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佐佑顾问 > 正文
 

佐佑顾问:国企改制关键 激励约束机制和HR管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13:41 新浪财经

  理论到实践,改制都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重要路径和手段。国企改制就是从国有独资企业改成市场化的股权多元化企业,从政府的行政管理关系改成多个利益相关者的治理关系。但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围绕改制一直存在着很多争论,最引人关注的是最近郎咸平所引发的激烈争论。宏观层次上,对国家和政府来说,改制必须进行,但要尽量做得更有序、更有效。微观层次上,对企业而言,改制的实质是什么?改制到底改什么?改制怎么个改法?

  改制的实质是什么?改制的实质,是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具体地说,是国资委或国有产权单位、企业经营者和职工三者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因而,国企改制的目标是政府、职工和企业多个利益相关者目标的整合。政府的目标是社会稳定和就业保障,职工的目标是权益维护、就业保障和职业发展。企业自身的目标呢?企业的目标,不止是为了获得独立于政府(政企分开)的新生命,而且是为了更健康地成长,是为了把公司做好做强做大。国企改制成败的根本标准,就是改制后的企业能否在市场化竞争中生存(活着)和发展。而国企改制的“好坏”标准,则是通过平衡多个利益主体的关系,既不损害各方的短期利益,又能确保改制后的企业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回报各个利益主体。考虑到国企的历史和现实特点,改制原则上应兼顾效率与公平,若是向效率适度倾斜,则效率提升所创造的预期增值,必须优先回报给那些欠公平对待者,并从法律、政策和制度上来加以保证。这是国企改制的总体思路。

  改制到底改什么?大多数国企领导者将注意力集中于改体制、改产权,将目光盯住政府、国资委或产权单位。过分关注体制和产权,要么是理念上存在问题,造成侵吞国有资产之嫌;要么是思考上不够系统,造成方法和操作上的短视和局促。其实,改制既是法律、财务和政策问题,更是理念、战略、经营和管理问题;改制企业既需要合法合理的改制方案,也需要改制后新企业面向发展的管理方案。改制不止是改体制,而是改“三制”――体制、机制和制度,且三位一体。改体制回答的核心命题是“我是谁(使命/价值观)、我想要什么(愿景)”,核心目标是获得企业自主经营发展的权力,核心内容是理顺企业的产权关系、确定股东的股权结构、建立公司的治理结构,主要工作是财务

审计、离任审计、清产核资、资产评估、改制方案审议批准、职工身份置换、公司创立、公司登记等等。改机制回答的核心命题是“我做什么不做什么(战略规划)”、“我如何去做(经营策略)”、“我如何持续做得更好”,核心目标是获得企业生存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能力和动力,核心内容和主要工作是治理架构(股东会/董事会/总经理)设计、组织架构设置、高管团队建设、业绩考核与激励机制。改制度回答的核心命题是“我怎么做(营销/财务/生产/质量)”、“我怎么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制度/流程)”的命题,核心目标是获得企业发展的效力和活力。只有以“三制”思维进行系统思考,国企改制才既能平衡地把握好现实的主要矛盾,又能有效地规划好面向发展的策略和管理。

  国企改制,改体制不是全部,仅仅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改体制并不能保证企业生存,更不能确保其发展。经营机制和管理制度的变革和执行,是改制成败与否及改制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所在;而人才激励约束机制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建设,则是关键之关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