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管理专栏_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 正文
 

职业经理人是否准确定位:脑袋指挥屁股之思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15:17 新浪财经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 周青

    笔者近日在与几个人力资源同行聚会时发生了这样一件有趣的事:我们一行3个人来到一个茶楼,找到一个靠窗的方桌前坐下,刚好三方,因桌子的另一方紧靠窗户。闲侃时,大家说将另一位很久没见面的同行朋友也叫过来一起聚聚,正好对某个人力资源热点问题进行一下探讨。过不了多久,这位朋友到了,可怎么坐呢?正当服务小姐在考
虑安排时,我们其中一位朋友冷不丁冒出一句“这还不简单,脑袋指挥屁股,搬一个座位过来呀!”“脑袋指挥屁股!”大家不约而同都笑了,于是我们改变了初衷,话题也就由此开始:人在职场,特别是职业经理人,究竟更多的是需要“脑袋指挥屁股”还是“屁股指挥脑袋”?

  一、“脑袋指挥屁股”之思考

  1、思考之一:意识决定一切。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态度;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换句话说,有什么样的脑袋,就有什么样的位子供屁股坐。

  《羚羊与狮子的故事》这则寓言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几乎无人不晓:

  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羚羊醒来,她就知道比跑得最快的非洲狮子还要快,否则她就被吃掉。每天早上,一只非洲狮子醒来,他就知道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要快,否则他就会饿死。不管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太阳升起的时候你就得开始跑了。

  狮子和羚羊每天必须奔跑,道理很简单,是饿死或是被吃掉,谁都不愿意,本能的生存意识使然。是饿死或是被吃掉这个求生意识决定了狮子和羚羊的态度,他们都必须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怨天尤人都没用,狮子只能用快速奔跑的行为去争取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要快,惟有如此才可能不被饿死;而羚羊也只能用快速奔跑的行为去争取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要快,惟有如此才可能不被吃掉。是的,一群狮子和羚羊中总有会饿死或被吃掉的,哪怕他们都快速的奔跑了,但他们要想活下来的唯一办法也只有奔跑!人在职场,我们所处的竞争环境也何尝不是如此。虽然有的不是直接面临能否挣钱的生存危机,但你所拥有的职位、所期盼的发展,都取决于你的意识、态度、行为和与之相应的结果。

  这不由使我想起了古希腊

神话中的一则感人故事:一位王子刻意为他心目中的理想淑女雕刻了一尊塑像。由于他对这尊塑像极度着迷,以致把它当做真实的淑女看待了,最后他终于爱上了“她”。天上主掌爱与美的女神因受王子的诚挚心所感动,遂将生命赐给他的塑像,使他和她圆满的结为连理。这则寓言再次反映了人的意识当中“自我实现预言”所产生的奇妙效果,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甚至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不乏这一类实例。拿子女教育来说吧,倘若子女在孩童时期经常听到的是“你真棒”、“你真漂亮”、“你做的很好”这样鼓励和赞美的话语,则他们长大之后就会感到自己颇为可人和相当能干。相反地,如果他们在孩提时期经常听到的是“你糟透了”、“你为什么老是比不上张家小弟弟聪明”那样的否定性话语,则他们通常在成年后就会自觉不如他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因子女从小就在幼小的心灵里即脑袋里有了“我真棒”、“我做的很好”或“我糟透了”、“我比不上张家小弟弟聪明”的思维定式和意识,所以他们表现出来的态度、行为和结果就自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我们还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某段时期在某家公司和许多干部在一起工作,经过五年或十年后,可能因工作原因有机会和这些人再次见面。这样,就得以接触一家公司两个不同时期的状况。往往最让人吃惊的是,人竟然是一种易变的动物。一个光芒四射、引人注目的人,在不知不觉间,连影子都看不到了;而一个无名小卒,几年之后却成长为一个著名的经理人。为什么?询问成功的人他这段时间工作的情况,他们都无一例外地回答说,先会遇到某种意义上未曾经历过的事情,经过努力,想尽一切办法去对付这些问题,勉勉强强都做好了,然后就又会遇到未曾经历过的事情。其实那些今天已经不见影子的曾经光芒四射、引人注目的人也会经历“未曾经历过的事情”,可只不过是极其被动,应付了事而已。可见,从意识到行为、从行为到结果,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脑袋,就有什么样的位子供屁股坐,不管你今天拥有什么样的位子。

