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国企业从埃及走向欧亚非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1日 11:35 《新财经》

  ——专访埃及自由区和投资管理总局主席萨德·巴哈阿-埃尔丁

  文/本刊记者 王晓慧

  埃及这个古老的国度,如今也充满了现代的气息。作为世界顶级出口集散中心之一的埃及,不仅可以为中国企业提供投资机会,也将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跳板”

  提起埃及,很多人还只是停留在神秘的金字塔和充满异国情调的尼罗河。而将埃及与中国贸易结合起来,让人只能联想到“丝绸之路”。如今,作为继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之后的又一新兴经济国,埃及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瞩目。

  埃及作为与中国最早建交的非洲国家,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都建立了坚实的基础。埃及自由区和投资管理总局(GAFI)主席萨德·巴哈阿-埃尔丁向《新财经》记者表达了欢迎中国企业到埃及去的热切意愿。

  萨德·巴哈阿-埃尔丁拥有非洲人特有的健壮,黝黑的皮肤加上卷曲的头发,记者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但从他深邃的眼神、沉稳的举止和温婉的谈吐中感到,这是一个在官场上打拼多年的人。

  中国企业将眼光瞄向埃及

  萨德·巴哈阿-埃尔丁不是一个侃侃而谈的人,在中埃企业的贸易合作方面,他向记者公布了这样几组数据,“由于中国是埃及的主要贸易伙伴,埃及十分注重维护两国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商务处公布的数字显示,埃中贸易在2006创下了新的纪录:贸易总额达31.93亿美元,增幅48.9%。中国对埃出口总额为29.76亿美元,对埃进口总额为2.17亿美元,分别增长了53.9% 和2.8%。截至2006年10月,中国企业及个人投资者在埃及建立了277家独资或合资企业,投资总额约为3亿美元。”

  萨德·巴哈阿-埃尔丁非常看重这些数据,他对这样的增幅表示满意。

  在2006年的“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企业就表达了“通过与众多非洲国家携手合作,扩大对非洲经济的影响”的期望。胡锦涛主席也当即对这样的想法给予了肯定,中国政府为此采取了八个方面的政策措施进行支持,其中针对企业投资非洲的举措包括: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设立中非发展基金,基金总额逐步达到50亿美元;今后三年内在非洲国家建立3~5个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

  提及2006年的中非论坛,萨德·巴哈阿-埃尔丁显得有些兴奋,“我非常关注

中国经济的持久增长以及与其他国家的贸易。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而这也是埃及正在为之奋斗的目标。此外,中国政府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将会进一步促进中国企业投资埃及。”

  据萨德·巴哈阿-埃尔丁介绍,“不久前,中国的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埃及商业车辆生产公司签署了一个客车底盘出口代理的协议,该公司旗下的东风襄樊旅行车有限公司制造的客车底盘将从2007年起批量出口到埃及。”

  记者了解,价值1000万美元的首批800辆客车底盘将于2007年年内完成出口交易,这是目前中国客车底盘出口的第一大单。

  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一直是中国政府推行的策略,其中的效果显而易见。联合国的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中国2006年的海外直接投资将近123亿美元。该报告还指出,中国的海外投资仅占2006年全球外资的0.59%,这与中国的GDP和贸易总额在全球分别占4.4%和6.5%相比,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中国企业通过埃及向海外过渡

  萨德·巴哈阿-埃尔丁不是个很健谈的人,但是,当记者问及埃及拿什么吸引中国企业,他显得格外感兴趣。或许,这个问题在他心里早已有了众多的答案,“埃及是个充满机遇的地方,特别是在服务业、港口管理、公共设施、转口贸易、石油化工、建筑、仓储、制药、纺织等领域,对中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应该很大。”

  尤其是纺织领域,中东国家近几年的服装行业发展非常迅速。由于服装行业具有吸纳劳动力多、环境污染少,以及进入门槛低等特点,逐渐被中东各国列入鼓励性发展行业。另外,中东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服装业出口还获得国际性政策的倾斜。在环地中海自由贸易圈的框架下,欧盟对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等国的

纺织品出口实行免关税政策,而且没有数量限制。而中国企业在埃及的石油、电信以及港口设施等领域的投资总额已经高达3亿美元。

  毋庸置疑,埃及可以为自己的产品打入世界最重要的市场提供优良的条件——从地理位置看,埃及地处一个很特别的位置,它既是中东的一个成员国,又与非洲、西亚等接壤,同时坐拥苏伊士运河的便利;从战略上说,埃及几乎是所有主要自由贸易协定的缔约国。这些因素都巩固了埃及作为世界顶级出口集散中心之一的地位。中国企业不仅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带入埃及,还可以通过埃及这个中转站走向世界。

  据萨德·巴哈阿-埃尔丁介绍,“埃及已经同欧盟签订了伙伴协议,埃及的商品能够顺利进入拥有4.55亿消费者、生产总值达到万亿欧元的欧盟市场。埃及不仅是阿拉伯市场的一员,也是东南非共同市场协定的成员国,这个共同体总共拥有3.88亿消费者,它们都可为中国投资者提供消费的市场。埃及还同美国签署了合格工业区协定,这就使得中国投资者的产品能够根据这一协议享有和埃及商品同样进入美国市场的优惠政策。”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可以通过欧洲地中海国家合作协定进入欧盟市场;通过埃及合格工业区协定进入美国市场;通过大阿拉伯自由贸易区进入中东市场;通过东南非共同市场协定进入非洲市场。

  同时,作为中国企业投资埃及的起点,埃及自由区和投资管理总局整合了32个政府机构,通过一站式的简便服务,帮助中国企业更顺畅地进入埃及市场,同时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埃及作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中心,为各国企业进入全世界的市场提供优越的条件,而它稳定的经济政治体制同样给予了企业良好的长期投资环境。

  中国企业能否通过埃及成功向海外过渡,埃及又能否登上贸易大国金字塔的塔尖,我们拭目以待。

  记者手记

  记者截稿时,从埃及自由区和投资管理总局获得一组数据:2006~2007年,埃及吸引外国投资达100亿美元,超过政府75亿~80亿美元的预期。这样的结果让埃及尝到了改革的甜头。

  2006年,埃及通过出售和重组等方式对国有企业实施了私有化改革,进一步加快了经济改革的步伐。改革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市场化的经济体制,迎接外国直接投资以及私营企业的参与。但是,埃及经济若要真正走上持续的振兴之路,还需要埃及政府从提升出口产品

竞争力、提高行政效率和打击经济腐败等方面着手,打消投资者的疑虑,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企业所需要的环境。

  整个采访过程,萨德·巴哈阿-埃尔丁自身的沉稳和谈及埃及投资环境时的兴奋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埃及正在迫切地向世界展示笼罩在神秘的金字塔之外的另外一种景象。

  萨德·巴哈阿-埃尔丁现任埃及自由区和投资管理总局(GAFI)主席职务。加入GAFI前,萨德博士曾担任巴哈·爱丁(Bahaa-Eldin)法律事务所的创始人和常务董事;阿拉伯艺术出版公司的常务董事、埃及经济部长的资深法务顾问、汉斯赫姆合作(Hashem & Partners)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等职务。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