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的多面人生:92年囤积铝锭为村里赚1亿

2013年04月09日 23:21  《新财经》 

  《新财经》记者 赖智慧

  一个月前,《新财经》几位记者聊天时偶尔聊到华西村和吴仁宝,大家对这个传奇的老人都报以浓厚的兴趣,还计划去华西村看看,拜访一下吴仁宝。没想到,半个月后,却得知吴仁宝逝世的消息。记者只好带着遗憾,写下这篇稿子。

  这个一手缔造了华西村传奇的风云人物,自己的人生也是一部传奇。

  对于自己令人艳羡的财富与名声,吴仁宝生前说过一句饱含农民本色又略带超然的话:“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如今,吴仁宝和普通人一样永远地离开了那个他躬耕一生并收获巨大成就的华西村。

  斯人已去。但华西村人的悲伤及国人掀起的热议,都显示了这位老书记生前不可磨灭的贡献和影响力:他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成了中国“天下第一村”,他创下了连续担任“村官”48年的历史纪录,并用毕生心血实现了自己的诺言:让自己和乡亲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用成功或杰出这类词形容吴仁宝的一生,似乎都不太准确,华西村的发展模式和吴仁宝家族管理方式甚至一直存在争议,但吴仁宝能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将农民、企业家、干部等多重角色扮演得恰如其分、游刃有余,这无疑是成功的,也足见其生存智慧。

  农民本色

  吴仁宝1928年11月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1961年10月,时年33岁的吴仁宝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之后,吴仁宝主掌华西村半个世纪,用一个中国农民近乎偏执的坚守,带领华西村走出了一条致富之路,被人们誉为“农民思想家”。

  虽然吴仁宝有一系列头衔,但每个头衔前面都有“农民”两个字,吴仁宝生前一再说,“看到有人穷就心疼”。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也是他后来缔造出华西村传奇的最初动力。

  华西村是江苏江阴一个普通小村庄,半个世纪以前,华西村曾经很穷。20世纪60年代,这里的农民经常挨饿,一人一天只有半斤口粮,集体负债1.5万元,困难重重,麻烦不断。

  “高的像斗笠帽,低的像浴锅塘。半月不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这是1961年刚刚组建的华西村的真实写照。

  由于太穷,当年吴仁宝“三顾茅庐”都请不来一个木匠。据村民讲,吴仁宝第一次去请木匠时,木匠外出挣钱去了;第二次去请时,他让老婆挡驾;吴仁宝第三次又去请,木匠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真心话:“若要我为集体出力,除非集体收入超过我单干。”

  33岁的吴仁宝由此开始了对华西村前途的思考,制定了《华西大队学大寨十五年发展远景规划图》,给全村人带来希望和美好的前景。他带领华西人起早摸黑,肩扛手推,重造山河,只花了7年时间,就提前完成了目标,建成了一个全国农业样板村,迈出了共同致富的第一步。

  “他自己干农活很在行,没有一样活计是落在别人后面的。”据一名曾跟吴仁宝一起下地干活的村民说,20世纪60年代,有一次村里搞插秧比赛,“老书记还拿了第一名”。

  正是这种勤劳吃苦的精神,使得吴仁宝带领的华西大队当年成为江阴的“样板大队”,但这是用苦干、实干换来的。“白天干了,晚上还要干;晚上干了,第二天天不亮就要下地。”邻村的姑娘甚至被这种可怕的勤劳吓坏了,都不愿嫁到华西村。

  华西村口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这是吴仁宝的名言,也是他对财富的看法。

  节俭是吴仁宝的另一重农民本色。早前华西村大建别墅,不少人都搬进了村里分配的别墅,但吴仁宝还是和老伴住在20世纪70年代的旧房里,连电话都还是古老的转盘式。村里后来分了轿车,可吴仁宝老伴仍蹬三轮车去卖自己纺的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两个素菜、一碗面条是吴仁宝每天的早餐。

  据一名当地人回忆,1998年第一次和吴仁宝去北京出差,“凌晨3点多就起床赶路了,直到下午路过山东时才走进一家小饭馆吃面条,面条有霉味,豆腐烧焦了,很难吃下去,但老书记津津有味地吃完了”。

  企业家智慧

  除了农民本色,吴仁宝的另一个身份是成功企业家。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开始经历一场新的重大变革,分田到户和包产到户的承包制迅速在全国推开。但吴仁宝认为,华西村当时的头等任务是要更大力度地发展集体经济,让大伙儿的生活更加富裕、共同富裕。

  在他看来,中央政策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富裕起来,但在长年大锅饭严重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分田到户是非常必要的,而华西村每人只有半亩地,当时集体经济已经十分壮大,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为什么一定要分呢”?

