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力资源网:解剖我国企业文化的幼稚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1日 14:25 新浪财经 | |||||||||
党向阳 企业文化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与灵魂。企业文化对企业来讲,就像人与其思想和灵魂一样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其思想和灵魂,那么他将是行尸走肉,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我相信企业灭亡的那一天也不会太久。
既然企业文化这么重要,那么企业文化建设的初衷是什么?笔者认为企业建设企业文化初衷,不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而是以价值最大化为最终发展目标。如果不能明确这个目标,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文化建设只能是附庸风雅,这样的企业文化也是昙花一现。最近,发生了几起企业文化建设失败的案例,有的企业文化工作者十分疑惑的询问笔者:“企业到底需不需要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不是很脆弱?” 为此,笔者对自己的企业文化从业经历,进行了深刻地反思与总结,并结合近一阶段详细地调研和科学地分析之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当前企业文化建设流行着一种“幼稚病”。 为什么说当前企业文化流行“幼稚病”呢?根据笔者在辽宁的调查,发现从2000年开始,在辽宁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到目前80%企业所谓的企业文化只是一张皮,有的甚至企业文化无人提及。从当初轰轰烈烈、大张旗鼓的企业文化运动,到如今偃旗息鼓、一派凄凉的景象。虽然这只是在辽宁企业存在现象,“窥一斑而现全豹”这也代表当前中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浮躁。从这其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确流行着“幼稚病”。在这里,笔者真诚地希望通过交流、沟通,深刻解剖企业文化“幼稚病”现象,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特色的企业文化之路,从而为企业文化的“幼稚病”开出一剂良药。 俗话说“医病找根”,企业文化的“幼稚病”归根结底是企业家对企业文化认识的弱智上。对于这一点,笔者有着刻骨铭心的经历。1996年,辽宁当地一家拥有200人小公司通过自己不懈地努力,一举吞并了上万人的六家大公司,创造了令世人为之惊诧的“蛇吞象”奇迹。当时笔者与该企业领导交流时,这位领导曾经这样自豪地说:“正是我们公司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所产生的活力和凝聚力,才使得公司能够创造出这样的奇迹。然而,短短五年时间,这家企业由辉煌走向衰落,步履蹒跚,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局呢?笔者经过反复了解和调研,得出这样的结论,该企业的企业文化患有严重的“幼稚病”。 为什么说该企业的企业文化患有“幼稚病”?这是因为这家企业是脱胎于当地大型国有企业的单位,在一开始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时,就打上深刻的“政绩”文化烙印,在这样的政绩文化基础上,所产生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在企业中,一批虚有其表的中层粉墨登场,他们靠着溜须拍马本领,登上了企业重要位置,而企业的高层领导好大喜功,一味追求发展速度和创造奇迹。在1998年,抓住了市场的机遇,创造了一系列眩目的成就。但是正是这样的成绩掩盖了存在的问题,在成绩面前,该企业没有总结得失,而是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夸大领导作用。就在这样的浮躁环境下,弱化领导的危机意识,在歌舞升平的气氛中,企业领导和员工都在构想着“世外桃源”般美丽蓝图。2000年,该企业上马了一个让自己很难消化的大项目。在狂热的房地产热浪催动下,企业领导心潮澎湃决定开发四十多万平的大型楼盘,而且这个项目上马,没有经过详细调研和科学分析,也没有听取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议。该项目由企业的领导和政府部门的领导直接拍板定岸。 从2000年开始立项到2005年建成,整整用了五年时间,这期间由于企业的资金严重匮乏,一直处于停停建建之中,而且新建成的楼盘还遗留着严重的后患。背上了这样的包袱,对于这个刚刚开始起步的企业,眨眼之间,从明星企业变成“流星”企业。发生这样的结局的原因是什么?最重要的就是:在这个企业没有真正的文化,该企业建设的企业文化是一种非常“幼稚”的企业文化,具体体现在霸权文化和政绩文化上,在这种文化氤氲下,没有人敢为了企业未来,而站出来说真话,如果说真话,可能就得罪一大批人,最终结果只有背包走人下场。这个企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当初招聘而来大批优秀人才来了又走,再去招聘,来了又走。企业最后失去挽救企业的真正人才,走向最后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 2004年上半年,笔者为一家大连的民营企业做企业文化设计。这是当地一家大型的私有企业,在当时这家企业可以说前景一片光明,具有很大发展的潜力。为此,笔者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尽心尽力去挖掘和塑造该企业的企业文化。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笔者发现该企业存在一种严重脱节的现象。当一些具体的制度制定出来以后,到了实施的时候,却走了样子,只有详细的制度,却没有严格而科学的考核做跟踪。于是,经过辛辛苦苦建设的企业文化,就成为一道画上的风景,企业领导也没有身体力行督促和执行企业文化,只有整理出一套企业文化手册。这样的企业文化只有人去欣赏,而没有人真正置身其中,领略企业文化的魅力。 2004年7月,该企业最大的子公司发生一场严重的人为事故,整个集团的经营业绩急转直下,一泻千里,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此时,企业领导迫不得已采取了企业裁员、调整战略、收缩经营范围等一系列措施。