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让教科书靠边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11:02 财富时报

  文/喻 晓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许多专家学者言必称宝洁、

麦当劳,开口闭口都是
可口可乐
、雀巢,这些企业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神化了。神化的结果是,我们在谈到这些企业的时候,对其充满了盲目的崇拜和无知的畏惧,在大部分的教科书上,这些企业都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兵天将。

  

神话背后的真相

  然而,真相如何呢?看了著名品牌专家曾朝晖所著的《跨国品牌失败案例》一书之后你就会感叹: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这些跨国品牌确实取得过令人称道的成就,但他们同样也犯下过许多浅薄无知的错误,只是长期以来,只宣传成功,而回避失败,媒体和学者们也常常在一知半解中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让我们走进《跨国品牌失败案例》一书,看一看这些商业巨头们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吧:

  世界食品巨头雀巢公司在东西方实施不同的食品安全标准,并故意误导消费者;

  以品质著称的三菱汽车隐瞒技术缺陷达23年之久,致使无数人因此而丧命;

  瑞典通讯巨头爱立信、意大利乳业骄子帕玛拉特、日本零售业领袖八佰伴接连败退中国……

  中国市场水有多深?

  《跨国品牌失败案例》一书对跨国公司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的失败,不只停留在事实披露的层面,而是针对每一个案例进行深入严谨的研究分析,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经验教训,以警示和启迪后来者。

  很多跨国企业进入中国时都抱有很大的信心,进入后却发现没有预想的那么简单,和路雪败退中国就极具代表意义。经过几年惨烈的价格大战,冷冻饮品行业的利润早已薄得不能再薄,在这场以实力为基础、利润为代价硬碰硬的价格战中,和路雪强行生存下来却已是元气大伤,累积亏损高达12亿元。

  傲慢自大似乎是所有跨国品牌的通病。安然就是这样,在大规模扩张造成的表面繁荣下逐渐自我膨胀。“没有安然不能做的!”在这种氛围的鼓励下,安然迅速进入贸易、广告甚至金融领域。安然文化中的过分自信,甚至是傲慢与霸气已经在公司中深深扎根,无论从外表还是言谈举止都透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人们甚至认为他们可以从走路的样子判断出谁是安然的员工。所谓“骄兵必败”,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安然的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盲目扩张不只存在于中国企业,跨国品牌同样会犯晕。在一段时间的成功后,八佰伴的决策者开始计划建造亚洲最大的百货商店,在中国设立一千家连锁店等,并向地产、房产、金融业扩张。实际上八佰伴当时并不具备这样的实力,只能大肆举债。这种举债发展的方式一旦超出其合理的限度,就会随时遭受灭顶之灾。企业的规模扩张是有边界的,绝对不是越大越好。如果不顾自身条件一味追求企业的规模扩张,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管理成本都会随之增加,最终因为不堪重负而倒下。

  春去秋来,中国市场经历了高速成长期,当诺基亚和三星们为在中国市场所取得的成功大唱赞歌的时候,和路雪、富士、惠而浦们却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失败的寒意。中国市场表面看起来波澜不起,深入下去,实则激流汹涌,跨国品牌们,是该冷静下来想想,中国市场的水到底有多深了。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