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定位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18:14 财富时报 | |||||||||
文/左 右 传播是什么?吸引眼球?拉动消费?提升品牌影响力?还是…… 说得都对。
但笔者认为,传播的最终目的是产生市场销售力,一刀拿下消费者,使企业利润尽可能地最大化。从这一最原始的层面讲,传播首先要讲究定位,也就是企业产品的属性要和需要它的人群对接,稍一错位就会影响传播力,甚至是丧失传播力。 当年三株口服液走得是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在全国的公路国道两旁的房子墙上,刷满了三株的广告语,无孔不入的传播不仅仅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也使其创下了年销售80多亿元的骄人业绩。三株的“刷墙模式”后来被广泛克隆,成了传播学上研究的经典之作。但是,人们可能忘了,三株的成功源于那是个传播平台缺失的年代,消费者被信息不对称所困扰,企业只要稍加变换一下传播手法,消费者就会被打倒。 今天,我们生存的空间是一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消费者经过企业传播血与火的洗礼之后,变得理智起来。这就像“脑袋大脖子粗,不是大款就是伙夫”的范伟一样,被赵本山连续忽悠了二次后,抗击打能力得到了提升,再忽悠他就很难了。这时就需要企业在传播上要精耕细做,细分市场,细分目标群。 业内人士常拿蒙牛酸酸乳说事,花1400万元赞助“超女”,使其销量超过2亿多元,着实狠赚了一把。其实,它成功的内核就是传播定位精确。“超女”的受众有80%以上是青少年,酸酸乳的最大消费群也是这帮人,所以,它取得了极大成功。 回过头来看青岛啤酒和OPPO,前者的传播错位,已经让企业清醒:梦想中国的拥趸是那些还处在“恋乳”阶段的青少年,让他们喝酒可能难了一点,他们也不是啤酒最大的消费群,再加上梦想中国自身的问题,使其传播力大打折扣。 OPPO同样也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产品高端定位本身就很模糊,MP3的产品属性也决定了它的消费群年龄层较低。这样一个群体在有一两百块钱的产品诱惑下,很难让他们掏出千把块钱买同类产品。苹果公司的ipod就是前车之鉴。再说,MP3是一个末势市场,市场容量日渐萎缩。 传播定位失准,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难以估量,在企业失败的案例中,许多都是因为没有在传播上找到北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