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上海国资》2004 > 正文
 

久事董事长张桂娟:为一号工程掘第一桶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9日 11:04 《上海国资》杂志

    本刊记者 施征 黄培庆

  作为一家政府性投资公司,政府导向到哪里,久事的投资就到哪里。久事经营的是股权,将股权变成资产,资产变成资本,最后实现国有资产的最大化。

  地铁飞驶,桩机轰鸣……上海每一条轨道线、每一座大桥、每一处新开工地铁站的背
后,都站着一个不为多数普通人所了解的企业——上海久事。

  久事公司一成立,就肩负特殊而艰巨的使命:作为一家政府性投资公司,替政府为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通过少部分国有资本运作带动大的社会资金投入,做政府想做但无法做的事情,使上海的城市基础设施面貌实现跨越式的改变。

  “上世纪80年代举债扩大政府投资规模,90年代靠土地批租大规模挖掘资源性资金,90年代后期到现在,以资产运作为重点,用市场化方式吸引各方投资,上海城建的投融资思路和方式经历了三个阶段,伴随这三个阶段的轨迹,上海久事也走过了18年的路。”近日,久事公司董事长张桂娟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发出了如此感慨。

  为“一号工程”掘第一桶金

  作为一家政府性的投资公司,久事的定位很明确:想政府所想,做政府所做。张桂娟介绍说,“其实,久事大的经营决策并不用我们去做,政府定下的规划就是久事的投资目标,政府导向到哪里,我们的投资就到哪里。投资目标确定了,具体怎么投,才是需要我们加以考虑的”。

  上海每年都有一个“一号工程”,基本上是事关上海市民生活和城市建设最重要利益的工程,但它往往是一项基础设施工程,需要的资金动辄百亿,投资回报期长,社会资本不愿意也根本无力投入。为这样的工程融资,成为久事公司义不容辞的第一位任务。

  “其实,上海久事就是为上海基础建设掘第一桶金而起步的”,张桂娟说。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和历史的原因,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乏资金,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上海要建设、要发展,巨额资金到哪里去寻找呢?

  为此,上海市委市府大胆提出了举债建设的融资思路,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1987年,国务院94号文批准了上海以自借自还担保的方式到国际金融市场贷款32亿美元,并以此成立“94”专项基金,久事公司的名称由此而来。上海从此走出了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开始了“用下代人的钱”谋求发展的进程。

  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上海上马的几个“一号”和次“一号”重大工程地铁一号线、南浦大桥、20万门程控电话扩容、合流污水治理一期及虹桥机场一期

  工程等,都是依靠久事出面向国际货币基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机构贷款32亿元美元,并通过市场化运作实施融资的。因为借来的美金不能直接用于造桥建地铁,必须依赖各种经营活动将其兑换成人民币,才能使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真正到位。

  18年来,上海久事紧紧依循市政府的规划定向,运用市场化的运作机制,通过各种形式的资产和资本经营,为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结构调整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掘来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桶金”: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久事参与了一大批工业技术改造和重大工程项目,包括了参股组建上海永新彩色显像管股份有限公司、旭电子玻壳、上海高桥石化丙烯酸厂、上海富士施乐复印机有限公司、上海金山睛纶厂、上海华虹微电子项目、上海化学工业园区等。

  上个世纪90年代,根据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要求,久事又大规模融资、投资金融机构,同时,大力扶持浦东大开发的世纪行动,先后投资了张江高科(资讯 行情 论坛)和上海外高桥(资讯 行情 论坛)保税区等项目。

  目前,上海进入新一轮城市规划和市政工程建设高潮,上海的高速发展、世博会的成功申办,都要求上海的交通设施能再有一个大的跨越。但要达到2010年具备400公里轨道交通线的目标,这对久事来说,意味着在原来的基础上,其管理理念和融资能力需要大大提高,“原来10年搞了地铁一号线,现在10年要建10条线,每条线都要100多亿资金,感到担子非常重!”张桂娟坦言。

  依靠资本运作“四两拨千斤”

  政府性投资公司的目标十分明确:只投政府需要、政策性强、投资量大且回报期长、人家投不了只有我来投的项目。这类项目往往投资量巨大,除了借一部分钱,余下的很大资金缺口主要靠资本运作来解决。张桂娟告诉记者:“久事经营的是股权,将股权变成资产,资产变成资本,最后实现国有资产的最大化。”

  南浦大桥是上海黄浦江上第一座越江大桥,由久事公司全额投资建造。上个世纪90年代,上海利用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建设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时进行了大胆尝试,有期限转让市政设施部分专营权,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石破天惊的举动。由城投公司和久事公司出面将南浦和杨浦两座大桥和打浦路隧道45%专营权作价3亿美元,转让给香港中信(行情 论坛)泰富集团,抽出的资金用于造徐浦大桥。而徐浦大桥未造时其经营权已转让了45%,久事又用这换来的1亿美元投资金融业。2002年,当久事公司资金宽裕了,大桥的经营权被重新买了回来。

  2000年,久事公司将地铁资产作为资本投入,联合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成立申通集团,久事占股60%,城投占40%,注册资本260亿,其中140亿是实物资产,120亿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市政府承诺分10年拨款归还这笔贷款。

  上海“十五”期间轨道交通10条线全部开工,意味着要用少量的资金带动项目的整体启动,更大地发挥政府资金的放大作用。为此,2001年上海申通集团公司成功地将上市公司凌桥股份重组成申通地铁(资讯 行情 论坛),使得上海地铁一号线的部分有效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开发上市公司筹资功能。

