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比刚更有力量的柔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27日 16:21 中国经营报

  说到柔性化管理,就不能不提到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上世纪50年代,为了适应风云变幻的市场需求,丰田公司创新性地采取了柔性化的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原是指“应付变化的环境或环境带来的不稳定性的能力”的“柔性制造系统”。本文中的企业采取的就是以柔性生产和制造为前提而衍生出来的柔性管理。

  所谓的柔性化管理还是相对于刚性管理而言的,它体现的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
化管理,而刚性管理则是一种“以物为本”的管理。在刚性管理体系中,管理者依靠严密的组织结构、严明的规章制度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来进行以生产为导向的管理。它带有强制的色彩,强调遵从和服从,否则便给予惩处。

  实际上,中国古代哲学中,柔性化的管理思想在儒家文化中最能体现,所谓“柔性”,究其根本就是以“人”为考虑各项问题的根本,尊重人,开发人的精神,发挥人的自我能动性。《礼记·中庸》中有云:“唯天下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这里面强调的就是尊重每个人的生存理念,才能发挥一人一物的本性,甚至回应天地的生命精神,达到天人合一。

  生产企业的管理流程如果能够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由此,才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此其一也。

  其二,在柔性化的管理过程中,所要达到的另一层面就是在尊重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基础上而提出的管理,这更强调精神层面,把发号施令转变为每一位员工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自觉意识,从而激发其主动性、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因此具有明显的内在驱动性。

  说到底,人是管理的主体和客体,而人又需要在组织中发现自己、实现自己,因此,在柔性化管理中,只有达到这个层次,让管理者的精神得到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发自内心的精神认同,才能实现人与组织的良性互动,更加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从而达到管理目标。从这一点上说,柔性管理恐怕比强调严格的组织权威的刚性化管理来得更持久、更有力度。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