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巴菲特:未来十年应买股票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5日 07:55  信息时报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詹丽冬

  被奉为“奥马哈的朝圣”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在“五一”期间召开,每年一度的股东大会,几乎成了世界经济形势的“晴雨表”。今年,巴菲特股东大会吸引了3.7万人参加,创下了历史新高,比起他的财富增长速度来毫不逊色。

  先后在中石油和比亚迪的投资上斩获巨额收益后,巴菲特对中国企业的发展潜力仍然十分看好,他表示,下一个比尔·盖茨可能在中国产生,今年9月份,他还将到中国来考察企业。而在谈到中国房地产市场时,巴菲特称,中国房地产是一个赌博,现在有一群人在大面积豪赌。他表示,不管经济发展多么迅速,中国也会面对泡沫和泡沫破裂。而针对目前中国股市萎靡不振的现象,巴菲特则认为这不过是市场周期性涨跌的问题。

  股东大会盛况空前 中国印度投资者争相前往

  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从1982年的15人发展到今年的3.7万人,28年间赴现场取经的人数增长了2466倍。整整5个半小时的现场问答,成了一场全球投资者取经的盛宴。

  由于收购了“伯灵顿铁路公司”,伯克希尔的股票今年50比1分拆,股票价格不再高不可攀,公司一下子多出许多投资者。即使邀请时限制了股东的数量,今年3.7万人这个数字仍旧创造了历史新高。由于“奎斯特中心”的座位容量只有大约2.2万人,很多没能占到位子的股东,只能在巴菲特开放的视频一睹股神风采。

  据现场参会者称,不少人为了占据好位置,从凌晨两三点就开始到在举办地“奎斯特中心”排队,等待7点钟开门后占据好位置。这位目击者还称,今年赴现场取经的亚洲人比例在继续上升,主要以中国人和印度人为主。

  在三天的股东大会里,巴菲特为股东们安排了许多活动,整个奥马哈城都欢天喜地。“我希望股东每年都能来奥马哈享受这个周末,感受作为股东的归属感。”巴菲特表示。

  去年增持金融消费个股 警示全球存通胀威胁

  去年,巴菲特增持了金融股和消费股,同时减持了工业股、资源股和保健股。金融股的持股比例从29.3%增至31.9%。

  截至去年年底,巴菲特伯克希尔公司共持有美国运通等30多家公司的股票,从巴菲特的持股明细看,巴菲特所执掌的公司在去年最后三个月减持了多家公司的股份,包括了强生、宝洁、康菲石油、埃克森美孚等公司。公司将所持琼森股票出售26%、所持宝洁股票出售9%、所持美国康菲石油公司股票出售34%。另外,公司还减持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太阳信托银行等股票,出售22%的太阳信托,持股量减到少于1%,约240万股。

  大幅减持工业资源类个股的同时,伯克希尔公司增持了大量的金融消费类股票。公司拥有3.2亿股富国银行,较前一季增加2.1%。除了富国银行外,公司同时增持数据文件储存公司Iron Mountain、零售巨擘沃尔玛、医疗设备制造商Becton Dickinson、废物管理公司Republic Services, Inc。等股票。

  在本次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毫无讳言自己对通胀的担忧,这或许也是他增持金融消费类股票的原因。“通胀威胁正在抬头”,巴菲特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全球各国央行向经济注入了数万亿美元的资金、利率被削减至历史新低。“出现严重通胀的概率已经上升,不单单是美国,全世界都是如此。此时‘让我们断药’可能比当初实施刺激计划更加困难。”

  不看好货币投资价值建议买股票获得回报

  2008年10月,巴菲特曾呼吁买入美股,但他随后也坦言可能时机还不太成熟。“那时也许还不到买股的时候,更好的是拥有债券和现金。”不过他仍然认为,从10~20年长期走势来看,他一定推荐买股票(包括美国公司股票)而不是债券或持有现金,股票可能能带来真正的回报。

  巴菲特在大会上还表示了对货币普遍看跌的观点。他说,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实行大规模流动性注入和赤字政策,从长期来看所有货币都要贬值,对所有货币长期维持价值稳定不看好。他说,一个国家长期维持占GDP比重高达10%的赤字是不可持续的,全世界如何扭转巨额赤字融资的局面难以预测,但他同时认为,只要美国仍然通过美元来借贷,那么就不存在“违约的可能性”。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