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慈善事业让人们心手相牵(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2日 08:13  《论道》

  主持人:您知道就是对于中国刚刚起步的公益事业来说,社会企业它能代表什么? 李开复:我觉得一个社会企业当然从它的负责,捐赠。它的这种投入,它的社会责任感,它的公

  益,当然会带给社会一定的直接的物质或者是项目上的援助,但是除了这个之外我觉得同样重要的是。如果它会帮助这个企业建立一个公正的、一个受尊敬的企业文化,因为在很多跨国企业工作过,我也看到了一个企业文化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今天在中国崛起的改革开放或者三十年很多企业都很成功,但是他主要的成功是来自于它的运营,它的利润、它的竞争,而它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建立一个能够基业长青的企业文化,而任何基业长青的企业文化,它一定是要建筑在不是一个赢利赚钱打败竞争对手这样的基础上,而是它有一个合适的价值观,它要培养负责的员工,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所以这样的话,对企业本身是有很大的帮助,你想一个企业里如果每个员工,都在想我怎么能帮助社会,我怎么能让公司更负责,他对公司也会一样的负责,相对来说如果一个没有价值观企业的员工,他只是想我怎么能多赚取一点利润,我怎么能最大化公司的利润,那么他可能也对自己的公司也是一样的看法,我怎么样最大化从公司得到好处,最终这样的公司他是不会在一百年以后还屹立在地球上的。

  刘饛玲:有很多类似问题问到企业有哪些责任,社会企业如何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件下承担起社会责任。我认为应该有一个更好的谈话叫做如何使社会参与变成社会投资,对于企业和社会双方,怎么样让社会和企业都能兴旺发达。我们并不是说要你签慈善支票,从你的利润中拿走一百万,也不是从股东那里获取利润,我们说的是怎样合作起来以求更好。我们要谈的是怎样把做好的价值观加入到企业战略性核心价值观中去。比如说如何运用你的市场营销知识体系,帮助一些非政府组织做他们的市场营销。利用现有资源,比如说一个软件公司,你能和一些非政府组织共享软件吗?而这些活动没有什么难度。所以共享现有资源,比如人力资源,产品服务资源,也就是共享市场营销知识,市场信息等。这样可以强化个体与公司之间的联系。或者企业本身也可以做大量的社会工作。因而企业和个人就很自然地建起一座桥梁。什么是企业最害怕的,应该是竞争,是能让他们丢失地位的竞争,下降的市场份额。这是企业每天都在担心的事情。如果社会参与变成社会投资,那么社会就需要企业。而不仅仅是需要他们销售的产品,所以就能双赢。

  短篇:2007年8月一场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引起的风暴席卷美国金融市场,伴随着美国次级贷危机的愈演愈烈,全球金融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这场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最终引发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

  播 报: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这场危机对于公益慈善事业到底有哪些影响?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慈善业又如何在这场危机中寻求到一条新途径?关于这些问题,让我们听听与会嘉宾都会有哪些观点。

  主持人:您好奥斯曼先生,欢迎您来到我们节目。2008年的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这场金融风暴是不是真的影响了企业对于公益慈善事业的捐助?对该事业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影响?

  奥斯曼:当然会有影响。第一,比如说有些企业他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捐给慈善组织。第二,企业本身也感到恐惧,他们失去了存在银行的资产。第三,因为一些大企业的破产,人们失业了。他们由给予帮助的人变成需要帮助的人。所以这就影响到企业的资源,他们现在能够提供的资源很少。因为更多的人失业了,所以有更多的人需要帮助。第四,想到整个社会的结构,人们都变得更恐惧。他们不再想把自己的钱都给别人,而想自己留着,因为他们不知道未来会怎样?所以对这个志愿者的募捐还是很有影响。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