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唐万新:风险失控又一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1:47  《当代金融家》

  “友联”完全没有脱离今天中国经济的现实,去简单地模仿华尔街的东西。虽然我们研究了华尔街及发达国家金融服务的许多产品,但设计成自己运用的金融产品时,完全是当前中国市场所需,又很实用,又很有竞争力,有些完全处于服务空白的产品。这是友联和华尔街的本质区别。华尔街是金融服务超越了市场需求,而友联则是在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

  “友联”的模式完全是防御性的,民族性的。2001年,中国签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后,逐渐开放金融服务市场。以中国当时及今天的金融服务水平,无论在资金实力、专业人才、金融产品、盈利模式方面都无法与华尔街较量,友联希望通过自己对中国的熟悉,所具有的本土优势,成为一支对抗力量。后来几年发生的现实,证明了德隆当初的预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外各大金融机构、各种金融产品、各种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年复一年地向中国渗透。他们完全可以在中国金融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业务空间,既可以满足巨大的需求,又不会和中国金融机构在较低水平上正面竞争。一个一个优质企业,被境外私募股权投资(PE)廉价投资,然后到香港、伦敦、纽约去高价退出,"PE英雄"成为时尚新宠,继IT资本盛宴之后,再次分享一顿顿大餐。当我们无助地目睹一个又一个资本掠夺案例;当保尔森以中美战略对话为平台一次又一次紧叩中国金融大门,给中国金融服务市场施加巨大压力,企图向中国倾销美国过剩的金融产品时,没想到华尔街后院起火了。用夏斌的话说,“美国人被中国人酿制的酒给灌醉了”。

  四大疑惑

  我们终于可以庆幸,我们不但躲过了华尔街金融资本在中国长驱直入的机会,还免受了这轮金融危机更为残酷的肆虐。而对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我们有许多的疑惑需要厘清,否则,会产生对中国金融乃至经济发展的方向性错觉。

  疑惑之一:如此强大的美国现代金融体系却如此不堪一击,是不是金融业越发达越危险?中国是不是不要走现代金融服务业之路,用封闭、保守的金融市场体系支持中国的实体经济?

  中国经济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发现,由于体制改革的优势,市场巨大,劳动力充足,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一系列经济法规的建立,资本市场的设立,银行改革,监管体系的建立保障,支持了中国经济。但是,金融服务水平低下,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求,跟不上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科学发展观的需求现象也十分严重。产融结合在中观层面更是缺乏战略指引也缺乏战略支持。不走现代金融服务道路,中国企业的金融服务市场迟早还会被金融危机冲击过后苏醒过来的国际金融服务巨头所占领。这不仅会让产业领域的资本利得大量流失,还会让本土金融机构被压迫在狭小的市场空间里。

  疑惑之二:1933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催生了华尔街分业经营的法案。金融混业、全能金融机构成为罪魁祸首;而本轮金融危机却导致单一投资银行主导的模式受损。高盛、摩根士丹利引以为骄傲的单一投资银行转型成了银行混业模式。历史的翻来覆去会让中国选择什么样的金融发展和监管模式?到底是金融控股还是银行混业,还是多金融机构平行模式或者继续坚持分业经营?

  不论怎么选择,至少应当尽快结束现在的监管放任的自由状态。现在,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处于既有分业又有混业,同时既非分业又非混业的混乱局面。法律上是分业、市场上混业;监管上分业,运作上混业。既有中信集团这样的从投资到实业,从金融控股到银行混业这样的什么都有,什么都在干的超级庞然大物;又有平安这样的以保险为平台,实施混业经营的模式。可以说,当今世界所有的金融机构模式在中国都有了。可我们的法律体系依然滞后;监管依然滞后。已经酝酿着巨大的监管风险。金融改革成功的标志绝不是一大堆银行烂账撇掉,由财政补充资本金完成上市这么简单。德隆事件的监管缺失,事情很严重了,监管部门没有作为的状况在4年前就敲响了警钟。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