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新京报社总经理:和而不同 迎战不确定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5日 18:20 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翼

  “抽烟固定牌子吗?”

  “这些日子以来, 我一直抽黑色和牌。”

  “给个理由先。”

  “我喜欢‘和’这个字。”

  确切点儿说,新京报社总经理韩文前钟情的是“和而不同”。古语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按照韩文前的解读,不求一致、不蹈旁人;追求和谐、创造差异是“和而不同”的中心思想。

  “负责报道一切”的办报理念已耳熟能详,相伴而生的是纷至沓来的非议与责难,韩文前面露无辜与无奈,说出来的话依然凌厉。“如果竞争对手觉得这个口号带有一定的挑衅性,很抱歉,那是他们过于敏感。我们从不伤害竞争对手,也不诋毁,但绝不意味着不给竞争对手施以压力和威胁。尊重差异,才能共存共荣。”

  《中国经营报》:到11月11日,《新京报》两岁,《新京报》是第一张正式获批的跨地区创办的日报,走过两年,这份日报的内容大致得到了圈里圈外人士的认可。两年来,外界最深的直观感受是你们促销报纸过于高频,这在无形中成为竞争对手攻伐你们的口实。言下之意,你们的发行与经营工作做得并不出色,毕竟,好的产品不需要没完没了的促销。

  韩文前:我注意到,在网络上,竞争对手用激烈的言论攻击我们的“促销”,对此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读者的感受。促销是制造注意力最有效、最简单的方式,目的之一便是以不停地折腾,不断地对市场形成冲击。人们通常认为,促销不该是报纸经营的长期之策,但我要说,即使将来我们的零售量做到北京市场的第一位,也还是要促销,因为,刺激注意力是我们提升影响力的重要一环。我们的频繁促销,建立在对报纸内容充分自信的基础之上,这是个重要前提。通过促销,放下身段,走近读者倾听读者,有什么不好?

  《中国经营报》:创刊之时,你们自己的乐观预测是一年内达到北京市场零售量最大,一年后赢利。事实上对一份新生都市类日报来说奢望短期赢利不现实,如果在北京市场长期无法赢利,还能像现在这样从容吗?有否打持久战的心理、物质、人力准备?一旦赢利预期受挫,创新的机制与动力弱化,靠什么支撑后续发展?

  韩文前:要想支撑后续发展,要有充满竞争力的体量、规模。去年,我们广告见刊额是4.8亿元,如果追求短期赢利的话,操作起来不难,压缩版面控制发行就差不多了。立足当下、考虑长远,我们是把短期赢利与长期赢利相统一,我们当然希望短期赢利以回报两大报业集团,但也绝不会为此牺牲未来赢利。为此,我们将本可赢利的那部分钱投入扩充版面,以及再生产,加大推广力度。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首先不会减少版面供给,其次不会控制发行数量,要控制的是发行质量,定价缩定、区域缩定是保证目标读者的实用方法。在赢利的问题上,我和我的团队没有太多忧虑,而且今年扭亏持平应该没有问题。我的忧虑是,在目前的态势之下,我们未来的发展路向。实际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为,单靠创业期的激情与活力维系持续增长远远不够。

  《中国经营报》:都市报的可替代性非常强而且快,在内容同质化的前提下,读者没有必要兼读两三份都市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的观点是:“内容与运营的同质化带来的可替代性与微利化趋势说明,当前我国报业生产蕴涵深刻危机。”

  韩文前:喻国明教授说的问题客观存在。据我了解,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几份都市报“变性”、转型。为什么两年前创刊的那一天开始我们一再声言自己不是都市报,这不是哗众取宠、自我炒作,而是希望冲出同质化的泥淖,杀开一条血路。

  去年年初,新闻界一位权威人士说我们是“新型党报”,我们把自己看做是介于传统党报、都市报之间的时政类纸媒。都市报诞生于党报之怀,没有资金、资源和现成模式,靠冲杀与打拼赢得市场。都市报是市场化的产物,有市场意识,但责任感不够。21世纪是时政报的时代,突出特点是,严肃性与贴近性兼顾,大众与主流并举,批评与建设性同行,互动与独立同伴,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结合。市场化、城市化、市民化是都市报的三大特征,尽管外界称呼我们为都市报,我们自己心里清楚,我们不是都市报,从报纸的形态、内容,我们都有与传统都市报迥然不同的想法和实践。创刊前的内部研讨,关于报纸的存在模型,存在两派观点,一派主张做都市报,一派主张做居于党报、都市报之间的新形态纸媒,当广州、北京两地报业市场的差异呈现于前,我们清醒地知道到底该做一份怎样的报纸产品。如果打个比方的话,广州的社会形态有点儿像橄榄,北京的社会形态有点儿像哑铃,只要把握住中高端读者需求就可举重若轻。和广东市场相比,北京报业市场的竞争还很不充分,竞争水平还偏低,我们激烈鼓吹竞争,但我们反对恶性竞争,通过竞争与合作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如果说我们有什么所谓经验可以公之于众的话,那就是,我们太与众不同,我们信守差异化。比如字号使用上,我们广用宋体字而非黑体;版面编排上,我们力求清秀而非浓眉大眼;内容提供上,以时政为主,社会新闻退其次,

娱乐新闻的处理偏向“正统”而非刻意出位。这些都是我们的独特个性。对于纸媒体来说,内容为王恒久有效,之外,还要加注四个字:“个性为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