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管理专栏_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 正文
 

管理@人:无冕之王管理之困 如何对待媒体记者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17:27 《管理@人》

  本刊记者 钟孟光

  一位企业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们对记者是既爱又恨,一方面,希望他们能妙笔生花,把企业的产品如实地介绍给社会公众;另一方面,他们又不敢得罪,稍有不慎,一篇文章就足以让公司“出大血”,所以对付记者的方法就是“供着”。收到企业“好处”的记者为其歌功颂德,导致传媒公信力的严重缺失。

  然而,简单地把记者的各种寻租行为归咎于记者自身显然是不合理的。在生存尚未得到解决的传媒企业,逐利就成为他们的首选,媒体公信力、职业操守都退居次要地位。

  “中国的记者往往处于媒体的最下端。”一位在媒体业内混了好几年的老记者不无悲哀表示。“在我们公司,连月收入1500元的行政秘书也敢对记者呼来喝去。”

  按照上述记者的感受,他认为现在的媒体对记者的管理存在三大缺陷:一是不尊重记者的思想自由,行政上高于记者地位的各类编辑,常常以领导自居,粗暴否定记者提交的选题与稿件,这是最为致命的;二是对记者的成长漠不关心,在中国资深记者制度还没有成形的情况下,在一个媒体做久了就往往意味着工作的重复,收入也没有多少增加,记者只能选择跳槽增加身价或学习的机会;三是收入并没有多少

竞争力,一旦投资方资金紧张就压缩稿费,导致记者经常禁不住诱惑,拿企业的好处发“软文”或者身兼数职走穴赚钱。

  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职业操守、尊重

知识产权等传媒从业人员必须克守的媒体规则都成了奢谈。长此下去,中国传媒界将再无公信力可言,媒体的社会责任、记者的社会良知也将消失殆尽,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8月2日,“

经济观察报记者编辑集体大辞职”的新闻标题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网上流传的许知远、于威等名记的“辞职表白”让社会公众再次得以了解,一直被冠之以“无冕之王”的记者在媒体企业管理下的尴尬。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