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庆后建议:推动产业下乡 实现真正城镇化

2014年03月02日 17:36  新华网 

  关于推动产业下乡 实现真正城镇化的建议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宗庆后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城镇化率大幅提高,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以大城市及沿海发达地区为中心的城镇化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

  由于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打工,但大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使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大城市也无力为他们提供足够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在大城市安家立业,并没有实现真正转移,也没有真正实现城镇化。同时,大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还造成城市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教育医疗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等大城市病,农村也衍生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土地闲置等若干问题。

  因此,建议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积极推进产业下乡,让2.6亿农民工回家乡就业,实现就近转移,同时带动教育医疗文化和人才下乡,并在此基础上规范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通过优惠政策积极推进产业下县。

  国家在规划产业布局时,应将国家重大项目和制造业产业链从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特别是县城转移,同时通过一定的财政、税收、信贷等优惠政策,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和市场要素向县镇集中,引导就业主体向中西部、内地、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同时企业还可以实现就地生产、就地销售,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中小城市特别是县镇的发展中,要注意合理规划,坚决杜绝以城镇建设为名侵占农业用地。

  第二,推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下乡,吸引和鼓励人才下乡。

  通过产业下乡,带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基本服务资源在中小城镇的落地,提高中小城镇的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使人们在中小城镇可以享受和大城市一样的生活质量,吸引他们下乡。同时,政府应参考借鉴大城市引进海外优秀人才的做法,制定一些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到中小城镇工作,既能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又能给产业下乡以切实的智力支撑。

  第三,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规模,调整大城市定位。

  国家在制定大城市发展规划时应限制其发展规模,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审批,并调整大城市考核指标,逐步降低GDP、财政收入等数据在考核体系中的比重,将大城市的功能定位于研发中心、金融中心和总部经济,重点发展高端服务业,降低人口聚集,实现资源和人口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促进中小城市城乡统筹,推动农业集约化发展。

  在中小城市和城镇发展的过程中,鼓励进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全方位覆盖等方面的积极探索和试点改革,对已在城镇就业并已实行社会保障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政府可将他们的土地进行流转给务农的农民进行继续种植,实现农业集约化生产,同时给在城镇就业的农民工一定的补贴,让他们在城镇购房,并转为城镇户口,让他们安居乐业,真正实现从农民转向市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昆明火车站暴恐案已致29死 专题
  • 体育德国脚3球切尔西3-1 利物浦3-0 阿森纳负
  • 娱乐《星你》粉揭秘:本科女最多 大多20多岁
  • 财经近20年54贪官外逃:多分管经济
  • 科技12306启动身份核验 假身份证无法购票
  • 博客两会过后房价会不会崩盘?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考状元因相貌自卑杀人(图) 考研成绩
  • 姚树洁:昆明大屠杀与国家安全
  • 陈思进:美国人为何不想买房了
  • 天天说钱:中国会不会有失去的十年
  • 陶冬:美增长合预期 欧降息出变数
  • 杨剑波:散户和机构的五大区别
  • anmin:周小川在玩儿原子弹
  • 凯恩斯:推蓝筹股T+0会坑了股民
  • 姚树洁:房价下行不是人民币贬值主因
  • 江濡山:海外华文媒体开始“挺习”
  • 谢作诗:中国的增长逻辑与增长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