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8: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8日 09:05 中国经济时报

  2008年也是改变收入分配格局之年,提高收入水平一个基本的做法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由于消费物价上涨而使工资上涨与物价挂勾的呼声也很高。但是,经济学的道理是,只有劳动力需求较强,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时,劳动力的需求对工资的提高有内在的拉动力,而且这时提高工资水平,才不会导致更多的人失业;相反的是,在劳动力需求不变,或者劳动力需求较弱,甚至劳动力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如果提高劳动力的价格,提升工资水平,用人单位的反映肯定是用较少的劳动力来平衡劳动力价格带来的成本影响,结果工资上涨会使更多的劳动力失业。因此,由于劳动力需求不会有强劲的势头,2008年可能是虽然在岗职工工资提高,而失业劳动者相对增加的一年。

  劳动力就业的改善在于供给与需求两侧都发生变化。当然,从2009年开始,劳动力的供给侧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压力减小。但是,劳动力需求侧的形势却越来越严峻。第一产业土地容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越来越弱;党政事业单位已经很膨胀,需要改革精简压缩;国有和集体企业还有往外减出劳动力的压力,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几乎为零;外资企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用劳动力相对减少;国内第二产业因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也在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民生最重要的就业,宏观调控最重要的应该是对失业率的控制。需要果断地废除不反映真实情况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的统计,代之以全社会的抽样调查的真实失业率统计,并以此作为重要的宏观和地方政绩考核指标,来衡量全国和各地领导工作,包括评估中央各部门出台各类(如住宅不让办企业之类)政策对就业的影响,从制度上建立重视就业的机制。

  虽然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包含着正确的创业增加企业,增加企业来增加就业的思路。但是,由于地方财政收入和经济总量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思路较难短时期内改变,各地偏重实施的必然是增加财政收入快,扩张经济增长迅速,但容纳就业少的大企业、大项目、大资本战略;体制上对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管制太严;而许多政府部门和行政性事业单位的收费罚款体制,却使能大量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难以发展;而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的融资,特别是宏观调控银行资金紧张时,更是没有门路。总体上更谈不上对能增加就业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有什么特殊的支持政策。这种局面如果不加以改观,未来几年,在就业和社会安定方面可能会出现大的问题和动荡。

  需要思考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就业的最基本的单元是企业,而且65%—80%的劳动力要在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就业。恶劣的创业环境没有大的改善,创业不活跃,没有显著地增加企业,甚至现有的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生存都困难,可能在大量地倒闭,有关部门还说就业形势如何如何好,甚至统计数据也很乐观,我也想不出来这些劳动力究竟在哪里就业了?

  这里提议的是,2008年,居安思危,从国家安危和百姓生计出发,非常迫切的是,急需政府制定一个增加就业的总体战略,研究创业和就业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创业环境究竟恶劣在什么地方,以此来编制专门的微型和中小企业发展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改革和设计,出台有关国家有用、配套和可操作的扶持个体、微型和中小企业政策,把十七大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真正在体制和政策方面加以落实和实施。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