  2、思考之二: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

  有什么样的脑袋就证明你拥有什么样的实力。比方说,你是有外资企业高层从业经历?你是有海外工作阅历?你亦或只是一个普通的职员?你是怀揣MBA?你是名牌大学毕业?你是一个高中毕业?等等,这些都决定了你昨天的起点、今天的位子,甚至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你明天的位子。反过来说,我们企业今天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企业的用人标准和企业所提供岗位的任职资格与条件,就是对“脑袋”的要求。是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一方面说明了职业工作者特别是职业经理人要让脑袋成为金脑袋,自己手中有金刚钻,才能揽到理想的瓷器活,取得理想的职位、获得理想的收入,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可是,目前中国的大多数职业经理人手中还没有“金刚钻”,有些只是自恃在某个知名企业做过几年销售经理或副总经理,就自认为学会了这个企业的全部精华,到另一个企业的田地里来任意随意耕种,整天瞎忙活,忙活得叫人跟着急。知识的局限性、信息的局限性、智慧的局限性都足以使他们瞎忙活。瞎忙活可不得了,最起码少赚钱、多赔钱。这些所谓的职业经理人没有经历过职业经理人的系统专业教育,也没有谁对他过去的业绩和表现做过综合评定,是否够做职业经理人的资格?是否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综合素质?职业经理人应认识到他的价值不是别人施舍的,而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其市场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他目前运营的企业的规模、当前的业绩表现以及职业经理人生涯的业绩记录。如果一个职业经理人缺乏业绩的支持,他随时都面临被市场抛弃的可能。因此市场价值是职业经理人的生命,失去了职位,没有关系;失去了市场价值,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 另一方面,企业更要重视岗位任职标准与上岗准入机制建立,即什么样的岗位必须具备什么样的任职资格、条件才能上岗,以达到人才的专长与岗位需求的最优匹配,这个招聘选拔、评价试用机制应建立,以选拔到企业需要的合适的“金刚钻”,适才适用,从而降低企业用人成本与风险。

  3、思考之三: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想当元帅的士兵也不一定是好士兵,更不一定能成元帅。

  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笔者个人认为:“想当元帅的士兵也不一定是好士兵,更不一定能成元帅。”

  大家知道,成为职业经理人或管理人员正是许许多多企业人所孜孜以求的目标和人生梦想。这本身无可厚非,讲的是人生远大理想与目标的确立,应该提倡和鼓励。但实践反复证明,要成为一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或管理人员并不容易。我们就常常听人慨叹“当经理很不好受”,比如,在升职前你和同事的关系可能很亲密,有说有笑,但升职后往往关系就变得疏远,真情难再。困难和烦恼还远不止于此。特别是当你职位升迁后,既标志着角色、地位的变化,也使工作性质出现了不同于前的极大改变。问题是,你能适应和把握住这种改变“紧握日月乾坤旋转”吗?这就是“元帅”要求必备的素质和条件,你准备好了吗?“功力”是否足够?或许,你过去的职位的基本责任是将分内的工作做好;可是,今天,你更要关注“人”的工作,联络上司、同僚、下属,甚至外部其他机构。所以,我们发现那些升迁后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在新的职位上既不胜任又深感痛苦的经理人们并不在少数。

  因此,除了有“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远大理想和目标外,还必须有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成长计划。要当元帅,元帅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我今天是否已经具备?我还缺少些什么?需要准备些什么?今天该做什么?明天该做什么?只有把“抱负”放到“努力”的锅中,用“坚韧”的小火炖熬,再加上“判断”做调料。如此一步一步的朝目标迈进,最终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出色的“元帅”,成为一个称职的、出色的职业经理人。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