  同时,申通将轨道交通筹融资与投资管理职能实现了分离。在具体运作中,申通集团负责投资和项目的管理,上海久事则担当出资人的职责,主要负责筹措资金,解决对申通资本金的投入。

  1991年至2003年,久事公司共发行了5次企业债券,累计筹措资金51.3亿元。2003年,久事公司发行的40亿元上海轨道交通建设债券是上海地区迄今

  为止发行规模最大的企业债券,认购场面异常火爆,久事以42倍的超额认购倍率创下中国债券发行市场的新纪录。

  在新的轨道交通建设中,久事变过去100%的投资为30%的资本金投入,而且这一份额的资金也非100%来自久事,其中还联合区一级政府和国有企业集团的力量,并吸引社会资本多元投入。久事代表市政府投资控股的明珠线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分别吸引了沿线经过的6个区和8个区投资,各区区政府以土地作价出资参股投入。著名的上海磁悬浮总投资达100亿元,在向银行贷款70亿元之后,久事联合了宝钢、上海汽车、上海电气(资讯 行情 论坛)、上海申能、上海国际、上海浦发等7个国有集团企业共同投资,填补了余下的30亿的资金缺口,使工程得以顺利上马。

  成功的股权经营,使久事有了大张旗鼓融资的底气,截止2004年10月,久事公司总资产规模已达866亿元。“我有资产,才有筹资能力,才敢向银行借款,才敢发债券,要跨越式推进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唯有想方设法实现‘四两拨千斤’”,张桂娟强调说。

  把握“公益”与“效益”的度,以“赢”养“亏”

  当然,政府性投资公司毕竟也是一家企业,是企业总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光做只赔不赚的事情。面对记者的疑问,张桂娟坦言:“我们也不是没有难处,市场上有很多能赚大钱的项目,但假如这种项目不在政府导向之内,民营、外资企业都能做,那我们就坚决不做,让给别人去做。”

  她进一步对记者说:“政府导向的项目一定要去做,但有的项目可能要亏,对此,公司必须要通过内外经营,弥补亏损的一块,化解竞争压力。否则,老亏损,就有可能损害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对‘亏’与‘赢’的矛盾处理要把握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矛盾就会显现,变得尖锐起来”。

  如何平衡这一对矛盾呢?久事的对策是:一是靠政府统筹兼顾,二是靠提高自身经营能力,合理配置资产。

  按照这一经营思路,久事成立以后,在经营方面做足了文章,频出大手笔:

  在工业项目上,一俟项目成熟,久事就逐步退出。出资1000万元以100%投资的金山晴纶厂,久事以3500万转让给了金山石化;久事投资上海外高桥石化丙烯酸厂90%的股份,在政府的协调下划拨给了上海华谊(集团)公司;久事向宝钢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转让了其持有的全部益昌薄板股权……这些运作所收回的资金,久事又投到了其他项目中去。

  在扶持张江开发区一段时间以后,2002年,作为第二大股东的久事将手中持有的8988万股张江高科技国有法人股(占公司总股本9.61%)转让给第一大股东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公司,转让总价款是当初投资额的13.6倍。同年,久事公司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三联发展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给了上海外高桥集团有限公司。这些转让收回的资金,久事用来造地铁。

  除了银行贷款和股权经营,金融投资和房地产也是久事筹资的重要来源。

  上海久事的国有资产经营,是政府将一部分结余资金交给企业进行商业化运作。由于这种特殊性,资金的安全成为久事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这样,安全性比较高、收益相对稳定的证券投资基金往往成为久事投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元投资的商业金融机构股东名单中,常有上海久事的身影:交行、招行、上行、浦发、海通证券、国泰君安、东方证券、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天同基金、中信证券(资讯 行情 论坛)……久事是上海国际信托的大股东,是申银万国(行情 论坛)的第二大股东。

  对这些机构的投入,让久事获得了相当高的回报。交行的投资回报率曾经达到52%,万国证券达到38%-42%,上国投也一直有20%以上的回报。从总体情况看,上海久事所持股的这些机构,在行业内都具有较强的实力,成长性较佳,业绩长期保持良好的水平。

  在房地产经营方面,久事的地产项目外滩办公楼宇16幢达到60多万平方米,通过合资的方式组建了兴业房地产公司、通联房地产总公司、新上海国际商城有限公司、九海实业公司等。2003年,全年实现房产租赁收入1.14亿元,所辖物业的整体出租率达到78%。

  被媒体称为“上海名片”的上海国际赛车场,是由久事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和上海嘉安投资公司共同出资建造的,由此组建的上海国际赛车场有限公司也是由久事公司控股。对这样一个极具国际影响力的F1项目,张桂娟表示,在经过了一段扶持期之后,久事仍可以进行最大化的运作。“我们会选择最好的时机,并且考虑公司资金的余缺情况”。

  展望未来,张桂娟认为,久事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久事纳入上海国资委监管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作为国有企业,久事在经营管理中同样面临着行政色彩与市场化运作的矛盾,我们碰到的很多问题和其他国有企业是一样的,国资改革的大环境有利于我们更健康地发展。”

  “今年12月,上海久事就满18岁了,现在我们是成年人了,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创新,走好接下去的路。”张桂娟对久事的前景充满了信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久事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