  在他的坚持和建议下,华西村没有分耕地,反而在集体经济的道路上坚持走了下来。当时华西村提出了一个调整产业结构方案:全村600亩粮田由30名种田能手集体承包,绝大多数劳力转移到工业上去。

  20年之后,华西村以雄厚的集体经济为后盾,使这里成为中国第一个“电话村”、“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这一方土地上的人成为中国最富裕的农民。

  让吴仁宝真正转换到企业家角色,是1999年8月10日,华西村股份公司发行的3500万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每股21.6元,比发行价增160.48%。华西村的资本经营进入新阶段,成为全国第一家农村经济综合开发的上市公司。

  作为企业家的吴仁宝,对经济形势和商机的敏锐判断,可从两个与此有关的故事中看出来。

  1992年某天凌晨,刚准备休息的吴仁宝看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报道,他判断全国经济要大发展,于是马上召集村干部,下令动员一切资金囤积生产原材料。此前吴仁宝一直坚持“既无外债,也无内债”,这次却破天荒地向外借款2000万元用于周转。正是这笔借来的钱,让吴仁宝和华西村大赚一笔,据《赢在华西》所载:“华西村当时购进的铝锭每吨6000多元,3个月后就涨到了每吨1.8万多元。”

  后来就流传出一个说法:吴仁宝的一个会议,就让华西村赚了近1亿元。

  2007年年底,吴仁宝发现这一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严重,经济发展过热,经济泡沫可能即将破裂。2008年年初,吴仁宝召集村里领导班子和企业负责人集体前往北京开会,一起分析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了自己的下一步设想,要求生产性企业立即开始削减库存产品同时停止购进原料,要先有订单然后再进行生产。果然,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许多企业,但华西村的企业却安然无恙。

  华西村出名的时候,村里并没有工厂,但华西真正崛起靠的是工业,华西村工业的起步显然离不开吴仁宝这个企业家。

  与时俱进,左右逢源

  吴仁宝的一生见证了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多少英雄曾经呼风唤雨,却没有善终;多少能人显赫一时,最终都淹没在时代起伏的洪流中。但吴仁宝一生平稳,并在华西村的传奇中屹立50年不倒。这与吴仁宝对政治环境的高度敏感和积极求变有关。

  吴仁宝在学大寨时期高举旗帜,在“苏南模式”乡镇企业初兴之时开始走集体股份制,在乡镇企业式微之际搭起以金融资本运作为平台的海运、航空、旅游,吴仁宝始终走在时代的潮头。

  在与“左倾”、“右倾”的斗争中,吴仁宝充分展示了农民政治家的智慧和艺术,让华西村在各种政治势力的夹缝中持续、健康生长。吴仁宝自己说:“要说我有什么特别之处,就在于我实事求是,与上级和群众‘两头’保持了一致。”这其中体现的是吴仁宝卓越的政治智慧。

  事实上,吴仁宝本人也有自己的政治标准。

  “政治的标准是什么,绝不是官职大小,而是看他能不能让人民幸福,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这就是吴仁宝对“幸福”的理解。他对“致富”的理解有句名言:“一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

  正是凭着这样的政治敏感和高超智慧,使得吴仁宝的许多变革都能顺利推进并左右逢源。

  比如,吴仁宝建议将周边村与华西村联合建立大华西村的想法,不但得到了上级政府的赞赏和支持,更得到周边村干部、群众的双手拥护。从2001年开始,一批又一批村子以100%的签字同意率先后并入华西。到2004年,华西已由原来的面积0.96平方公里、人口1600多人,扩展到方圆30多平方公里,下辖16个村,人口3.5万人。

  改革开放之后,华西村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仍引人注目,政治上收获颇丰,前来视察的高层领导评价道:“无论什么时候,吴仁宝都能与时俱进。”

  在计划经济时代,吴仁宝敢于在政治高压之下,行私营经济之实;而在市场经济时代,他则坚持不分田到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口袋富了不算富,脑袋富了才是富。”物质上富裕起来的华西人时刻不忘精神文明建设。吴仁宝认为,“艰苦奋斗、团结奋斗、服从分配、实绩到位”的华西精神是华西人的立业之根、创业之本、兴业之宝。

  对华西村体制和模式的争议或许无可厚非,但在这样一个时代,有这样一个人,能在时代变幻洪流中屹立不倒,并带领一群人坚定地追求富裕和幸福,吴仁宝的一生还需要证明什么呢?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东原副省长黄胜被控受贿1223万受审
  • 体育亚冠-恒大4-1基本出线 贵州2-1逆转升第2
  • 娱乐传前港姐冠军参与三亚淫乱派对
  • 财经3月CPI涨幅回落至2.1% 菜价下降10.3%
  • 科技WinXP明年今日将正式谢幕
  • 博客公款吃喝是哪门子内需 悼念撒切尔
  • 读书解密惊心动魄间谍战:中统特务实录
  • 教育从北京遇上西雅图看移民 70%为子女教育
  • 育儿部分双独家庭放弃二胎:申请手续繁琐
  • 金岩石:驱动房价上涨的力量是什么
  • 罗天昊:中国首先应造福谁
  • 姚树洁:撒切尔铁在何处
  • 徐斌:农业效率提升是城镇化第一前提
  • 章玉贵:博鳌论坛的使命与亚洲政经新坐标
  • 张明:塞浦路斯危机如何收场
  • 王东京:指导价是多此一举
  • 吴木銮:香港如何公布疫情信息
  • 杨涛:如何避免农村金融机构脱农
  • 洪平凡:中国利率市场化面临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