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马云[微博]的卸任演讲谈起
崔巍
最近,诚信问题越来越多地遭到老百姓的吐槽,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屡见不鲜,甚至中国电信[微博]、家乐福、工商银行等大型知名企业也陆续因产品质量等问题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被曝光。人们常常抱怨社会诚信的缺失,那么,未名如何来构建诚信社会呢?
5月10日,在淘宝十周年庆典上,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微博]集团CEO的职位,在其卸任演讲中,曾数次提到了“信任”。我们看到,马云能成功、阿里能成功、淘宝能成功、电子商务能成功,都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建立起的信任。
2002年,阿里集团推出“诚信通”,这被认为是阿里金融思想的最初萌芽,它通过为从事国内贸易的中小企业提供网上会员制贸易服务,以解决网络贸易信用问题。2003年10月,支付宝[微博]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网上金融支付的方式,它在解决网上支付的同时,还可以为买卖双方确立信任。买家先把钱打到支付宝,支付宝通知卖家发货,买家收到货物并确认后,再通过支付宝支付买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并为以后的交易建立信任基础。基于此,2004年阿里推出“诚信通指数”,并建立起一整套信用评价体系和信用数据库。今年4月,阿里集团又与商业银行合作,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信用支付”,实则由阿里集团与银行共同承担风险。可以看出,阿里的成功是建立在夯实的信任基础之上的,否则,成功就化为空谈。
“信任”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社会资本,这被认为是除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之外的第三个重要资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信任尤其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较高的社会信任水平无疑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然而当前,在各种诚信问题交织的背景下,人们的心态其实很复杂:一方面抱怨社会信任的缺失,另一方面又往往步其后尘。一方面,要求其他人应该如何,另一方面,却不能反省自己。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诚信问题呢?
首先,对待诚信问题,应抱有科学的态度。恪守诚信与诚信缺失现象的共存,恰恰符合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断对社会诚信提出更高的诉求,要求人们遵守经济秩序,恪守诚信。但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孳生出种种诚信缺失的现象。这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相关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和谐度的提升,诚信缺失应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其次,对待诚信问题,应有积极的态度。在看到社会诚信缺失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城市信用环境的改善。淘宝每天2400万笔的交易,正意味着中国2400万信任在传递着。这既包括买家对陌生的甚至没有听说过名字的卖家的信任,也包括上亿消费者对阿里的信任。
再次,对待诚信问题,应该有健康的心态。只有树立诚信意识人人有责的观念,才能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水平,从而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转。马云在演讲中谈道:“我们选择了相信,我们选择了信任。”
最后,为了使整体社会信任水平实现最优,必须建立一套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任机制。
第一,在制度层面上,加强社会诚信制度和信用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诚信必须有严密规定和严格执行的制度和体系作保障。
第二,加强政府的协调和引导功能,加强和改善市场监管。凭借健全的国家监督和现代市场的法治管理,来保障个人投资者或企业的经济活动。
第三,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明确对失信或骗取他人信任的投资者和企业的惩罚尺度,使交易行为受到客观的评估,使其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其收益,以减少失信行为的发生。
第四,提高投资者素质,培养投资者自我教育和自我组织的能力,鼓励广泛参与横向社会。政府应积极宣传诚信价值观,营造诚信的社会风尚,这可以有效地加强社会信任建设和提高诚信水平,对于整合社会资源,为经济现代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对我国正在建设中的资本市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