于是,企业文化建设首当其冲被裁掉了。当初企业领导聘请笔者时,谈及企业文化重要性时,豪言壮语镇人耳愦,仿佛就在昨天。而现在笔者却看到企业文化成为昨日黄花,心中好不凄凉。企业文化真的就是这样的“幼稚”吗?笔者不禁在心中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其实。幼稚的企业文化并不代表企业文化的脆弱。在这家企业的领导心中,他永远也没有认识到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幼稚病”现象。而这点也是笔者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也是企业文化工作者最悲哀的事情,这就是企业文化工作者得不到充分的信任和授权。当时笔者到这家企业调研时,在这家出了问题的子公司调研时,这家下属的公司领导是台湾人,他不屑一故地告诉笔者:他是台湾人,他领导的企业应该具有台湾文化,而与这家子公司负责企业文化领导人交流时,他竟然提出了这样匪夷所思的问题:他认为在集团的基础上,这家子公司再建立起一套自己的企业文化,而他们的企业文化与集团的企业文化根本就没有多大关系,属于另立山头。正是这样的“山头主义”倾向,严重制约了企业按照正常规律发展,将企业拉向了另一个深渊。在这个小团体带领下,企业偏离的航道,没有人监督,没有人去考核,结果造成了触礁事件。最终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面对将近1亿元的损失,企业领导发出了“崽卖爷田不心痛”的悲叹。 在事件发生之前,笔者认真分析了企业的实际状况,以及发生这场事故的原因,曾经提出这样的建议,在企业当下必须采取一场整风运动,彻底地建立起真正的大集团企业文化,也就是解决一直困扰企业文化“幼稚病”的问题。但是,企业领导人认为经营放在首位,企业文化只是配合经营。结果发生了这样的结局,亡羊补牢的时候,企业领导人只想着去补这个“牢”。其实,企业领导还没有警醒地意识到,在企业的内部隐藏着批羊皮的狼才是企业最大的隐患。当初企业文化考核人才标准就是具有优良的品德,而到了执行起来就走了样子,企业领导认为应该考虑经理人的职业化问题,其实就是企业经理人的能耐,而对于其道德这方面的考察就无足轻重了。但是,这些人对于企业的愿景和发展战略存在非议和质疑,所以每时每刻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由于,他们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考虑个人的利益大于企业利益,做出的决定和决策一味考虑取得成绩,而忽视存在风险。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自己的经营业绩取得大幅度的突破,才能得到领导青睐,也才能获得自己那份优厚的报酬。至于这样的举措隐藏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这样的事情他们已经来不及考虑,也没有时间考虑。他们认为在企业好了再干,不行就溜之大吉,企业也无法追求其责任。而且这样的经理人,他们始终信奉“有奶就是娘”的生存哲理,对于他们来说,这个企业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站台。因此,企业领导如果不能意识到企业文化重要性,不能解决思想意识的问题,那么企业就无法规避这些风险。中国有句古语:“道不同,不相为谋。”如果企业不彻底肃清那些存在不同想法,隐藏在企业的“狼”,那么企业迟早会被这样的狼吃掉。 这里笔者举这样的一则例子,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经进行过多次的整风运动,虽然整风运动曾经造成了冤案,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但是正是整风运动的进行,才肃清了革命队伍内部不坚定的异己分子,从而实现了革命队伍高度的纯洁化,使所有党员干部坚定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正是这样的队伍,为实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主席曾经力荐所有共产党员读《甲申三百祭》,这是关于明朝末期闯王李自成著作。作为革命失败代表的李自成,当他打进紫禁城以后,失去了奋斗的目标,而开始贪图享受。而隐藏在农民军异己分子,积极为个人的利益着想,使得新生的政权法度无纲,混乱异常。最后,一盘散沙的农民军,被远在冰天雪地的努而哈赤的后裔所击败,酿成了一出历史上的悲剧。当初毛泽东主席走出西柏坡时候,曾经形容:共产党人就是进京赶考,不要像闯王那样考个不及格。、前车之鉴、后车之事,历史教训足以让人深刻铭记。其实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家庭,都是这样的道理。没有文化的国家是落后挨打的国家,没有文化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同样,没有文化的企业即将是市场经济所淘汰的企业。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脆弱的文化导致了以上潜在悲剧的发生。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断定企业文化就是脆弱的!企业文化天生就患有“幼稚病”,这只是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问题。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过短短20年左右,没有成熟的经验和案例值得我们借鉴。当前,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只有适合中国特色的前提下,建设具有企业特点,具有实战性的企业文化。只有建立起真正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的广大员工真正认同企业文化,懂得企业的历史使命,理解和认同企业的愿景,确立真正的企业价值观,并使得企业所有员工,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而共同努力,我相信这样的文化足以支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也能够避开企业在前进征途上的重重障碍,才能真正实现基业长青的理想。 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