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佐佑顾问 > 正文
 

佐佑顾问:塑造一个有灵魂的企业才能更好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 11:38 新浪财经

  作者:佐佑顾问

  一、为什么需要塑造企业的灵魂?

  从远古社会漫漫走来的人类正进入历史上又一次大调整时期:农业经济时代满足了人类对温饱的需求,工业经济时代满足了人类对物质的需求……现实人类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要
满足什么样的需求,如何满足需求,在满足需求时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问题。

  1、精神需求将成为主要需求

  种种迹象表明,对精神需求的满足是人类下一阶段经济活动中面对的主要命题。

  名牌商品为什么较非名牌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这不仅仅是因为质量好一些、功能多一些,而是因为能给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感觉或者体验。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商品的价格不局限于制造的成本,而更多的取决于购买者为了获得商品所带来的感受愿意付多少钱。在即将到来的时代,你能带给别人更多的精神感受,就能创造更多的价值。

  专注于精密电子产品制造的索尼为什么会收购美国的电影公司,成立索尼唱片公司?十年过去了,索尼以一家新锐、进取、娱乐的形象赢得了这个时代客户的心,他们从索尼产品、服务及品牌中找到了个性化的体验;同样的十年过去了,曾经与索尼平起平坐的电子企业如Toshiba、Hitachi等公司仍然保持着领先的技术和可靠的质量,却在市场中举步维艰。

  当然,当前对温饱、物质、精神这几个层次的需求是同时存在的,但精神需求一定是未来的主题。美国和日本就是很明显的例子,由于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人们对精神的需求便显得愈发强烈,于是美国产生了好莱坞电影文化,日本诞生了庞大的

漫画业和色情业。

  时代的发展是越来越快了,但越是在这种快节奏的发展面前,人的思维越愿意回归,开始往回去寻找精神的依托:比如最近拍的很多奇幻电影(

指环王、哈里.波特等)都很成功,这很好的说明了:人类拥有了很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但目的却是为了表达和寄托自己的情怀。

  2、有灵魂的企业才能创造和满足精神需求

  那到底是什么在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人的精神需求是如何满足的?

  归根结底,文化是精神需求创造的源泉,但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为手段;而要“制造” 出这些精神产品,就需要有灵魂的企业和有悟性的人。人是知觉的第一载体,需要借助现代化的工具将他们对文化的理解表达出来,这就是面向未来的产品创造。

  二、什么是有灵魂的企业?

  有灵魂的企业拥有崇高的事业理念,目光深远,胸怀宽广,脚步坚定。

  有灵魂的企业拥有一批人,他们的行为方式可能有差异,但拥有共同的追求和思维要素。

  有灵魂的企业不是创造模式化的框架让人去遵守,而是要创造有创造性的人。

  有灵魂的企业容易整合资源,甚至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也能让别人相信他的内在能力,从而能为自己创造无限的生机。

  有灵魂的企业不怕被复制和抄袭,因为他们也无法被复制。

  三、如何塑造有灵魂的企业?

  1、提炼事业理念

  要塑造一家有灵魂的企业,前提条件是企业创立者或者领导人是有信念、有追求的人。企业的灵魂即来源于领导层的信念和追求,要将其提炼为企业的事业理念。提炼的过程可能非常痛苦,但一旦形成,她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2、渗透事业理念

  接下来需要将事业理念渗透到员工血液中去。渗透有很多的方式,最有效的是“感染”。感染是过程,是每一天的交流,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组织当中的一种“气”——你能够感知,却很难描述。

  3、凝聚有悟性的员工

  所谓悟性,就是能通过较少的体验,感受到更多的经历和道理的人。换言之,有悟性的人,可以“无中生有”,可以“由此及彼”——这便是创造吧……越往后,人的价值将越来越不取决于他所拥有的知识,而在于他的感悟力和感受力。要获得有悟性的员工,一方面需要仔细的甄选辨别,发现那些对细小事物有敏锐感知力的人;另一方面需要不断的启发,给予他们更多的素材和机会去发掘自身的悟性。

  4、推行目标管理

  对于有悟性的人的管理,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往的外界环境变化缓慢,因此过去的管理也是相对维持稳定的管理,讲究横向的平衡,即组织内不同环节的关联性(如流程优化、提升质量等);现在外界环境变化加剧,企业运动也快起来了,考虑的是纵向的动态平衡,即相对于变化的调整速度,目标管理将是新的管理主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