”,而酒店业才是开元的“主导产业”。今天,开元已拥有19家连锁酒店(包括“已开业及在建酒店”,下同),2010年,开元计划拓张至30家,2015年,将达到65家连锁酒店的规模。在酒店拓展方面,开元将坚持自建和租赁经营及委托管理等多种方式并举。 但陈妙林也明白,开元的酒店布局并不合理。此前,开元都是“寻找机遇”式的发展,其19家酒店,有14家分布于浙江各地,在浙江省外的品牌效应有限。而在中国的一线重点城市,包括万豪、香格里拉、雅高等国际酒店品牌已经布局完成,在那里,开元并没有原来的土地资源与政策优势。 在此情况下,陈妙林计划:一方面继续加强浙江省内布局以巩固区域优势,另一方面着力开拓上海、北京及中西部区域市场。毕竟,“要成为全国品牌,你不能不在上海、北京建自己的酒店”。 以上海为例,开元目前仅在郊区松江有一家酒店,但中心城区始终是开元的目标,陈妙林曾戏称,要“农村包围城市”。在北京,开元的两家五星级酒店也将于2008年初开业。 引援:“资金”与“经验”的权衡 “宏观调控的影响?肯定有一点。”对于开元房地产业务的困境,陈妙林并不讳言。 目前,仅在上海松江“地中海商业广场”、萧山“加州阳光”两大项目上,开元房产就有将近20万方的存量尚未售出。“虽然待市场做旺后,房产项目会有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盈利空间,但眼下毕竟对现金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计划中,由这些房产项目回笼的资金,正是酒店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 “原来房产的利润率可能在30%-40%,现在可能会降到15%以下”,陈妙林透露,目前整个集团的负债率约为65%,“有点压力,但不大”。 事实上,开元一直对更为丰沛的现金流充满渴望。“地产”和“酒店”联动不畅,陈妙林必须为酒店业的全国扩张寻求新的“支持”。 早在2004年,通过下属的“开元国际酒店管理公司”,开元曾准备将萧山宾馆、之江度假村、萧山城市酒店等打包,于2005年在香港上市,融资2亿到3亿元。但这一计划因香港会计准则的变化而被迫延迟。(根据新的规则,其2005年预计6000多万元的纯利润,将缩水至3500万元左右。) 开元还曾计划在A股市场为其地产业务“寻壳上市”。但陈妙林相中的一家国内知名酒店上市公司,却“由于股市上涨太快,收购成本大幅提高,而无法操作”。 2006年底,市场传言开元正与私募基金商洽入股事宜。开元旅业集团准备拿出49%的股份和外方合作,并最快将于2008年在香港上市。 不过,今天看来,善打算盘的陈妙林似乎并不喜欢和同样精明的投资基金打交道。“基金一般都要求25%的回报率。根据他们的规则,说要拿出3亿美元,往往真正到手的只有2亿美元。现在很多基金都要和我们洽谈,我的底线是10%的回报率。” 更为重要的,陈妙林还在寻求“资金”与“管理经验”的平衡。 “酒店业发展的关键不是资金问题,而是人才短缺。”陈妙林说,早在七八年前,开元开始致力于高端市场(四星、五星级酒店)时,人力资源瓶颈已经凸现。 2001年,开元的第一家五星级酒店开始动工。今天,开元已开业的五星级酒店共有4家,而其将在今年8月至2009年间开业的6家酒店,全部为五星级。“管理经验”瓶颈,让开元“高端化”战略遭遇挑战。 除了自主培养人才外,与国际酒店品牌合作,成为开元的另一选择。陈妙林透露,开元曾与艾美、雅高、万豪等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多次谈判。 去年,开元与英国艾美酒店管理公司草签合作协议,将在建的宁波开元名都酒店(五星)委托给对方经营,开元仅派出副总和财务总监。开元还一度计划与法国雅高合作,主打“雅高开元”品牌,由开元团队负责管理,但这一方案最终以雅高全球总裁否决而告终。 开元希望达成的合作方式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通过与外资酒店成立合资公司,来输出酒店管理;另一种则是将开元自建的酒店交给外资酒店品牌来管理。” 陈妙林说,“凯雷不是开元唯一的选择”。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